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整期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35-.  
摘要( 92 )     PDF(48062KB)( 159 )
综述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边生产边修复”综合防治技术模式解析   收藏
邓美华,朱有为,段丽丽,沈菁,冯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35-15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7.051
摘要( 637 )   HTML( 23 )     PDF(1061KB)( 462 )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围绕农田重金属污染“源端控制-过程阻断-末端修复-安全利用”的技术路线,阐述了我国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边生产边修复”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的现有基础和瓶颈问题,总结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我国当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源监测与农田重金属钝化剂/活化剂开发利用的现状,估算了现有重金属富集/超富集植物地上部提取效率,分析了以低积累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调整为基础的农田安全利用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园艺学
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梁颖,石玉,赵鑫,白龙强,侯雷平,张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51-16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7.301
摘要( 606 )   HTML( 17 )     PDF(1669KB)( 258 )

为探究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 NaH2PO4)、轻度低磷(0.44 mmol/L NaH2PO4)、重度低磷(0.22 mmol/L NaH2PO4)、缺磷(0 mmol/L NaH2PO4)4个磷浓度水平,研究外源硅(1.5 mmol/L K2SiO3?nH2O)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番茄干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质膜完整性、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硅、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的磷供应水平(对照)相比,低磷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总根长,膜脂伤害程度增加,植株体内磷含量下降,从而影响番茄生长。外源硅明显缓解了低磷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效应,使番茄幼苗在低磷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良好的根系长势,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含量和H2O2水平,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植株对磷的吸收,其中,在轻度低磷胁迫下硅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改善效应最显著。可见,外源硅处理能够基于改善根系生长和叶片水分状态、诱导增强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来提高番茄幼苗的磷缺乏耐受性,且对轻度低磷胁迫的调控效应更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探讨硅、磷这2种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以及硅缓解番茄幼苗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闫静,王伟科,袁卫东,陆娜,宋吉玲,周祖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61-16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5.211
摘要( 551 )   HTML( 10 )     PDF(831KB)( 318 )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 ℃)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 ℃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 ℃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种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进行不同温度(8、12、16、20 ℃)、不同时长(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26 ℃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率快,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菌丝生长势变弱。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胞外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18 h内酶活性达到峰值;经4、8、12 ℃低温处理后,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增强,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处理温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8 ℃处理9~15 h和16 ℃处理12 h产量较高,单产达到100 g/包以上。从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齐度来看,在16 ℃ 条件下处理12 h出菇效果较好。这说明对秀珍菇菌包出菇前进行打冷处理可以通过胞外酶活性变化来调节基质降解和营养吸收,进而调节出菇。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食用菌变温结实机制和指导夏季秀珍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杭州和泰安地区3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发育质量比较分析   收藏
沈国正,刘辉,张琛,郗笃隽,裴嘉博,黄康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68-17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6.031
摘要( 458 )   HTML( 4 )     PDF(3275KB)( 508 )

为揭示杭州地区甜樱桃坐果率低的原因,以每年均有一定坐果率但不稳定、低温需冷量不同的3个代表性4年生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对比同一甜樱桃品种分别在杭州和泰安两地区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状况、花器官发育质量及花粉质量。结果表明:杭州地区甜樱桃雄配子体在发育过程中有较高比例的空花粉囊,造成花粉量较少,其发育过程中的退化、降解以及多种发育异常类型造成后期雄配子体的败育;雌配子体发育成有胚珠无胚囊类型的比例较高,造成雌配子体的败育;杭州地区甜樱桃花粉质量低于泰安地区。说明杭州地区甜樱桃花器官发育质量较差,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导致其败育,是杭州地区甜樱桃坐果率低的重要原因。

植物保护
1株生防菌的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收藏
陈海念,冯蓉,杨胜竹,曹本福,文明江,刘丽,陆引罡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77-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5.301
摘要( 507 )   HTML( 7 )     PDF(1225KB)( 295 )

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F11进行分类学鉴定和抑菌效果评价,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该菌株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该菌株的发酵效率。结果表明,F11菌株对水稻稻瘟病菌、核盘菌等12种常见病原菌抑制率均达79.88%以上,表现出高效、广谱的抑菌特性,可作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及gyrB基因测序分析,确定菌株F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L16(43×26)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该菌株适宜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3.00 g/L牛肉膏、10.00 g/L蛋白胨、5.00 g/L NaCl、3.00 g/L葡萄糖、2.00 g/L MgCl2。单因素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基于优化配方,菌株F11培养的适宜初始pH为7.0、温度为30 ℃、振荡速率为150 r/min;平板计数显示,上述培养条件下活菌数为4.67×109 CFU/mL。

食品科学
利用TaqMan微流控阵列同步检测多种动物源性成分   收藏
虞惠贞,侯寒黎,尹文秀,张荃,孙超,张明哲,张晓峰,苗丽,吴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189-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4.221
摘要( 470 )   HTML( 4 )     PDF(997KB)( 273 )

利用TaqMan微流控阵列(TaqMan? array microfluidic card)技术,将24种(类)动物物种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的引物探针集合在同一个阵列上,以实现多物种高通量同步检测,并对该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表示一块阵列板内,同一物种成分检测的重复性。结果显示:66个CV值中,11个低于1%,15个大于2%,其余40个介于1%~2%之间,没有一个物种成分的CV值高于3%。P值显示的是不同阵列板间同一成分检测的重复性,22个物种成分的P值只有1个小于0.05,显示为板间存在差异,其他21种成分的板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本研究对多数物种成分的检测,不论板内还是板间都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检测中未发现TaqMan微流控阵列中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但有2种成分的检测出现了假阴性。TaqMan微流控阵列的检测灵敏度没有高于单重荧光定量PCR,在22个检测样品中,10个物种成分检测的灵敏度降为原来的10%,1个甚至降低为原来的1%,其余11个灵敏度和单重荧光保持一致。总体而言,TaqMan微流控阵列技术在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都能满足物种成分真伪鉴定的需求,为同步鉴定多种动物源性成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收藏
田倩倩,黄凤莲,王开心,万大娟,李嘉琪,王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01-20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5.271
摘要( 540 )   HTML( 6 )     PDF(1834KB)( 300 )

为加强土地生态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土地合理利用,本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人为干扰、生态功能区4类阻力因子建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展开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并依据空间耦合关系,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万佛山自然保护区可分为4级适宜区:Ⅰ级适宜区占地4 036.04 hm2,应以生态保护为主,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Ⅱ级适宜区占地3 828.51 hm2,应保持河流、生态园林等景观类型,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Ⅲ级适宜区占地1 426.77 hm2,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底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退耕还林;Ⅳ级适宜区占地692.11 hm2,应秉持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主。

伴生盐生植物脱盐效应对胡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文强,韩炜,管文轲,武胜利,孔凯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09-21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5.061
摘要( 335 )   HTML( 2 )     PDF(776KB)( 232 )

为了筛选适用于胡杨幼苗最佳脱盐效果的盐生植物,以一年生胡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盐胁迫的方法,选取新疆常见盐生植物碱蓬(T1)、盐角草(T2)和盐节木(T3)作为伴生植物进行脱盐试验,设置5 g/L NaCl(B)和11 g/L NaCl(C)2个盐分处理,以及1个平行处理对照(CK0:0 g/L NaCl+胡杨)和3个各区组对照(CK1:0 g/L NaCl+碱蓬;CK2:0 g/L NaCl+盐角草;CK3:0 g/L NaCl+盐节木),通过测定胡杨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探讨脱盐作用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伴生盐生植物对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P<0.05),在5 g/L NaCl(B)条件下,T1脱盐率为26.8%,T2脱盐率为22.0%,T3脱盐率为14.2%,在11 g/L NaCl(C)条件下,T1脱盐率为14.9%,T2脱盐率为23.1%,T3脱盐率为19.7%。胡杨幼苗叶片脯氨酸(proline, Pro)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较各对照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加均不明显。在同一B盐分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处理的胡杨Pro含量变化为T3>T2>CK0>T1>CK3>CK2>CK1,MDA含量变化为T3>CK0>CK3>T2>T1>CK2>CK1;在同一C盐分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处理的胡杨Pro含量变化为T3>T1>T2>CK0>CK3>CK2>CK1,MDA含量变化为T3>T1>T2>CK0>CK3>CK2>CK1。抗氧化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MDA含量呈线性相反的趋势。综合各项生理生态指标可见,3种伴生盐生植物在30 d内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脱盐效果,其中:在5 g/L NaCl条件下,伴生碱蓬对胡杨幼苗脱盐效果最佳;在11 g/L NaCl条件下,伴生盐角草脱盐效果最佳。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氮肥减施效应   收藏
怀燕,陈照明,张耿苗,姜铭北,许剑锋,王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17-22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5.091
摘要( 428 )   HTML( 6 )     PDF(750KB)( 364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N0)、常规施肥(CF)、复合肥侧深施(90%CFD)、缓释肥撒施(80%CRF)和缓释肥侧深施(80%CRFD)。结果表明:与CF相比,90%CFD、80%CRF与80%CRFD处理水稻氮素投入虽然分别减少10%和20%,但早稻和单季晚稻产量差异都不显著;80%CRFD处理相较于80%CRF处理显著提高了单季晚稻产量。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早稻和单季晚稻生长期间稻田氨挥发总量分别在12.45~18.50 kg/hm2和18.75~26.23 kg/hm2之间,都显著低于CF处理;氨挥发率分别为9.3%~12.6%和10.4%~12.9%,比CF处理分别降低了2.0~5.3和2.4~4.9百分点。80%CRFD处理在早稻和单季晚稻上的氨挥发损失都显著低于80%CRF处理。早稻试验中3个处理(90%CFD、80%CRF和80%CRFD)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为35.6%~46.9%,比CF处理增加了4.0~15.3百分点;90%CFD和80%CRFD处理的单季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显著高于CF处理,但80%CRF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C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早稻生产中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或撒施,都能实现氮肥减施稳产的目标,单季晚稻生产中则适宜采用复合肥减量10%侧深施或缓释肥减量20%侧深施的施肥方式。

不同施肥模式对单季稻生长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收藏
王新霞,王季丰,侯琼,王肖君,倪吾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25-23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6.101
摘要( 389 )   HTML( 8 )     PDF(738KB)( 316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CF)、常规推荐施肥(conventional recommended fertilization, CRF)、优化测土配方施肥(optimized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F)和优化测土配方基础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肥(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for chemical fertilizers based on optimized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FM)4种典型施肥模式对单季稻生长和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2.80%~3.63%,水稻植株各部位氮磷含量相当,同时,CRF、TF、TFM模式的总氮累积流失量分别减少了2.75%、14.15%和33.28%,总磷累积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9.02%、21.31%和29.51%。总之,3种改良施肥模式均可满足水稻对氮磷养分需求,保证籽粒产量,有效控制氮磷的径流流失,其中TFM模式的效果最佳。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上笼应激对绍兴鸭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收藏
顾天天,田勇,周玮,刘国发,陈黎,曾涛,吴信生,徐琪,陈国宏,卢立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34-24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6.181
摘要( 442 )   HTML( 7 )     PDF(2273KB)( 242 )

将80只200日龄的绍兴蛋鸭随机分为2组,即地面平养组和上笼应激组,在上笼后第1、2、4、7和10天对十二指肠的组织损伤程度以及抗氧化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蛋鸭的规模化养殖和上笼应激诱发症的科学防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随着上笼应激时间的增加,试验组十二指肠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和肠腺上皮细胞脱落。 2)上笼应激过程中,试验组十二指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总抗氧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呈现波动性变化,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在上笼应激后第7天显著增加(P<0.05)。3)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 CHOP) mRNA表达水平呈现波动性变化,且在上笼后第2和10天显著增加(P<0.05);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 mRNA表达水平在上笼后第7和10天显著增加(P<0.05),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3, Caspase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炎症相关基因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 mRNA水平显著上调,且在上笼后第10天显著增加(P<0.05),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iNOS)表达水平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上表明,上笼应激过程引起绍兴鸭十二指肠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同时内质网应激强度上调,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产生。

2种养殖模式下美洲鲥当年鱼种营养成分比较及品质评价   收藏
刘永士,蒋飞,施永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43-25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2.211
摘要( 386 )   HTML( 6 )     PDF(900KB)( 161 )

为了解敞口池塘(敞池组)和遮阴池塘(遮阴组)养殖的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营养成分的差异,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2种养殖模式的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遮阴组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水分含量(69.22%)显著低于敞池组(70.68%)(P<0.05),粗脂肪含量(10.79%)显著高于敞池组(7.48%)(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2组间未有显著差异(P>0.05)。在检测到的18中氨基酸中,有7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为敞池组显著高于遮阴组(P<0.05),其余11种氨基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在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敞池组的氨基酸总量(total amino acid, TAA)、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NEAA)和鲜味氨基酸(delicious amino acid, DAA)占鱼体干质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遮阴组(P<0.05);2组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半必需氨基酸(half-essential amino acid, HEAA)占鱼体干质量百分比及EAA/TAA、EAA/NEAA、DAA/TAA未有显著差异(P>0.05),遮阴组和敞池组的鱼体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s, EAAI)分别为76.49和76.46。敞池组鱼体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总量(35.91%)显著高于遮阴组(27.70%)(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总量(13.66%)显著低于遮阴组(21.35%)(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总量在2组间未有显著差异 (P>0.05)。研究表明,敞口池塘养殖的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蛋白质品质略优于遮阴养殖,而遮阴池塘养殖的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的脂肪酸品质更优,建议优化配合饲料脂肪酸结构,提高PUFA含量,尤其是EPA和DHA的含量。

2种养殖模式下蛋鸭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特征分析   收藏
赵燕,金俊杰,任敏敏,侯凤香,刘素贞,薛成俊,肖英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2): 254-26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3.281
摘要( 330 )   HTML( 8 )     PDF(948KB)( 179 )

为比较分析在网床水面圈养与网床全旱养2种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鸭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状况和耐药特征,分别在温州地区选择3家网床水面圈养和3家网床全旱养的蛋鸭场,每个蛋鸭场各选取10只蛋鸭,用棉拭子在直肠中采集微生物,用于大肠埃希菌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开展耐药表型分析,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结果表明:蛋鸭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为100%;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eaeipa HinvEaggRpic检出率高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对于耐药表型,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23.33%,而网床水面圈养中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10.00%。同样地,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的检出率也为网床全旱养高于网床水面圈养。10株Ⅰ型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中4株携带基因盒插入片段,其中:1株来源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其大肠埃希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插入的为dfrA12-aadA2;3株来源于网床全旱养蛋鸭,均为dfrA1-aadA1。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和耐药性表型均高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说明养殖模式变化对水禽肠道微生物耐药性可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