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35卷 6期
刊出日期 2005-11-10

栏目
栏目
5 潘立勇
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

休闲是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审美是人的理想体验方式.休闲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人类的自在生命领域,审美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生命的自由体验状态,两者有着共同的前提与指向,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在中国,儒家的"曾点之乐"、道家的"逍遥游"、佛家的"林下风流"、理学家的"浑然天成"与"无入而不自得",均表达了休闲的理想,也蕴涵着审美的境界;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直到海德格尔,无不把休闲和审美作为理想人性及生存状态的表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国人自由支配时间的日益充裕,休闲与审美将愈益成为人们的日常理想生存状态.而休闲较之审美,更是切入了人的直接生存领域,使审美境界普遍地指向现实生活.

2005 Vol. 35 (6): 5- [摘要] ( 2459 ) [HTML 1KB] [PDF 145KB] ( 2459 )
12 周玲强  范平
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培养和倡导积极的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倡导的休闲价值观应是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和西方优秀休闲文化、认识到休闲是人们在小康社会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压力下保持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是真正体现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出可持续性特质的休闲理念和休闲价值观.

2005 Vol. 35 (6): 12- [摘要] ( 2069 ) [HTML 1KB] [PDF 154KB] ( 2069 )
19 王婉飞
我国分时度假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分时度假(timeshare)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对企业而言,分时度假是旅游房地产的一种经营模式.本研究表明,有40.1%的消费者认为分时度假比传统度假更具有优越性,但87.6%的人仍然把分时度假看作是一种高消费产品.研究还发现,消费者认为最吸引自己购买分时度假的因素是"交换"机会和"高性价比";消费者在购买分时度假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其次是"品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度假地是海滨度假地,其次是山区度假地;就宣传方式而言,消费者最易接受的形式是"亲身体会",其次是"展销会"和"媒体广告".此外,本文识别了分时度假销售的障碍因素,并用LOGISTIC分析方法,将是否购买分时度假产品作为因变量,得到了我国分时度假市场定位的目标人群.

2005 Vol. 35 (6): 19- [摘要] ( 2131 ) [HTML 1KB] [PDF 194KB] ( 2131 )
27 孔令宏
论道家与道教文化旅游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旅游的内核这一观点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内核.道家及道教对旅游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学、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园林、庙会等民俗以及养生与特色饮食等丰富资源,都能够与现代休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2005 Vol. 35 (6): 27- [摘要] ( 2886 ) [HTML 1KB] [PDF 122KB] ( 2886 )
34 史晋川  吴晓露
禀赋约束与制度演进视角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

台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内源性民间资本的积累、"互助"型的地方政府及发达的专业市场,是最大化自身收益的最优选择结果.这种独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也为严重缺乏资金和企业家资源的西部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借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并不存在评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优劣的统一标准关键在于寻找到最适合本地区特点,能在现有约束下,最大化自身收益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2005 Vol. 35 (6): 34- [摘要] ( 1726 ) [HTML 1KB] [PDF 200KB] ( 1726 )
45 曹正汉
文化与效用极大化的方向--20世纪30年代一个内地村庄的生活方式及其经济学意义

人类效用极大化的方向至少有两个:一个方向是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对应于西方文化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目标;另一个方向是身心痛苦的最小化,对应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目标.在费孝通早年研究的云南禄村,小地主们过着一种整天闲混的生活,他们依靠雇工种田,自己尽可能不工作.这是一条追求身心痛苦最小化的人生道路,与资本主义精神格格不入.因此,解释人类行为及社会现象的经济学理论,需要与当事人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传统相契合,故具有本土特征.

2005 Vol. 35 (6): 45- [摘要] ( 1638 ) [HTML 1KB] [PDF 149KB] ( 1638 )
52 原华荣
"浙江现象"解读

"浙江现象"是由发展绩效、发展特征、发展条件、制度创新、"浙江精神"所共同展现的一幅全方位图景;"浙江现象"的生成,赖于区位、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初始资本的累积优势,扬长避短的发展战略和"浙江精神"的交互作用.内涵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浙江精神",贯穿于"浙江现象"展现和生成的各个方面,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浙江现象"并非发展效绩与发展条件不对应形成的"错位现象",而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中国东部和沿海地区,以"区位"为共有解的"区位现象".浙江的特殊性在于其独有的展现和成因;发展条件在新形势下的转变可能会影响"浙江现象"的持续辉煌而须亟谋良策.

2005 Vol. 35 (6): 52- [摘要] ( 1569 ) [HTML 1KB] [PDF 203KB] ( 1569 )
62 唐吉平  陈浩  姚星垣
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

金融辐射力是理解城市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往往难以进行定量的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为解决金融辐射的问题提供了洞见.选取经调整后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额作为度量长三角各城市外向融资总量指标,用它来计算金融阻力.影响城市接受金融辐射的能力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城市的位置,另一个是金融阻力,后者反映了地方政府吸引资金的能力和意愿.用剔除了地理因素影响的金融阻力因素来度量各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能力以及各自的金融影响力,并计算出它们的辐射半径,可见,长三角主要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各城市的区域相互重叠,金融资源频繁互动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2005 Vol. 35 (6): 62- [摘要] ( 2619 ) [HTML 1KB] [PDF 299KB] ( 2619 )
71 罗卫东  陈春良
窃品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现代经济学有关偷窃和窃品交易的论述始于贝克尔的"犯罪的经济学分析"一文.此后,这个领域内出现了丰富的文献,主要有偷窃活动的社会福利成本分析,偷窃规制及其效率的讨论,窃品交易及交易价格如何形成等.理论演进也大体经历了从宏观福利效应、经济效率分析到微观偷窃市场结构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窃品定价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是深化偷窃、窃品问题研究的主要突破口.

2005 Vol. 35 (6): 71- [摘要] ( 1856 ) [HTML 1KB] [PDF 232KB] ( 1856 )
80 杨晓兰  金雪军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研究

应用实验方法探讨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问题是金融研究的一个新方向.50名实验参与人通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开发的实验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分别在三组信息结构不同的实验市场中进行虚拟证券交易.实验市场的交易数据表明,在信息完全对称的条件下,交易者并非能够应用所有信息形成一致的理性预期;在有关分红的事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不知情的交易者也未能通过对价格的观察实现信息的有效扩散,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非常显著;而在有关成交价格的事后信息不对称时,信息的有效程度较高,市场价格基本上收敛于理性预期的均衡价格.

2005 Vol. 35 (6): 80- [摘要] ( 1785 ) [HTML 1KB] [PDF 372KB] ( 1785 )
89 何嗣江  罗红霞
微观结构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探讨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不能对我国1994年以来的汇率水平做出很好的解释,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分析汇率的决定和短期波动的原因,为分析外汇汇率的短期决定和波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该理论的分析思路可以较好地解释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超稳定之原因,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2005 Vol. 35 (6): 89- [摘要] ( 2322 ) [HTML 1KB] [PDF 217KB] ( 2322 )
97 彭熠  和丕禅  邵桂荣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个发展极理论视野中的观点

由佩鲁提出并由他与其追随者发展完善的发展极理论,旨在分析与处理处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状态下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它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并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成长.发展极理论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导和战略形成具有有益的借鉴意义.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的发展极,需要三方面形成条件并且有三方面作用,同时在在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三大效应.基于发展极理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政策建议是,突出发展极龙头企业建设,遵循发展极龙头企业市场选立原则,政府为市场选择创造外部条件,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注重资本运营,加强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注重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

2005 Vol. 35 (6): 97- [摘要] ( 2095 ) [HTML 1KB] [PDF 202KB] ( 2095 )
105 程名望  史清华  刘晓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本身的推力,也有城镇的拉力.根据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对该问题的实证分析表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逐渐从原来被动地依靠农村推力嬗变到主动地依靠城镇拉力.本研究同时表明,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性别、家庭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也对农民工进城有较明显的影响.

2005 Vol. 35 (6): 105- [摘要] ( 2057 ) [HTML 1KB] [PDF 197KB] ( 2057 )
113 周洁红
消费者对蔬菜安全认知和购买行为的地区差别分析

在对浙江省514位消费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城市和城关镇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认知与购买行为的地区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无论城市还是城镇,消费者都比较关注蔬菜安全问题,但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认识非常有限,相比而言,城市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认识度高于城镇的消费者.另外,除消费者对蔬菜安全信息关注程度是共同显著影响城市和城关镇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购买外,对城市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是蔬菜的价格、消费者的年龄、家人的影响和交际圈的影响,而城关镇主要受消费者的月收入、对蔬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城关镇消费者比城市消费者更需要政府提供安全消费信息.

2005 Vol. 35 (6): 113- [摘要] ( 2544 ) [HTML 1KB] [PDF 239KB] ( 2544 )
122 黄书光
论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解构

伴随着近代社会经济格局的异动,中国传统教化结构及其哲学理念由松动进而产生裂变,并呈现出新旧杂糅并存的状态.其中,维新派与传教士的交互影响,使西学知识得以迅速扩张与下沉;而顽梗的制度化儒学教化体系之最终瓦解,则得益于清末兴学、学制建立和科举废除所带来的连环而巨大的冲击波效应.社会经济的二元格局与教育体制的内在变革是中国传统教化走向终结的深层动因.

2005 Vol. 35 (6): 122- [摘要] ( 1822 ) [HTML 1KB] [PDF 144KB] ( 1822 )
129 林为连  张国昌  许为民  郁怡汶
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

国内外高校校训在不断的演化进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无论是高校校训的来源、类型,还是高校校训的特点与内涵,均体现着高校的个性与特色.国内外高校校训,鲜明地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取向.我国高校校训大部分来自于儒家经典著作,注重强调人的道德义务与人伦关系,强调内心修养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反映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国外高校校训则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体现的是宗教思想文化,主要强调对真理与学术自由的追求.此外,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校训继承、诠释、培育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高校校训的继续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2005 Vol. 35 (6): 129- [摘要] ( 2913 ) [HTML 1KB] [PDF 162KB] ( 2913 )
137 王勤  韩艳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

一流大学都具有令人尊重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各种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2005 Vol. 35 (6): 137- [摘要] ( 2618 ) [HTML 1KB] [PDF 115KB] ( 2618 )
143 费君清
诗工命穷--论南宋江湖诗人的悲剧人生

南宋江湖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诗歌流派,改变了一代诗风.作为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形成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政治地位不高,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大多数人并未因为享有诗名而过上优裕的生活,而是生计艰难,命运多舛.他们有的被迫干谒,受尽凌辱;有的兜售诗文,屡遭冷遇;有的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甚至客死他乡,无力安葬.这些诗人沦落到如此地步,一方面与诗人自身的原因有关,如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缺乏恒产,不愿走科举仕宦的道路,或嗜吟成癖和拙于生计等;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封建王朝的腐朽黑暗和统治者的压制与摧残.

2005 Vol. 35 (6): 143- [摘要] ( 3111 ) [HTML 1KB] [PDF 193KB] ( 3111 )
152 黄杰
论宋人汤词与熟水词

宋人汤词及熟水词皆非茶词,而同属宴饮词,这生动地反映了宋人宴饮生活的细节以及渗透其中的养生之道:宋人往往是在宴饮结束之后,饮茶解酒犹嫌不足之际,又饮用由甘香药材煎煮而成的汤或熟水,以达到和中营卫的目的.

2005 Vol. 35 (6): 152- [摘要] ( 2386 ) [HTML 1KB] [PDF 184KB] ( 2386 )
161 张建理
英语视觉动词:概念的转换和彰显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视觉因果事件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这些次事件在英语中可以用LOOK、WATCH 和SEE来分别彰显.根据不同次事件认知的需求,参与者和与动词有关的认知因子产生各种互动关系.因此,这三个动词有不同的视窗开启方式,并在突显性、详细度、视角方面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宏观和微观的认知描述可以很好地解释视觉动词的不同句法特征.

2005 Vol. 35 (6): 161- [摘要] ( 2492 ) [HTML 1KB] [PDF 285KB] ( 2492 )
170 蒋景阳  胡蓉
"道歉"的语用研究及对Meier"修复工作"的完善

道歉行为在语用学里是一个热门话题, 研究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礼貌/面子"理论框架上进行的;第二种持"修复"观点,以Meier为代表.后者建立在批判和继承前者的基础上,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并且沿袭了受到公认的分析道歉行为的理论思路.但是,Meier的"修复工作"仍旧无法完美地解释中国语境下的道歉行为.一方面,对于道歉的起因,中国式道歉可能并没有违反社会规范,或者道歉发生在违反社会规范之前;另一方面,对于道歉的结果,除了Meier提出的"修复",中国式道歉还能达到"美化"的效果.而且中国式道歉还有可能是"反"和谐的,从而导致中国人的道歉频率比较低.总之,Meier的模型有待修改,从而适应中国式道歉的特殊性.

2005 Vol. 35 (6): 170- [摘要] ( 2613 ) [HTML 1KB] [PDF 205KB] ( 2613 )
177 陈伟英
省略与省力

省略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以往对省略的分析大都侧重于句法、语义或篇章等方面,实际上,省略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形成语言意识的认知心理机制.在对省略的内涵进行系统的历时考察的分析框架下,借助于认知语用维度探讨省略形成的心理动因和价值取向,可以辩证地分析省略和省力的关系.

2005 Vol. 35 (6): 177- [摘要] ( 2278 ) [HTML 1KB] [PDF 196KB] ( 2278 )
185 张彬  付东升  林辉
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

大凡世界著名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气质,竺可桢主持浙江大学后,也全力打造反映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精神.他在继承求是书院成立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汲取世界一流大学精华的基础上,于1938年的校务会议上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对其基本涵义作了多次明确的阐述,认为这两个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欲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把握住这个共同点.更为重要的是,他把"求是"精神切实贯穿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之中,使之成为全校师生所追求的共同境界.……

2005 Vol. 35 (6): 185- [摘要] ( 2112 ) [HTML 1KB] [PDF 79KB] ( 2112 )
1
2005年第6期目录
2005 Vol. 35 (6): 1-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28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