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孙启明研究员与龚渭华教授等合作鉴定了一个新的自噬调控基因

        2017年3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孙启明研究员与龚渭华教授等合作在《细胞》系列子刊《细胞分子学》(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Pacer mediates the function of class Ⅲ PI3K and HOPS complexes in autophagosome maturation by engaging Stx17”的论文(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7276517301247)。该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脊椎生物特有的自噬调控基因,并将其命名为Pacer(proteinassociated with UVRAG as autophagy enhancer),论文阐明了Pacer在自噬溶酶体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多细胞生物自噬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自噬是基于溶酶体的胞内降解途径,对维持细胞的稳态维持有重要作用。自噬参与生物体发育、免疫反应、代谢调节、细胞凋亡和衰老等多种过程。自噬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紊乱等发生密切相关。细胞自噬在进化方面相对保守,自噬调控基因主要是从酵母遗传学筛选中发现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多细胞生物为了应对更加复杂的环境,进化出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新的自噬调控基因和新通路,但是这一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人员发现,Pacer定位在自噬膜泡上,能促进自噬小体的成熟。从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来说,Pacer能直接与PI3KC3复合物亚基之一的UVRAG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解除Rubicon(PI3KC3复合物亚基,自噬负调控因子)激活Vps34的激酶活性。而后Pacer通过与自噬膜泡上SNARE蛋白Stx17相互作用把PI3KC3和HOPS复合物亚基招募到自噬膜泡上。另一方面,Pacer能将HOPS复合物亚基特异性招募到自噬膜泡上进而促进自噬膜泡和溶酶体的融合。该研究还初步发现Pacer在肝脏脂代谢、细菌感染和错误折叠蛋白清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言之,该研究发现Pacer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的自噬调控蛋白,并阐明了自噬溶酶体成熟尚未解决的几个生物学问题。

        该研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完成。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孙启明研究员团队的程侠卫博士,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发布日期:2017-12-19 浏览: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