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 36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6-07-10

栏目
栏目
5 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
国际跨文化研究引论

跨文化研究是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新产物.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研究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时代课题.跨文化研究最早是在宗教文化领域开始的,随之出现了跨文化的史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乃至教育学、医学等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成立了专门的跨文化研究中心.一般来说,广义的跨文化研究应包括三部分内容:跨文化资源、跨文化经验和跨文化方法(或视角),这三个部分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理论上,跨文化方法的研究被视为其中的焦点和难点.

2006 Vol. 36 (4): 5- [摘要] ( 2185 ) [HTML 1KB] [PDF 150KB] ( 2185 )
11 陈村富  刘玉鹏
跨文化视野下的学科会聚

学科的交叉和会聚需要理论的支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心项(Central Item),学科会聚与交叉必有一个主要的领域、学科或学说,这是确定首席专家的依据;(2)关联域(Context),即构成该学科会聚的以中心项为主的相关领域,这是确定准入人员、准入项目的依据;(3)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ity),这是学科交叉会聚所产生的新的质素,即新的前沿性领域、新的关节点,也是学科会聚所要探索的新知识.一个新的科研群体是否有前景、有地位,主要取决于对"学科间性"这一新的知识宝库的把握程度.学科会聚背后是人才的会聚,而人才会聚时所释放出的凝聚力或离心力都远远大于一般素质的人员,因而除了科研群体的共同信念外,上述三个理论可以说也是处理科研群体人事关系的依据.此外,还必须有共同的跨文化的视野.因为学科的分化是在希腊及近代的西方文化语境下发生的,而学科的交叉与会聚已超出单一的语境.凝聚于一个群体的学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有的涉及不同文化的价值认同(例如生命科学、环境问题).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有无跨文化的视野可以说是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006 Vol. 36 (4): 11- [摘要] ( 1715 ) [HTML 1KB] [PDF 453KB] ( 1715 )
18 思竹
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觉--跨文化视域下的新实在观

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觉是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在跨文化视域下提出的一个新实在观,它整合了东西方各个传统的实在观,认为实在包括神、人、宇宙三个不可还原而又相互交织的维度.这一实在观在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中引出了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蕴涵,包括沉默的上帝(解决了当代人选择无神论还是有神论的两难)、人类意识的三个凯逻斯阶段(即人对宇宙-神-人共融的实在的三种基本态度的凯逻斯阶段)、历史的终结(在人的时间意识中,历史意识的主导地位正走向终结)等.

2006 Vol. 36 (4): 18- [摘要] ( 2348 ) [HTML 1KB] [PDF 570KB] ( 2348 )
27 毛丹  周展
恐怖主义: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暴虐主义

恐怖主义是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一个衍生物,它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同时又涉及文化间关系.从文化角度而言,它可谓是某些"非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战略的极端化、暴虐化、反人道的反攻.与它外显的暴虐性相对应,在全球化语境中出现的亨廷顿式的"文明冲突论",也具有尖锐的进攻性.在这种对峙中,安南、哈贝马斯等人所强调的文化间对话,既显得很有必要,又显得十分困难,甚至已经处于危机状态,因为文化间对话的前提是彼此有诚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

2006 Vol. 36 (4): 27- [摘要] ( 2274 ) [HTML 1KB] [PDF 328KB] ( 2274 )
32 杨明
论高等教育中政府调节的职能定位与调节失灵现象

政府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防止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有效地提供高等教育公共产品,解决高等教育外部性问题,克服高等教育资本市场的缺陷,政府确实有必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和调节.政府的高等教育调节职能主要有三个,即资源配置职能、实现社会公平职能、稳定职能.高等教育中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政治决策失误、高等教育管理的过度集中、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低效率、高等教育物品分配的不平等.为了矫正高等教育中的政府失灵,有必要准确界定政府的作用范围、选择合理的干预手段、厘定干预的限度.

2006 Vol. 36 (4): 32- [摘要] ( 1668 ) [HTML 1KB] [PDF 706KB] ( 1668 )
42 季涛
论性教育权的确立

性教育权是和教育权、性权利、人权教育权、人权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基本区别的独特权利,人们正在逐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依然未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这一概念,更未能在法律层面真正地确立这一权利.性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以适当方式接受一定标准的性科学、性权利和性文化教育的特殊教育权利.确立性教育权将有利于改善落后的性教育现状,根除普遍的性无知现象,并最终促进性权利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相关人权的进步.确立性教育权需要遵守"客观、多元和批评的性教育"原则,以保证性教育权的适当性.确立性教育权这一工作也需要每个国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来共同推进.

2006 Vol. 36 (4): 42- [摘要] ( 1605 ) [HTML 1KB] [PDF 491KB] ( 1605 )
50 马庆国  王毅达
网络市场效率与价格离散研究

网络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最近十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网络市场的效率是学者们一直争论的问题,价格离散可以用来表征网络市场效率的高低,网上价格离散具有多种动因.不同的网络零售商具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具有不同战略目标的网络零售商在定价战略和定价方面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不同.

2006 Vol. 36 (4): 50- [摘要] ( 1960 ) [HTML 1KB] [PDF 505KB] ( 1960 )
58 蔡宁  吴结兵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具有资源获取优势和鲁棒性作用;(3)网络关系密集性和稀疏性的不断重构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此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治理对策.

2006 Vol. 36 (4): 58- [摘要] ( 2585 ) [HTML 1KB] [PDF 428KB] ( 2585 )
66 方立新  邵亚萍
行政强制隔离制度

强制隔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医学性行政强制措施,其实施直接影响着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现行法律对行政强制隔离的规范与机制设置尚有缺陷.透过对既有层面规则体系的梳理和辨析,基于自由与安全的价值考量,依据利益平衡、规范严密、程序周到的原则,对完善行政强制隔离制度提出构想.

2006 Vol. 36 (4): 66- [摘要] ( 2275 ) [HTML 1KB] [PDF 611KB] ( 2275 )
75 翁国民  曹慧敏
论示范法在中国的应用

无论是从法律价值和立法效益的理论上分析,还是从与国际接轨和我国国情的现实需求上分析,起源于美国、并被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示范法在中国都有应用的必要和可能.虽然中国在应用示范法的十几年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示范法的理论成果与立法实践,并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示范法的应用主要限于私法的某些特殊领域,由全国性的法律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实践工作人员进行草拟,并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确定和公布,并进一步确认示范法在中国作为非正式法律渊源的地位和效力.

2006 Vol. 36 (4): 75- [摘要] ( 1946 ) [HTML 1KB] [PDF 468KB] ( 1946 )
83 翁里  毕伟
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抉择

近年来,出入中国边境口岸的人员和货物陡增,与国际社会出入境管理体制相比较,中国的出入境管理体制还欠完善.具体表现为专属中央管理的出入境事务由各级公安部门代为管理,公安部门的属地管辖、多层管理导致区域化壁垒、政令不畅;同时,公安、外交部门在护照管理上信息不通,多头执法,易产生管理漏洞.为与国际移民法接轨构建科学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中国应尽早出台<出入境法>;改革现有的多头管理体制,争取在北京奥运会前,逐步将全国出入境管理统一置于中央政府监管之下;利用<护照法>刚刚出台之契机,统一出入境证件种类和发放程序,增加并细化签证类别,简化出入境手续;重视人员素质提升,实现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目标转变.

2006 Vol. 36 (4): 83- [摘要] ( 2131 ) [HTML 1KB] [PDF 442KB] ( 2131 )
90 金承东
民营经济的行政法问题及其改革

2004年修宪后,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行政法问题及其改革方案可概述为:第一,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公私财产区别保护的问题,行政主体应牢固树立私有财产也神圣的理念,并重点规范其征收征用行为;第二,针对所有制的歧视问题,行政主体必须牢固树立各种所有制平等理念,并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对民营经济采取鼓励措施;第三,针对行业协会严重行政化的问题,为给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市民社会基础,我们要在行业协会的性质定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改革;第四,针对民营经济中社会保障不充分的问题,行政主体应将民营经济成员的社会保险工作作为今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并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2006 Vol. 36 (4): 90- [摘要] ( 1644 ) [HTML 1KB] [PDF 522KB] ( 1644 )
98 柴效武  叶益东
"农业合作社+农户"--农村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模式的抉择

立足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以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和"有限理性、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前提,对目前盛行的"龙头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给予效率比较,以"声誉机制"或专用性投资来产生商品契约的稳定性,会导致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强力支配和非合作状态,抢夺"合作剩余",剥夺农户利益.对此,农户迫切需要成立自己的经济利益体--合作社,以寻求市场力量均衡,改变弱势地位,实现和保障自己的利益.在肯定强制性变迁的同时,应强调农民"自己作主",而"农业合作社+农户"会提高群体的社会谈判能力,解决农村制度创新的瓶颈.

2006 Vol. 36 (4): 98- [摘要] ( 2234 ) [HTML 1KB] [PDF 645KB] ( 2234 )
108 黄祖辉  许昆鹏
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两个方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具有多元性,除了因户籍制度造成的"上学难"外,还体现在流动儿童聚集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分布不一致性、流动儿童学习过程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农民工在城市较差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大部分留守儿童短期内无法结束其留守状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教育与技能水平决定了其工资报酬水平,但目前农民工整体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都较低,大多数未受过职业技术培训,且对今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提出了对策的建议.

2006 Vol. 36 (4): 108- [摘要] ( 4517 ) [HTML 1KB] [PDF 421KB] ( 4517 )
115 钱文荣  张忠明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

根据对进城农民工和原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可探讨农民工在城镇社会的融合度和面临的挑战.在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沿海城市(如浙江),进城农民工与原城镇居民的融合状况总体良好,但也面临重大挑战;城市居民主要通过报纸和电视新闻等媒体了解农民工,新闻媒体对城市居民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媒体引导城市居民认识农民工任重道远;城市内部形成的"新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阻碍城市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制度因素,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将是促使进城农民融入城镇社会,实现与原市民和谐相处的制度保障.

2006 Vol. 36 (4): 115- [摘要] ( 2544 ) [HTML 1KB] [PDF 374KB] ( 2544 )
122 范柏乃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

基于对生活质量概念的理解,结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遴选64个评价指标构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理论评价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筛选,构建了由评价目标、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三个层面共30个指标组成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31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实际测度.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该研究构建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006 Vol. 36 (4): 122- [摘要] ( 2303 ) [HTML 1KB] [PDF 454KB] ( 2303 )
132 李永明  杨勇胜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立法滞后的现状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及群体和民族的个性.历史和实证分析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性,版权保护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的核心手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是原始的版权主体,传承人等相关主体则依其付出的劳动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版权或其他权利.通过群体的代表或组织承担相应权益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版权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构建相关的侵权行为和法律救济制度.

2006 Vol. 36 (4): 132- [摘要] ( 2883 ) [HTML 1KB] [PDF 611KB] ( 2883 )
141 陈大柔
"节省律"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艺术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不仅要创造出动情的个性化形象,还要在思想和形式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炼性,即以最少的元素材料和最经济的表现形式来达到最大的艺术容量.人们在艺术活动中之所以遵循这一"节省律",不仅因为它符合了人类心智结构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因为它使艺术作品更具审美张力.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内容的"熔铸"、"炼意"和艺术表达的"修词"、"炼句",都充分体现了"节省律".

2006 Vol. 36 (4): 141- [摘要] ( 1767 ) [HTML 1KB] [PDF 561KB] ( 1767 )
149 吴飞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度

现代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新闻从业人才.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工作单位的忠诚度,取决于从业者个人因素、媒体组织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大陆新闻从业者中,职称和职务较高、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以及收入水平越高者更愿意继续在本单位工作;与此相反,职称和职务低、年龄越轻、从业年限越短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新闻从业者对组织的忠诚度也越低.不过总体看,媒体采编人员的职业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

2006 Vol. 36 (4): 149- [摘要] ( 2021 ) [HTML 1KB] [PDF 471KB] ( 2021 )
158 许力生
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

语言学中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跟语境不无关系.然而,在语言学研究中,语境是一个理论构建,是语言学家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并确定为语境构成的因素.因此,如何进行语境的理论构建就成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取得何种成果.在过去百余年的语言学发展过程中,语境的理论构建从完全的"内向"到"内外结合",再到"以人为本",极大地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空间,反映了语言学的重要发展趋势.语言学研究在新世纪要有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从相对封闭的、静态的、分类学的、外在的、给定的、与语言相分离和对立的语境构建转向更加开放的、动态的、交互的、内化的、生成的、与语言互嵌的和交错的语境构建.

2006 Vol. 36 (4): 158- [摘要] ( 4080 ) [HTML 1KB] [PDF 498KB] ( 4080 )
166 施晓伟
英汉语言禁忌的建构与解构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其中语言禁忌涉及语言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与代用(委婉语),因此尤为引人注目.研究显示,人们的禁忌文化心理支配了英汉禁忌语的出现和使用,交际的语用需要使代用形式委婉语得以传播延续.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文化产品成为"第四媒体",社会的价值观及经济的变化发展又促使禁忌语现象发生奇妙多彩的变化,使委婉语成为禁忌语的主要表现载体,成为社会交往中具有一定意义的润滑剂.由此可见,对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不仅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有益于宏观语言研究和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研究.

2006 Vol. 36 (4): 166- [摘要] ( 4427 ) [HTML 1KB] [PDF 488KB] ( 4427 )
174 龚娅君  刘春金
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

按照<古籍著录规则>中的定义,古籍主要是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具有中国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中文古籍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后人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变得相当脆弱,从而限制了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古籍转化为电子媒体的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予以保存和传播[1].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古籍整理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就中文古籍数字化建设现状、古籍数字化建设样式、古籍数字化建设技术、古籍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探讨.……

2006 Vol. 36 (4): 174- [摘要] ( 2111 ) [HTML 1KB] [PDF 166KB] ( 2111 )
177 王银芳
中日姓氏数量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一、中日姓氏的数量
  日本拥有一亿三千万人口,有多少姓氏呢?最多的统计记录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14万,即平均一千人左右使用一个姓氏[1]185.
  ……

2006 Vol. 36 (4): 177- [摘要] ( 2254 ) [HTML 1KB] [PDF 162KB] ( 2254 )
1
2006年第4期目录
2006 Vol. 36 (4): 1-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2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