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文
整期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391-.  
摘要( 152 )     PDF(63183KB)( 232 )
数量遗传与生物信息
甜瓜果实糖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收藏
叶红霞,吕律,海睿,胡雨晴,汪炳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391-40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2.141
摘要( 518 )   HTML( 20 )     PDF(1614KB)( 339 )

以‘花皮菜瓜’(低糖越瓜自交系)和‘XLH’(高糖厚皮甜瓜自交系)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6个世代遗传群体甜瓜果实糖含量,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甜瓜果实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总糖含量进行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甜瓜果实果糖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E-0模型),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E-1模型);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均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以负向增效为主,遗传主基因间普遍存在互作效应,控制果糖、葡萄糖和总糖含量的2对主基因间显性×显性互作效应最强,而控制蔗糖含量的主基因间显性×加性互作效应最强,控制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多基因负向加性效应较明显;控制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的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分别为85.7%、86.2%、92.7%和85.0%,且受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在甜瓜育种过程中对糖组分含量性状的定向选择宜在早世代进行。

园艺学
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的关键策略   收藏
徐盛春,郑华章,冯志娟,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01-40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6.210
摘要( 518 )   HTML( 9 )     PDF(749KB)( 366 )

利用已搜集的180份菜用豌豆材料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分别对所有种质材料进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质量、百粒鲜质量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搜集的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上述数据,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minimum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 LDSS)法,分别选择4种遗传距离、8种取样比例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并采用极差符合率(coincidence rate of range, 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ariable rate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R)2个参数对构建策略进行评价;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构建的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LDSS法构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的最佳遗传距离为欧式距离,最佳取样比例为25%。该构建策略将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与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植物保护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致病型分化及其生物防治   收藏
刘晶晶,庞叶洲,张敬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07-41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1.262
摘要( 598 )   HTML( 7 )     PDF(5640KB)( 482 )

为了有效防治在浙江一些地区严重发生的茄子黄萎病,本文进行了病害观察、病原菌致病性试验、病原菌致病型和生理小种鉴定,测定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开展了病害生物防治和促生长试验,并测定了多粘类芽孢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和脂肽。病害观察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茄子黄萎病在浙江温室大棚中于1月中旬发生,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用7个代表性菌株对病原菌致病型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表明,所有分离系均属于落叶型株系和2号生理小种。用原先筛选的5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萌发进行体外拮抗试验表明,株系ShX301具有最高的抑制活性。体内接种和促生长试验显示,株系ShX301也具有最高的生物活性,接种株系ShX301使病害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比率分别减少30%和20.02%,对茄苗的茎长、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增长率分别达59.24%、69.41%和54.11%。挥发性物质测定结果表明,5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都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它们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株系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和分析揭示,杀镰孢菌素是拮抗病原菌的主要活性物质。这些研究结果为菌株ShX301作为生防或促生长制剂开发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草莓响应炭疽菌侵染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收藏
余红, 严建立, 裘劼人, 王淑珍, 忻雅, 童建新, 来文国, 方献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18-42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0.151
摘要( 453 )   HTML( 6 )     PDF(2066KB)( 345 )

以不同炭疽病抗性的草莓品种‘红颊’和‘甜查理’的茎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非标记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在炭疽菌侵染胁迫后磷酸化蛋白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颊’和‘甜查理’中分别有154个和173个磷酸化蛋白在病菌侵染后发生了1.5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功能注释归类分析发现,大部分差异磷酸化蛋白参与了大分子复合体形成及结构定位、刺激应答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易感品种‘红颊’,高抗品种‘甜查理’差异磷酸化蛋白特异性表现出S*Y和T*F 2种保守结构域类型,且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和碳固定途径都发生了更高程度的磷酸化。本研究结果揭示出,这些信号通路在防御病菌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深入揭示草莓-炭疽病菌互作分子机制及草莓抗病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宝贵的理论研究基础。

楚雄腮扁叶蜂聚集产卵引诱物质初探   收藏
闫争亮,马惠芬,毛云玲,刘凌,胡光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26-43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6.191
摘要( 552 )   HTML( 5 )     PDF(896KB)( 382 )

为了探索严重危害云南松等松属植物的楚雄腮扁叶蜂(Cephalcia chuxiongica Xiao)雌蜂聚集产卵和幼虫聚集取食的化学机制,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对相关气味源的趋向反应。单向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未交尾雌蜂对松针和带卵松针粗提液的挥发物具有明显趋向反应,但对松针、带卵松针、未交尾雌蜂产卵器和已交尾雌蜂产卵器的淋洗液未做出趋向反应;已交尾雌蜂对松针淋洗液、未交尾雌蜂产卵器淋洗液没有表现出趋向反应,但可被松针粗提液、带卵松针粗提液和淋洗液、已交尾雌蜂产卵器淋洗液所引诱。双向选择试验表明,与松针淋洗液及未交尾雌蜂产卵器淋洗液相比,已交尾雌蜂更趋向于带卵松针淋洗液和已交尾雌蜂产卵器淋洗液。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推测:1)松针挥发性物质在楚雄腮扁叶蜂已交尾雌蜂的寄主搜寻和选择中发挥作用;2)产卵雌蜂生殖副腺分泌物(包括新卵表面附着的分泌物)是引诱楚雄腮扁叶蜂雌蜂聚集在同一个松梢上产卵的活性物质。

食品科学
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收藏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34-44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1.011
摘要( 578 )   HTML( 17 )     PDF(1313KB)( 439 )

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15个茶树品种春季鲜叶为原料,在控湿条件下考察不同萎凋温度(30、25、20 ℃)对鲜叶萎凋失水速率、白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模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叶失水速率随萎凋过程均呈逐步减小趋势;温度越高,萎凋失水速率越快,萎凋失水拟合方程均符合双曲线函数。与室内自然萎凋相比,在25 ℃环境下平均萎凋时长缩短了13.6 h。感官审评表明,在萎凋温度为25 ℃时,白茶品质最优,与自然萎凋的白茶品质相当,且各生化成分的含量与自然萎凋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萎凋温度为25 ℃时可以大幅缩短白茶的萎凋时间,且制成的白茶品质优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白茶生产效率和改进白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浙江部分主栽品种的黄茶滋味特征及化学组分贡献研究   收藏
范方媛,杨晓蕾,龚淑英,郭昊蔚,纵榜正,李春霖,钱虹,胡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43-45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1.122
摘要( 553 )   HTML( 7 )     PDF(1533KB)( 434 )

基于浙江主栽品种原料及浙北黄茶传统产区改良工艺,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剂量比阈因子(dose-over-threshold factors, DoT)分析等研究黄茶滋味品质及化学组分的贡献作用。结果显示:迎霜、白叶一号、浙农113等3个品种原料经不同闷黄工艺加工而成的黄茶样品在滋味品质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甘、醇、鲜、生涩及熟闷感。在滋味化学组分中多数组分含量在不同品种黄茶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相同品种原料条件下样品间含量差异较小,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显示,品种原料对黄茶样品滋味品质的影响显著,在滋味组分中儿茶素类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等,黄酮醇苷组分如杨梅酮-3-O-半乳糖苷(Myr-gal)、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glu)、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rut),部分氨基酸组分如谷氨酸(Glu)、茶氨酸(Thea)、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等在本实验条件下对黄茶滋味具有较大贡献作用;进一步对滋味组分的DoT值分析显示,在茶汤的复杂体系中,滋味化合物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影响着单体化合物的味感表现。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和辅助信息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预测   收藏
费徐峰,任周桥,楼昭涵,肖锐,吕晓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52-45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9.052
摘要( 610 )   HTML( 10 )     PDF(4583KB)( 388 )

预测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对于识别高污染区域、进行污染来源解析和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为研究区,以土壤母质类型作为辅助信息,通过贝叶斯最大熵(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BME)法,预测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并与传统的克里金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ME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预测方面精度更高,其残差分布区间、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更小。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风险相对较低,其平均值均低于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但镉和砷的含量高于当地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59倍和1.31倍。铅和汞在该研究区东北部的城市地区含量较高,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运输可能是其污染来源;镉和砷在西南部和中西部农村地区含量较高,农业活动可能是其污染来源。此外,镉在中东部还存在一块明显的高含量区域,这与当地矿业活动密切相关。铬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宁夏荒漠草原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及其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收藏
胡海英,李惠霞,倪彪,师斌,许冬梅,谢应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60-47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8.071
摘要( 619 )   HTML( 5 )     PDF(987KB)( 388 )

通过系统调查宁夏盐池县研究区在雨季前后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群落植被特征,分析研究群落生境土壤含水量、优势植物叶片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carbon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探讨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植物对水分利用的差异,为荒漠草原地区优良乡土牧草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甘草、短花针茅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为群落优势种,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为主要伴生种,群落中C3植物居多,优势种均为C3植物。雨季期间降水量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含水量均明显增加。降水量对上述5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显著,且与不同物种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5种植物之间也呈现显著的种间差异。其中,甘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蒙古冰草的抗脱水能力较强,牛枝子和猪毛蒿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短花针茅具有稳定的水分利用效率。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植物的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降水量显著影响了群落植被物种组成数量、结构及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利用方式,其中,甘草最节水,猪毛蒿和短花针茅的水分利用比较保守,蒙古冰草和牛枝子具有灵活的用水模式。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BmDaxx 对家蚕细胞和幼虫组织凋亡的调控作用(英文)   收藏
矫鹏, 肖颖, 刘震, 陈瑞婷, 陆喦, 辛虎虎, 缪云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72-48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9.171
摘要( 359 )   HTML( 9 )     PDF(1508KB)( 357 )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体外扩增并鉴定家蚕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基因(BmDaxx)。结果表明:BmDaxx及其下游基因BmFaddBmDredd的表达水平在BmDaxx过表达后显著升高,但在BmDaxx的RNA干扰后,BmDaxxBmFadd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mDaxx过表达增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7(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7, caspase-3/7)活性,而RNA干扰则降低caspase-3/7活性。用caspase-3/7抑制剂处理BmN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BmDaxxBmFaddBmDredd的转录水平降低。在家蚕吐丝期,BmDaxx在丝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这与丝腺的凋亡退化过程相一致。注射caspase抑制剂后,凋亡相关基因BmDaxxBmFaddBmDredd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以认为,BmDaxx及其下游基因BmFaddBmDredd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在BmN细胞和丝腺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

齐卡兔瘦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肉质指标的关联性   收藏
罗刚,王杰,陈婷婷,刘林海,赖松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84-48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0.191
摘要( 426 )   HTML( 6 )     PDF(760KB)( 291 )

选取齐卡兔(N系)为实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技术测定齐卡兔在35、70、84和91日龄4个阶段腿肌、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中瘦蛋白基因(leptin)的表达水平,并检测腿肌的pH值、熟肉率、滴水损失、肌内脂肪等相关肉品质指标,从而分析齐卡兔在这3种组织中leptin基因表达水平与所测肉品质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母兔肾周脂肪和腿肌中leptin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公兔,而在皮下脂肪中公兔的leptin基因表达量高于母兔。84日龄母兔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和屠宰后24 h的pH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P<0.01)、0.83(P<0.05)和0.67(P<0.05);公兔屠宰后24 h的pH值与腿肌中leptin基因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85(P<0.01)。根据分析,认为leptin基因在齐卡兔各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肉质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研究家兔肉质的一个候选基因,从而为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开展肉兔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收藏
王成强,李宝山,王际英,黄炳山,郝甜甜,孙永智,马长兴,周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490-49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9.051
摘要( 543 )   HTML( 7 )     PDF(860KB)( 549 )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饲料添加剂,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B0)、0.5%(B1)、1.0%(B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分别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上添加0(Y0)、0.5%(Y1)、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成9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以Y0B0组为对照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3.41±0.47)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特定生长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Y1B1和Y1B2组幼鱼特定生长率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且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同特定生长率相似的变化趋势;幼鱼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体组成各项指标也均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12 d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从第6天开始,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且Y1B1和Y1B2试验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P<0.05)。综上所述,当饲料中的酵母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为0.5%+0.5%(Y1B1组)和0.5%+1.0%(Y1B2组)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效率,同时,养殖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   收藏
王璞,马旭洲,温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500-50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7.262
摘要( 610 )   HTML( 7 )     PDF(718KB)( 361 )

温度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历期的重要影响因子。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体现了温度和发育历期的内在关系。本实验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三处理三重复恒温实验(3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 ℃),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通过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和验证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实验数据和当地5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实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 ℃,有效积温为274.18 ℃?d。2)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实验结果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胚后发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的冷冻电镜初步分析   收藏
苗苗,徐彩煌,黄子惠,张小东,张兴,吴永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506-51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08.211
摘要( 796 )   HTML( 5 )     PDF(6824KB)( 376 )

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的结构和基因组在其衣壳内部的包装信息,通过IBDV感染DF-1细胞并分离纯化得到完整的IBDV颗粒,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近生理条件下的IBDV在≈6.6 ?分辨率下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IBDV病毒衣壳是由260个VP2三聚体蛋白组成的单层衣壳,三角剖分函数T=13;在IBDV衣壳内部观察不到dsRNA基因组和RNA聚合酶的电子密度,这与其他dsRNA病毒如胞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明显不同。该结果暗示,IBDV可能采用了与其他dsRNA病毒不同的方式进行基因组组装、转录和复制,这为进一步揭示IBDV基因组的转录、复制和组装的分子机制及IBDV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结构学依据。

农业工程
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排放测试循环研究   收藏
戴旭东,吴锋,姚栋伟,郑高安,吕成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 512-5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8.11.263
摘要( 478 )   HTML( 5 )     PDF(3049KB)( 370 )

针对国内现行实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中规定的ISO 8178 C1八工况稳态排放测试循环在保有量巨大的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上的适用性有待商榷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柴油机工况记录仪,并采集记录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的实际运行工况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与提炼,提出适用于国内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的六工况稳态排放测试循环,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典型运行工况与全球统一的ISO 8178 C1八工况存在明显差异;台架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在拟定六工况下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水平与ISO 8178 C1八工况下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水平差异明显,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六工况比八工况下的排放水平更加恶劣。该结果可为后续相关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与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