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55卷 8期
刊出日期 2025-09-22

法学研究
文学研究
管理学研究
历史学研究
休闲学研究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走向与变革
数字经济研究
汉语史与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字研究
艺术与考古研究
法学研究
1
2025年第八期目录
2025 Vol. 55 (8): 1-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1193KB] ( 29 )
135 吴晓丹
数据国际治理:人权、安全和主权的耦合与差序 Hot!
规制数据跨境流动不单是数字贸易话题,更是数据国际法治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重要组成。不完善、不合理的差异化、碎片化规则导致跨境数据流动面临诸多障碍,国际摩擦纷争不断,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在人权、安全和主权的概念内涵、关联关系以及有关价值取向、治理理念和规制方法上存在差异、竞争甚至对抗。因此,只有整体性思考人权、安全和主权在国际和国内层面的耦合关系,确立回应数据治理特殊需求和富有弹性的差异性秩序,方能构建协调、统一的全球数据治理框架。对中国而言,须击破美欧有关人权、主权、安全的双重标准和偏颇叙事,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以多元均衡的中国方案推进人权、安全和主权的耦合关联以及数据国际治理的差序构建。
2025 Vol. 55 (8): 135-150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796KB] ( 28 )
151 宁势强
特定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洗钱罪保护法益之单一化重构 Hot!
自洗钱行为纳入洗钱罪后,有必要重新检讨洗钱罪的保护法益。理论界以往将司法活动秩序作为洗钱罪保护法益的观点,会使得洗钱罪的保护法益失之过宽,反而无法应对自洗钱现象。而将洗钱罪的保护法益狭隘地界定为金融管理秩序的观点,会使得洗钱罪的保护法益失之过窄,难以应对日益多发的利用非金融系统进行洗钱的行为。洗钱罪不是复杂客体的犯罪,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之间是想象竞合而非法条竞合关系,司法活动秩序不是洗钱罪的保护法益。洗钱罪的保护法益应是与商品、金钱交易相关的特定业务系统的稳定性。较之抽象的秩序,特定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更加具有经验上的实在性,契合洗钱罪保护法益的本质特征。
2025 Vol. 55 (8): 151-165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825KB] ( 18 )
数字经济研究
5 高静, 李丹, 陈峰, 冯浩
人工智能技术与县域收入不平等:“抑制剂”还是“加速器”? Hot!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县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日益显著。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均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关系,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剧了县域收入不平等。机理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水平、人口流动等路径影响收入不平等,且双创活跃度能够发挥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对县域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影响因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县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拓展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推动县域共同富裕。上述研究结论为中国县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构建包容性发展路径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2025 Vol. 55 (8): 5-26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1120KB] ( 31 )
27 徐晓慧, 陈晓诗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去库存效应:理论与实证 Hot!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库存管理的影响机制亟待深入探讨。基于经济订货量(EOQ)模型,构建库存管理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可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驱动、智能预测和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了需求不确定性,缩短并稳定提前期,从而优化库存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数据要素生成与获取能力较强、信息共享意愿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去库存效应更为显著;而在数据流通受限、社会网络地位较低或客户距离较远的企业中,该效应则相对较弱。上述结论为企业优化库存管理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也为政府制定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 Vol. 55 (8): 27-47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1852KB] ( 28 )
汉语史与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字研究
48 邵斌, 陈泽南, 王贵
现代汉语动名兼类现象的百年历时演变 Hot!
此前对汉语动名词类范畴演变的研究初步指出,现代汉语的名词类在扩大,但这一假设缺乏有力的实证证据。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借助自建的一亿字现代汉语历时语料库对现代汉语动名兼类现象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动名词类范畴在百年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现代汉语动名词类范畴边界渗透性总体显著上升,动名范畴边界越来越柔性,其直接动因是动词转名词用法的增加,这从历时视角为当前学界的汉语动名兼类分歧提供了实证的解决方案。从基于使用的视角来看,词类可视为动态的自适应系统,个体词词类的临时创新用法经过反复使用逐渐固化和规约化,最终成为社群语言系统中稳定的概括词词类用法。
2025 Vol. 55 (8): 48-62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2080KB] ( 31 )
艺术与考古研究
63 王小松, 王鲸超, 李子儒, 黄腾宇, 陈晓皎
唐宋绘画的色彩复原规律探索 Hot!
唐宋绘画的色彩复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展示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色彩复原方法各有局限,以主观知识为指导的修复方法相对耗时且在操作上可逆性较弱,以客观数据为指导的修复方法在结果稳定性和成品评估上仍有待完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完全无偏差的复原尚难实现,但唐宋绘画色彩复原仍呈现出可供总结与探寻的规律。以珍贵的《罗汉洗濯图》复原前后图像为材料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未复原画作与已复原画作之间的色彩差值并非一个恒定值,未复原画作与已复原画作之间对应位置的色彩数值具有相关关系,但对应位置复原后的色彩数值不能直接通过计算得到,因此我们无法建立准确的唐宋绘画色彩复原数学模型,相关数据与结果可用于现有复原方法的改进。未来可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色彩复原数据库来改进现有模型,在应用层面上,可通过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色彩自动复原系统,构建高效、标准化的复原流程。
2025 Vol. 55 (8): 63-73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6486KB] ( 25 )
管理学研究
74 黄灿, 刘国桥, 苏钟海, 傅瑶
数字赋能平台生态系统知识产权治理机制研究 Hot!
平台生态系统是知识产权治理的新场景,平台企业数字赋能平台生态系统知识产权治理超越了以往知识产权治理研究主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的范畴,拓展了上游知识产权创造(确权)治理和下游知识产权应用(用权)治理的内涵,是全链条知识产权治理的概念。平台企业凭借其数字平台在数据化、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优势进行数字确权、智能维权和生态用权,实现了知识产权治理的授权经济性、维权时效性和用权便捷性。
2025 Vol. 55 (8): 74-92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1253KB] ( 27 )
文学研究
93 孙福轩, 王倩龄
“文”义之争与章太炎、刘师培的辞赋批评 Hot!
章太炎、刘师培在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两者关于文学的论说已成为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学者对其经史、小学和文学思想(含辞赋批评)多有评骘,但不可否认的是,出于“文”义之理解的文学批评似稍显不足。章、刘对文学的见解往往建基于其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之上,“文”和“质”的区分是两者的根本差异。正是对“文”义的不同理解,甚至说根本差异,才最终形成两者文学(辞赋)批评的不同路向。无论是诗骚及纵横家的起源,还是宗尚的魏晋与六朝,抑或是对具体辞赋作品批评表现出来的审美差异,都应该由这一根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体现出清季民国赋论对古典赋论的继承,以小学为根基构建文学批评体系的现代意识,同时又吸收征实求是的现代学术精神,对当下的辞赋批评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学术价值。
2025 Vol. 55 (8): 93-105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1169KB] ( 30 )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走向与变革
106 张晓洁, 杨程越
生涯阻碍知觉对研究生抑郁倾向的影响研究 Hot!
在高等教育就业选择多元化与灵活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于此进程中遭遇的生涯阻碍知觉与相应心理困境是研究生实现长期生涯发展的难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生涯阻碍知觉的三种来源,即低自我效能感、低未来发展预期与低学校专业环境助力,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生产生抑郁倾向的概率,影响效应在不同培养类型、学科与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导师指导与同侪支持在生涯阻碍知觉对研究生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尤其当学校与专业环境助力较少时,导师指导与同侪支持将有效削弱生涯阻碍知觉对研究生抑郁倾向的影响。
2025 Vol. 55 (8): 106-119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804KB] ( 20 )
休闲学研究
120 刘晓丽, 张海霞
从空间到场景:艺术赋能中小城市休闲文化空间创新机制分析 Hot!
中小城市作为连接大城市与乡村的枢纽,承担着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功能,其休闲文化空间不仅关乎城市活力与居民福祉,也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小城市休闲文化空间普遍面临功能趋同、文化表达贫乏与情感缺失等转型困境。基于场景理论视角,艺术被视为推动休闲文化空间场景化转化的重要驱动力。德国明斯特雕塑项目与中国乌镇戏剧节的对比分析显示,艺术赋能可通过三重机制激发空间潜能,即以在地文化转化机制激活空间原真性、以东方叙事美学机制构建沉浸式场景,以及以共建共享机制增强文化认同。上述机制表明,中小城市可通过艺术赋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当代表达,重构兼具文化深度与精神向度的中国中小城市休闲文化空间自主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2025 Vol. 55 (8): 120-134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809KB] ( 25 )
历史学研究
166 范静静
被顾颉刚选择的刘歆造伪说及其当下审视 Hot!
刘歆造伪说是顾颉刚疑古辨伪思想的重要基石。此说虽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始得到系统论证,但自宋代以来诸多辨伪学者均持此说,这是因为在无从得见先秦简帛古书真实样态的刻本文献时代,刘歆造伪说的诞生具有学术与历史的双重合理性。当顾颉刚在20世纪前半叶从事古书考辨时,其仍处于刻本文献的延长线上,因此其对刘歆造伪说的坚持也是受制于学术内在理路的必然结果,而非其认可今文经说的标志。虽然顾颉刚认同此说与其认可康有为在论证此说时所使用的班马异同法密不可分,但更根本的原因是顾颉刚受到了当时新史学的影响。顾颉刚借由刘歆造伪说引发了学界对两汉之际文献整理的关注,进而促成了中国史学研究从历史本体论向历史知识论的转换。
2025 Vol. 55 (8): 166-176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741KB] ( 21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