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41卷 4期
刊出日期 2011-07-10

栏目
栏目
1
2011第四期目录
2011 Vol. 41 (4): 1-4 [摘要] ( 1619 ) [HTML 1KB] [PDF 543KB] ( 1619 )
5 马述忠 黄东升
基于MRIO模型的碳足迹跨国比较研究

贸易与环境应该如何在后京都时代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议题在当前受到了普遍关注。大量研究从一国角度结合国际贸易分析碳排放,而针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研究多国碳足迹的文章却不多。研究发现我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碳泄漏;以生产为基础核算的碳足迹与以消费为基础核算的碳足迹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使得发达国家的碳足迹被严重低估。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保证那些碳密集型行业使用的生产技术更加清洁,而绝不是将生产过程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因此,可将碳足迹核算体系调整为以消费为基础,从而消除碳泄漏;通过制定区域贸易协定,组建环保联盟,使联盟内部采取低碳技术合作与转让等举措,促进全球范围内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2011 Vol. 41 (4): 5-15 [摘要] ( 5672 ) [HTML 1KB] [PDF 1219KB] ( 5672 )
16 陈天祥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治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一体,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明显的重技术理性而轻政治理性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追求作为一种管理技术系统的自洽性,热衷于以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技术理性代替政治理性探讨政府绩效管理机制,沉湎于对技术的精细化追求。今后,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领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强化政治理性研究取向,实现政治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有机结合;跳出技术理性主导下研究视角的短视陷阱,立足于探讨政府绩效管理的学科“大问题”;致力于本土关照,探索融政治理性与技术理性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管理机制;从政府再造的系统角度探讨政府绩效管理的关联问题,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型。

2011 Vol. 41 (4): 16-25 [摘要] ( 7621 ) [HTML 1KB] [PDF 1180KB] ( 7621 )
26 黄先海 杨 君
资本形成和流动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东部地区在财政收入与支出、固定资产投资、FDI、对外投资、银行存款与贷款余额五方面均存在差别。加上东部各省市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外资利用情况,各省市经济的发展呈现较大差异。实证检验证明:东部地区资本流动省际差异巨大,从银行存贷资金来看,东部地区均是资金流出地;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地区的经济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导致了财政收支和FDI对经济影响的差异;人均存贷差对东部整体影响的不显著,说明了东部地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无效率,但人均存贷差对东部三个区域却存在不同影响。

2011 Vol. 41 (4): 26-36 [摘要] ( 3082 ) [HTML 1KB] [PDF 1488KB] ( 3082 )
37 黄 擎
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批评''现象及反思

源于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批评”开启了以阐释核心术语来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视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给日趋程式化和成见化的文学研究以极大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写作现象。“关键词批评”在批评实践层面有了不少新变与推进: 不再仅以对关键词的词源学追溯为批评中心,而是以关键词在批评实践中的衍生为考察重心,以期有益于文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表现出注重紧密联系文学文本进行批评实践的趋向;编撰体例有所突破,文论性得以进一步彰显。这些都昭示了“关键词批评”发展的新路向,也显现了其在新时代语境中的勃然生机和研究实绩。我们在充分认识“关键词批评”理论价值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理论“陷阱”与实践误区,避免政治视角从“一维”成为“唯一”,谨防关键词的霸权化和快餐化。

2011 Vol. 41 (4): 37-45 [摘要] ( 6742 ) [HTML 1KB] [PDF 1170KB] ( 6742 )
46 胡可先 武晓红
“蹙金”考:一个唐五代诗词名物的文化史解读
唐五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蹙金”这一织绣名物,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五件蹙金绣是这一常见诗词名物的实物印证,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佛教意涵。“蹙金”是用捻紧的金线以制成皱纹状织品的一种刺绣工艺,蹙金绣是质地最密、形态最美的一种绣品。这种绣品在唐五代成为皇帝后妃、诸王公主等皇室帝胄和衣冠贵族喜欢服用的生活和装饰用品,故诗人经常用以表现贵族社会和人物的生活情状。因“蹙金”优于“盘金”、“缕金”和“贴金”,在诗词中的表现作用也就有所不同。这一特殊的诗词名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史内涵。
2011 Vol. 41 (4): 46-55 [摘要] ( 3939 ) [HTML 1KB] [PDF 2982KB] ( 3939 )
56 王德华
《诗经》中的南土诗歌与毛传郑笺的文化指向
《诗经》时代的中国、四方观念反映了周朝居天下之正中以统治四方的地缘政治思维,这种思维也反映在《诗经》中。对《诗经》时代南土疆域的认知,是将陈风视为南土诗歌代表的重要依据。毛郑对二南地域的阐释是《诗经》时代文王德化天下政治记忆的延续,反映了北方文化的中心思想;对《诗经》无楚风的解释以及对陈风作为南土诗歌代表的忽略,反映了毛郑的南土观已经偏离了《诗经》时代对南土疆域的认知以及毛郑夷夏之别的地域政治思维。
2011 Vol. 41 (4): 56-65 [摘要] ( 4530 ) [HTML 1KB] [PDF 1199KB] ( 4530 )
66 张节末 王 莹
《周易》卦爻辞非歌谣考

在《周易》原初的占筮语境中,筮法的控制使卦爻辞与卦爻象一一对应,不存在叙事主体以及完整的叙事结构,因而卦爻辞绝非歌谣式的叙事。卦爻辞和歌谣的异质性决定了两者迥异的传播特征。两者的专名“繇”与“谣”在先秦不相混用。目前学界根据卦爻辞与歌谣形式上的相近,普遍将卦爻辞定性为歌谣,并尊之为中国诗歌先导,其探求思路的合理性或值得商榷。

2011 Vol. 41 (4): 66-76 [摘要] ( 4799 ) [HTML 1KB] [PDF 1218KB] ( 4799 )
77 肖朗 张秀坤
王云五与近代教育出版家的主体意识----以《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为考察中心

近代教育出版(特别是教科书的出版)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也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出版机构和最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掌舵长达25年的著名教育出版家王云五,一生从未停止过对商务印书馆的教育出版活动及事业的反思与总结,并在一系列论著的基础上形成了《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这一集大成之作。《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试图从教育出版的独特视角来展现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的互动关系,其突出特点是始终不忘强调近代出版业自身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而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以作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教育出版家的主体意识,也为后人考察和认识出版与教育的内在关联及其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而生动的个案。

2011 Vol. 41 (4): 77-89 [摘要] ( 3910 ) [HTML 1KB] [PDF 1212KB] ( 3910 )
90 陈健梅
从汉中东三郡的政区建置看魏国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实现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平定张鲁、据有汉中,随即按照山川形便将汉中分置为四郡,相对于汉中盆地所在的汉中郡,位于东部西康盆地和鄂西山地的三郡被称为东三郡。在魏、蜀对汉中的争夺中,东三郡一度随汉中入蜀,又因孟达叛蜀而再度入魏,此后一直为魏所据。东三郡僻处秦巴山地,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其战略地位并不突出,但作为同时邻近蜀、吴两个敌人的边境区域,东三郡又非无足轻重,孟达的反复更加剧了东三郡的复杂形势。魏国在东三郡频繁的政区建置及其在行政区划史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区域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实现。

2011 Vol. 41 (4): 90-97 [摘要] ( 4453 ) [HTML 1KB] [PDF 1292KB] ( 4453 )
98 张 冉 [澳]凯莉·瑞德佛恩 [澳]珍妮·格林
非营利部门员工从业动机研究: 利他主义的反思

作为一个宗旨驱动型组织,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其员工来提供服务并满足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需求。然而,基于何种动机个体才会选择到非营利组织而不是营利或公共组织从业呢?对此问题的理解要比非营利组织为了从数量和质量上招募到理想员工而采取何种竞争战略更为优先。与营利部门和公共部门不同,非营利部门有其独特的员工及其服务动机谱系,利他主义也只能代表非营利部门的其中一面。相对于诸多学者所使用的“内因—外因”传统两分法分析框架,从员工在非营利部门从业的服务约束性(积极性/被动性)和服务导向性(利他性/利己性)维度构建的非营利部门员工从业动机矩阵将员工从业动机分为四种类型,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员工显性从业选择行为下实际的隐性需求,并可成为未来实证分析的基础。

2011 Vol. 41 (4): 98-109 [摘要] ( 5294 ) [HTML 1KB] [PDF 1205KB] ( 5294 )
110 魏 江 刘 洋 赵江琦
专业服务业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高服务绩效已经成为专业服务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基于组织知识创造理论,整合社会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可以建构出桥接个体知识编码化和组织知识编码化的专业服务业知识管理机制模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327家专业服务企业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个体知识编码化(个体知识结构化和个体知识显性化)对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组织知识编码化(组织知识结构化和组织知识显性化)对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个体知识编码化和组织知识编码化交互项对服务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不仅拓展了知识创造理论,还深化了专业服务业知识管理研究。

2011 Vol. 41 (4): 110-118 [摘要] ( 4482 ) [HTML 1KB] [PDF 1286KB] ( 4482 )
119 张学军
论美国农业经销合作社规范的演变及其启示

美国农业经销合作社规范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经销合作社规范、新一代合作社规范、有限的合作社规范。传统农业经销合作社规范是由农民增强讨价还价力量的客观需要与股份公司这种组织方式之间的矛盾催生的。新一代合作社规范是由农民进驻食品加工环节的客观需要与传统经销合作社的束缚之间的矛盾催生的。有限的合作社规范是由农民借助“外面的资本”进驻食品加工环节的客观需要与传统经销合作社制度之间的矛盾催生的。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具有浓厚的向现实妥协的特征。从立法论来看,共同销售型的纯粹农民经销专业合作社应借鉴美国传统农业经销合作社规范,共同加工型的纯粹农民经销专业合作社可借鉴美国新一代合作社政策,混合农民经销专业合作社应借鉴有限合作社的制度。

2011 Vol. 41 (4): 119-132 [摘要] ( 4967 ) [HTML 1KB] [PDF 1242KB] ( 4967 )
134 项继权 操家齐
困局与突围:我国农户金融供需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抽样调查的分析

基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农民的抽样调查,对当前农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状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 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农民的金融行为日趋多样化;农民的金融需求旺盛,以小额贷款为主,应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较慢,信用社仍担当金融服务的主角;农村金融服务仍有空缺,应加快农村金融网点的全覆盖,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积极稳妥地探索住房、林地和土地抵押融资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2011 Vol. 41 (4): 134-143 [摘要] ( 4271 ) [HTML 1KB] [PDF 1264KB] ( 4271 )
144 刘慧梅
休闲价值观与世界一流大学

广义的休闲价值观是指休闲本身的价值、休闲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尤其指休闲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世界一流师资并拥有自由精神等特征的大学。休闲与学校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期,休闲是人生的重要目的,也是教育的目的,休闲与学校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休闲的价值和地位也经过了曲折起伏的过程,休闲与学校的关系也需要重新梳理。近代休闲具备的自由、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等特征仍使之与学校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有密切关系,休闲理念和价值观也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1 Vol. 41 (4): 144-152 [摘要] ( 5734 ) [HTML 1KB] [PDF 1174KB] ( 5734 )
153 何晓星
双重合约论----基于对外部性的新解释

外部性的新定义是:没有参与订立特定相关合约的其他人所给予上述合约订立人的影响。上述订立的特定相关合约就是内部合约。所谓影响或某种控制,都是经过一致同意达成合约实现的。上述“其他人”不参加内部合约从而不受它控制,但对内部合约订立人产生影响,必定是同内部合约订立人达成了另外的合约即外部合约。上述内外合约组合成双重合约,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在拥有完全退出权的条件下,所有合约包括内外合约,都是每个参与人通过收益成本计算而一致同意达成的,其中包括为降低决策成本而一致同意采取各种授权方式达成的合约。内外合约的联系即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中外部合约作为外部选择点,由于条件的不同,或是可以保障内部合约的达成与稳定,或是可以替代内部合约参与人使其退出并改变内部合约。但上述退出权的实现取决于退出效用是否不小于退出成本。公共选择、合作博弈、讨价还价和一般均衡等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双重合约。

2011 Vol. 41 (4): 153-165 [摘要] ( 4608 ) [HTML 1KB] [PDF 1441KB] ( 4608 )
166 刘志明
金融危机凸显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种发展模式面临困境与挑战的问题日益凸显。庞大的债务、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过度自由放任和过度消费使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高失业率和巨大的福利负担等使莱茵模式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缺乏竞争优势;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日渐面临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难以为继等诸多“根本性困难”;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巨额外债、储蓄率过低和私人投资率较低而明显开始“不再适应”。在后危机时代,各国调整、完善甚至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2011 Vol. 41 (4): 166-173 [摘要] ( 4640 ) [HTML 1KB] [PDF 1164KB] ( 4640 )
174 陈 劲项杨雪 金 鑫
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联动性及形成过程研究

如何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联动效应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基于技术创新、产业联动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的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联动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对科学地评价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联动性的强弱。而从评价结果来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后着力点可适当地考虑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再到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同时,在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过程研究中发现,国家需求、产业创新和经济联动是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过程的三大要素,其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于产业创新过程中,包括政策系统、市场系统和技术系统,因此,发展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关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问题。

2011 Vol. 41 (4): 174-183 [摘要] ( 4698 ) [HTML 1KB] [PDF 1480KB] ( 4698 )
184 胡铭 [美]梁斌
网络庭审直播视野中的刑事审判——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媒体力量的日益强大,网络庭审直播成为刑事案件审判中的一道新风景。网络庭审直播能在中国刑事审判透明度还不高的情况下,为分析刑事审判模式提供重要的素材。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参与调查人对这一新型审判公开方式表示肯定,同时,不少参与调查人指出了网络庭审直播的缺陷,如案件过于简单、走过场的成分较多等。通过规范启动程序、遴选标准、具体规则等,可以完善网络庭审直播。调查从一个侧面显示,控辩平等对抗、证人出庭作证、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等是中国当前刑事审判模式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2011 Vol. 41 (4): 184-195 [摘要] ( 2956 ) [HTML 1KB] [PDF 1188KB] ( 2956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