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胡海岚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同期发表两篇论文阐明快速抗抑郁分子作用机制
      2018年2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同期发表两篇研究论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近年来,科学界注意到,低剂量的氯胺酮会产生快速抗抑郁的效果,起效时间在1 h以内,并且可以在70%以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发挥作用。胡海岚教授团队在“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https://doi.org/10.1038/nature25509)一文中首次揭示了外侧缰核的一种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
      正常小鼠的放电模式是单次放电,而抑郁症小鼠呈现出了更多的簇状放电行为,就像霰弹枪变成了机关枪,密集高效地射出子弹,发送的信息变得非常高效。这种放大的信号强化了外侧缰核对“奖励中心”的抑制,让小鼠感受不到快乐,产生了抑郁。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依赖于大脑中最主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而氯胺酮是NMDAR的阻断剂。阻断NMDAR发挥作用,也就完全阻断了外侧缰核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让我们能够重新感知快乐。研究人员利用脑片电生理和数学建模的方法证明,位于外侧缰核的另一个离子通道——T型钙通道对神经簇状放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Astroglial Kir4.1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https://doi.org/10.1038/nature25752)一文中,研究人员发现,当星形胶质细胞中钾离子通道Kir4.1高表达时,神经元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离子会被加速清除,导致神经元超极化,进而诱发簇状放电。因此钾离子通道的高表达与抑郁症形成也有因果关系。
      论文研究工作主要由博士后崔一卉、杨艳、桑康宁和博士生董一言、倪哲一、马爽爽在胡海岚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第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团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Hugues Berry教授团队、浙江大学李月舟、沈颖、余露山教授团队均参与了研究工作。课题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资助。
发布日期:2018-02-25 浏览: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