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期文章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 (1): 0-.
摘要(
20 )
PDF(94570KB)(
8
)
|
|
郁金香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TgDFR1和TgDFR2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收藏
张恒滨,黄玲,胡先梅,梁泽慧,王艳平,产祝龙,向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 (1): 118-12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24.12.022
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红色的郁金香品种‘纯火’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DFR基因,分别编码365、422个氨基酸。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TgDFR1与TgDFR2在花发育的第二阶段(着色期)的表达显著上调,而TgDFR1在第三阶段(初开期)、第四阶段(盛开期)的表达有所回落,TgDFR2的表达量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其与花青素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烟草中过表达TgDFR1、TgDFR2,发现在转基因株系中基因表达量与花青素苷含量显著升高。对转基因烟草内源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与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相比,NtDFR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编码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黄酮醇合成酶(flavonol synthase, FLS)、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综上所述,TgDFR1与TgDFR2在郁金香花青素苷的积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
2种野生芍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收藏
崔雅琦,陈曦,王梅婷,刘晓菲,董刚强,于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 (1): 128-13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24.12.131
本研究以窄叶芍药(Paeonia anomala,又名新疆芍药)和块根芍药(Paeonia intermedia)2个芍药野生种的茎段为主要试验材料,在1/2 MS(Murashige & Skoog)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6-BA)、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噻苯隆(thidiazuron, TDZ)、2,4-二氯苯氧乙酸(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影响芍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芍药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窄叶芍药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窄叶芍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块根芍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TDZ 0.5 mg/L+2,4-D 0.5 mg/L。窄叶芍药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2,4-D 0.5 mg/L+NAA 0.2 mg/L,块根芍药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TDZ 1.0 mg/L+2,4-D 0.5 mg/L+NAA 0.2 mg/L。本研究不仅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而且为寻找野生芍药繁殖保护的新途径提供了可能。
|
|
哈尔滨越冬栽培的芍药根茎耐寒生理测定和关键基因筛选
收藏
王琪瑶,李丹青,郭俊宏,陈晓璇,陈炀,夏宜平,张佳平,刘志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 (1): 148-16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24.12.091
芍药(Paen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研究其耐寒机制对培育新品种、扩大推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集中产业化生产的最南方且低海拔的芍药‘杭白芍’和在哈尔滨引种表现最优的北方品种‘红绫赤金’作为实验材料,栽培于哈尔滨露地条件下过冬,通过生理观测、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研究芍药根茎在极寒天气冻土层之下的冷胁迫生理和分子响应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红绫赤金’根茎中的可溶性糖、脱落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相较于‘杭白芍’显著增加,而赤霉素含量则降低;组学分析表明,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相关的基因在2个品种间发生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共表达分析表明,脱水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A基因(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A gene, DREB2A)、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8基因(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 8 gene, CRK8)、热激蛋白90.1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1 gene, HSP90.1)等可能在调控芍药应对冷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可初步揭示芍药应对极寒天气下的冷胁迫关键响应基因,为后续的基因功能、基因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培育能够在我国最高纬度地区广泛栽培繁殖的芍药耐寒新品种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