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李晓明教授团队发现吗啡成瘾治疗的新通路靶点
          2019年1月10日《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李晓明教授团队题为“Rostral and caudal ventral tegmental area GABAergic inputs to different dorsal raphe neurons participate in opioid dependence”的研究论文(https://linkinghub. elsevier. com/retrieve/pii/S0896627318310882)。该研究发现腹侧被盖区到中缝背核存在两条平行的抑制性通路:一条是头端腹侧被盖区(rostral VTA,rVTA)到中缝背核的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另一条是尾端腹侧被盖区(caudal VTA,cVTA)到中缝背核的五羟色胺能神经元。前一条通路特异性参与吗啡成瘾,激活后可以显著降低对吗啡的耐受和成瘾,但不影响吗啡的镇痛效果。这些研究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脑中这两个脑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而且为阿片类物质成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进一步为临床上吗啡镇痛的长期应用提供了可能。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逆向追踪病毒示踪方法在全脑范围内追踪支配DRN五羟色胺、GABA能神经元的输入细胞,结果表明头、尾端腹侧被盖区的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分别投射到中缝背核的两群不同的神经元,并且头端腹侧被盖区GABA能神经元主要支配中缝背核GABA能神经元,尾端腹侧被盖区则主要投射到中缝背核的五羟色胺能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和脑片电生理等实验技术发现,头端腹侧被盖区到中缝背核的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上,特异性地表达吗啡受体,吗啡通过与吗啡受体的结合抑制该条通路,并增强吗啡的奖赏记忆。药理学实验发现,反复注射吗啡的同时激活这条通路,可以降低因吗啡注射而产生的欣快感、阻塞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好,但不影响吗啡产生的运动敏化和镇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吗啡反复注射产生的耐受。如果能在不影响其镇痛效果的同时,阻断吗啡的成瘾性,将会大大提高吗啡的应用价值。
        博士研究生李玥、硕士研究生李春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等资助。
发布日期:2019-02-25 浏览: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