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整期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0-0.  
摘要( 167 )     PDF(76763KB)( 116 )
生物科学与技术
微流芯片表面生物改性用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检测   收藏
陈婧,何宏燕,刘昌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391-39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8.071
摘要( 619 )   HTML( 20 )     PDF(3802KB)( 231 )

为了开发一种快速、特异、精准的基于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筛选合适的用于rhBMP-2的特异抗体,并基于调控抗体的特异性方向的策略,采用等离子体-蛋白A方法对高分子微流芯片的检测微流道孔进行修饰,以评价抗体蛋白在微流芯片表面的吸附效率以及最终的检测信号强度。结果表明:用等离子体处理微流道后,蛋白A和筛选的抗体成功包埋到微流芯片的检测孔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功率越高,抗体的吸附效果越好;当等离子体功率为100 W、处理时间为30 s时,第1抗体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后的微流孔可以有效地检测rhBMP-2质量浓度,在0~2 000 pg/mL范围内,rhBMP-2的质量浓度与荧光平均密度呈线性相关,而传统96孔ELISA法的线性区间范围是0~250 pg/mL。与传统ELISA法的试剂用量(600 μL/样品)相比,微流芯片-ELISA方法试剂用量减少约97.3%。可见,本文开发的微流芯片表面改性技术具备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及环境检测的潜力。

盐胁迫培养下季也蒙毕赤酵母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收藏
曹璇,郑晓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00-40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9.091
摘要( 556 )   HTML( 15 )     PDF(2484KB)( 263 )

在本实验室从海南省西沙群岛海沙里分离出1株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并证实该酵母菌株有较好的耐盐性,在12% NaCl胁迫培养条件下仍可生长的基础上,本文通过Illumina H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盐胁迫培养与非盐胁迫培养24 h的M. guilliermondii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结果表明:2组样品共有 1 027个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58个基因表达上调,569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注释发现,经盐胁迫处理后M. guilliermondii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过程分类中,其中核苷酸代谢、糖代谢及辅酶代谢基因产生较大差异。对差异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部分富集通路都与细胞分裂和代谢有关,与GO富集结果相对应。上述结果可以为盐胁迫培养对M. guilliermondii的生长影响及进一步的生物学探究提供科学依据。

园艺学
紫玉兰MlSOC1基因亚细胞定位及花芽分化时期的表达分析   收藏
宣铃娟,程少禹,戴梦怡,王卓为,申亚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07-41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9.291
摘要( 529 )   HTML( 19 )     PDF(8795KB)( 249 )

为了探究SOC1基因在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成花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景宁木兰转录组数据(NCBI数据库编号:SRP129819)进行筛选,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2个SO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运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这2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分析这2个基因在紫玉兰不同花芽分化期的表达模式。将获得的2个SOC1基因分别命名为MlSOC1-1MlSOC1-2,其中:MlSOC1-1长度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MlSOC1-2长度为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2个SOC1基因都具有保守的SOC1基序,属于SOC1/TM3亚家族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lSOC1-1与皱叶木兰(Magnolia praecocissima)中的SOC1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而MlSOC1-2与北美木兰(M. virginiana)中的SOC1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2个基因都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的遗传距离最近。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发现,MlSOC1-1MlSOC1-2都被定位于细胞核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lSOC1-1MlSOC1-2基因相比,前者除了参与紫玉兰芽的成花转变外,还有可能对紫玉兰花器官合成有一定作用。通过对紫玉兰2个MlSOC1基因的研究,发现2个MlSOC1基因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MlSOC1基因在紫玉兰成花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蓝莓根毛缺失的机制及内生菌根真菌的促生作用   收藏
尤式备,徐佳慧,郭怡文,廖芳蕾,杨莉,陈文荣,郭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17-42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10.241
摘要( 752 )   HTML( 14 )     PDF(3646KB)( 311 )

为探究蓝莓根毛缺失机制,以‘布里吉塔’蓝莓根系为材料,对6个根毛发生关键基因进行分离鉴定;同时,为筛选蓝莓促生内生菌根真菌并研究其促生机制,从地栽‘夏普蓝’和‘奥尼尔’蓝莓根系中分离并纯化了12株蓝莓内生菌根真菌,并回接到‘海岸’蓝莓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根毛发生负调控基因GL2WERTTG均有表达,而正调控基因TRYCPCETC1未见表达,这可能是蓝莓根毛缺失的主要原因。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主要来自于镰刀菌属(Fusarium)、踝节菌属(Talaromyces)、赤霉属(Gibberell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中:A1、A4、X2及X22真菌接种显著促进了蓝莓株高增长;同时,A1、A4和X22接种显著提高了蓝莓的根系活力;A4、X2和X22接种对根际的酸化效果显著。对根际栽培基质及叶片中磷素含量分析表明,A4、X22处理组叶片总磷含量显著提高,而根际栽培基质中速效磷含量并未见降低,推断A4、X22形成的菌根可促进磷元素有效化。此外,在X22分泌物中检测到维生素B2的存在,而维生素B2与植物生长及抗逆性有关,暗示维生素B2的分泌或是杜鹃花类菌根的另一促生机制。

干旱绿洲区富士苹果树干边材茎流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马文涛,程平,李宏,张志刚,武胜利,赵明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28-44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10.281
摘要( 388 )   HTML( 12 )     PDF(1725KB)( 199 )

为明确干旱绿洲区苹果园蒸腾耗水规律及环境因子对果树生长的驱动机制,确定水分承载力,从而为科学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热扩散探针(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 TDP)茎流计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富士(长富2号)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树干茎流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茎流速率日变化在夏秋季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在春季主要呈单峰型曲线。昼夜茎流差异显著,夜间茎流变化稳定,主要集中在日落后到次日00:30时间段内,夜间茎流量占比为9月>5月>8月>7月>6月,其中9月茎流量占比为10.28%,6月仅占1.06%。不同季节间茎流速率差异显著,夏季树干茎流启动早,停止晚,茎流速率大。瞬时尺度下树干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影响树干茎流速率瞬时尺度下的关键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日均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P>0.05),影响日尺度下树干茎流变化的关键因子是水汽压差、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新疆阿克苏地区夏季7月果树受太阳辐射、水汽压差、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影响,果园蒸腾耗水量大,应及时补充灌水。

不同光源处理对栀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化成分的影响   收藏
张亚芬,杨晖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41-44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20.02.011
摘要( 407 )   HTML( 7 )     PDF(1306KB)( 258 )

以2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和荧光灯为光源,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探讨3种光源处理对栀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光源显著增加了栀子叶片的叶绿素指数和氮平衡指数,但3种光源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红蓝光质比最大(4.4)的LED-2照射下,栀子叶片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在具有最低的红蓝光质比(0.8)和最高的绿光占比(0.41)荧光灯照射下,栀子叶中类黄酮指数最高;而在蓝光比例较高的LED-1照射下,栀子叶生化成分含量及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较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发适合栀子生长的LED灯时,应适当增加部分绿光及远红光,降低红光与远红光比值,以促进栀子叶中类黄酮、多酚、游离氨基酸等功能成分的积累。

食品科学
3种方法吸附绿茶、黄茶与白茶香气成分的比较   收藏
陈娇娇,鲁成银,王国庆,陈利燕,梁慧玲,张颖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49-45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9.191
摘要( 489 )   HTML( 11 )     PDF(1272KB)( 232 )

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法,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顶空搅拌子吸附萃取(headspace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HS-SBSE)、Tenax TA 3种方法吸附绿茶、黄茶与白茶香气成分的特点与规律,分析3种方法对供试的9个茶样香气成分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茶水比、平衡时间、萃取温度、吸附时间下,Tenax TA的吸附量最高,HS-SBSE其次,HS-SPME最低;HS-SPME与HS-SBSE对茶叶香气成分中的烯类物质和低水溶性物质有良好的富集能力;Tenax TA对醛类物质的富集效果更好,能捕集到部分易溶于水和极易挥发类物质。此外,HS-SPME和HS-SBSE吸附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顺-己酸-3-己烯酯等长C链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Tenax TA(P<0.05),而2-甲基丁醛和1-戊烯-3-醇等短C链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Tenax TA(P<0.05)。考虑到HS-SPME与HS-SBSE吸附时存在一定的竞争效应,因此,Tenax TA吸附结果在反映香气化合物组成上更具真实性。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浙江安息香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收藏
吴霖东,李婷婷,傅国林,吴初平,余裕龙,王志高,盛卫星,朱锦茹,江波,焦洁洁,文香英,袁位高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59-47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8.263
摘要( 443 )   HTML( 5 )     PDF(2533KB)( 302 )

通过对分布于浙江省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的浙江省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浙江安息香(Styrax zhejiangensis)所在群落进行实地调查,采用Levins、Shannon、Pianka公式对浙江安息香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 AC)、共同出现百分率(percentage of co-occurrence, PC)进行种间联结性分析,为浙江安息香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浙江安息香的重要值为10.74%,位居灌木层物种第3位,是所在群落灌木层的优势种群之一。2)浙江安息香的Levins和Shannon 2种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分别为6.557和1.977。3)与浙江安息香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是柃木(Eurya japonica),说明浙江安息香与柃木具有相似的环境要求,但其之间有负联结倾向,说明二者在利用环境营养空间上会产生竞争并争夺资源。本研究认为,浙江安息香在其生长的阴湿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反映出该种群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浙江安息香与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柃木、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和冬青(Ilex chinensis)等产生资源竞争,是造成浙江安息香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安息香的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评价   收藏
杜莹,金水虎,魏子璐,李晓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75-48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7.171
摘要( 471 )   HTML( 3 )     PDF(1231KB)( 261 )

2018年4—12月,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芳香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dl.)等经济植物为代表,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芳香植物75科180属238种,占中国芳香植物总数的29.75%。其中,裸子植物5科9属9种,被子植物70科171属229种,被子植物中又以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238种芳香植物中,芳香部位以叶、花、果实和全草占主要优势。随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238种芳香植物进行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以芳香植物园林应用价值为目标,从芳香性、观赏价值、利用潜力和生物学特征等筛选出18个评价指标,建立模型。根据综合评价值将所有芳香植物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综合评价值>4.0),园林应用价值高的种类9个;Ⅱ级(>3.3~4.0),园林应用价值较高的种类64个;Ⅲ级(3.0~3.3),园林应用价值一般的种类73个;Ⅳ级(<3.0),园林应用价值较低的种类92个。从研究结果来看,该评价体系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为芳香植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叶附生苔类植物记述   收藏
杜晓孟,郑钢,方逸文,季梦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84-4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8.281
摘要( 487 )   HTML( 3 )     PDF(1574KB)( 232 )

通过野外调查,运用经典分类方法和文献考证,发现并报道产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1科2属2种,即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的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和拟疣鳞苔(Cololejeunea raduliloba),其中尖叶薄鳞苔为杭州苔藓植物新记录种。本文对2种叶附生苔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要描述,并就其分布与生境特点进行了讨论。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国城市建成区内首个被记录有叶附生苔的地区,该发现对杭州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正向指示作用,亦为浙江乃至我国东部地区叶附生苔的种类、生境及分布规律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浙江省舟山市温室养殖池塘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环境变化   收藏
陆羚子,李云梦,王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489-49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8.301
摘要( 424 )   HTML( 4 )     PDF(1476KB)( 209 )

2017年8月16日至10月30日,按15 d间隔周期对浙江省舟山市6口温室池塘内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浮游植物群落和理化环境变化进行观测,旨在为优化对虾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虾体长(L/cm)和体质量(m/g)与养殖时间(t/d)的关系分别满足回归方程L=0.744 9×t0.594 6m=0.004 2×t1.823 7。池塘内水温和pH随时间延长呈下降的趋势。放养虾苗15 d后池塘内活性磷酸盐和总磷含量明显升高;30 d后氨态氮、总氮和5日生化需氧量明显升高,总碱度趋于下降;45 d后化学需氧量明显增加,溶解氧趋于下降。池塘内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绿藻、蓝藻、硅藻和裸藻门的种类。放养虾苗后30 d内叶绿素a含量逐渐升高,之后逐渐降低。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增长速率与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叶绿素a含量及化学需氧量和5日生化需氧量呈正相关,与水温、溶解氧值、pH和总碱度呈负相关。根据上述结果,初步认为水温、溶解氧、pH和总碱度可能是限制舟山温室养殖池塘内凡纳滨对虾生长的环境因子。夏季高温可导致对虾生长缓慢,而维持pH稳定应是池塘水质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农业工程
环境温湿度及测量部位对奶牛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影响   收藏
何金成,张鲜,李素青,甘乾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500-50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09.031
摘要( 626 )   HTML( 3 )     PDF(1787KB)( 383 )

通过现场测量,研究环境温湿度对奶牛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温度的影响,以及使用局部体表红外热成像温度替代体内(直肠)温度测量的方法。试验在-1~36 ℃环境温度下,测量并获得了171头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奶牛的表皮、眼部、鼻镜的IRT温度。结果表明,IRT温度的标准差随环境温度增加而降低,环境温度、湿度对IRT温度有显著影响(P<0.000 1)。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奶牛的眼部、鼻镜、表皮的IRT温度与直肠温度相关性显著(P<0.000 1),回归系数R2分别为0.494 0、0.328 0、0.273 1,标准误分别为0.17、0.19、0.20 ℃。将环境温度(T)值按T≤10 ℃、10 ℃<T≤26 ℃、T>26 ℃分成3段后进行回归分析,拟合优度R2显著高于未分段数据。综上所述,环境温度对IRT温度测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建议分段计算环境温度对IRT温度的影响系数,以提高IRT温度测量精度;眼部、鼻镜、表皮的IRT温度都可以指示体内温度,但是眼部IRT温度最接近奶牛体内(直肠)温度。

田间管理机路径跟踪系统设计及试验   收藏
黄腾达,蒋蘋,胡文武,肖菲菲,吴帆,刘展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 509-5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9.11.021
摘要( 526 )   HTML( 2 )     PDF(3116KB)( 316 )

为了解决田间管理机前轮转向时内轮差造成的农作物损失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轮转向田间管理机的路径跟踪算法。以3WPZ-750田间管理机样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路径跟踪控制系统,阐述了该田间管理机转向支腿机械结构设计和自动液压转向系统原理,概述了在原有控制系统基础上路径跟踪上位机控制系统的技术路线;基于四轮转向模型,进行纯追踪算法车轮转向角控制研究;基于微软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编写了路径跟踪控制界面;并分别于水泥路面和南方水田环境下进行直线路径跟踪试验与曲线路径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0.5 m/s的车速下,田间管理机在水泥路面上的路径跟踪误差均值为6.92 cm,标准差为4.84 cm;定曲率曲线路径跟踪误差均值为12.49 cm,标准差为9.16 cm。在0.2 m/s车速下,在南方水田环境下的路径跟踪误差均值为2.25 cm,标准差为1.35 cm;定曲率曲线路径跟踪误差均值为8.72 cm,标准差为5.59 cm。说明本研究设计的路径跟踪系统能够满足田间管理机行驶以及田间作业需要,为农业机械自动驾驶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