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浏览

电子与电气工程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1.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皇金锋,周杰,黄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58 (10): 2171-2181.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4.10.021
摘要   HTML PDF(pc) (1993KB)(106)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 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计速度,增加扰动估计能力;更改PD控制为CSMC以设计状态误差反馈律,提升PCS的系统鲁棒性;设计改进指数趋近律以抑制抖振现象. 为了证明改进ADRC策略相较于PI控制和传统ADRC的优越性,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相关实验平台. 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ADRC策略减小了PCS暂态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了PCS交流侧功率响应速度,改善了交流侧的输出电能质量.

2. 新型盘式行星永磁电机的等效动态磁网络模型
梁志文,刘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58 (10): 2182-2191.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4.10.022
摘要   HTML PDF(pc) (4241KB)(118)   

为了解决传统永磁电机低速直驱能力弱和输出单一的问题,提出新型盘式行星永磁电机. 所提电机集盘式电机与行星驱动于一体,具有空间磁场结构复杂、低速直驱和多自由度动力输出的特点. 分析所提电机的电磁性能,研究盘式转子与行星定子不均匀气隙的动态磁路模型,利用径向分环法将三维磁场模型分环为二维模型. 考虑气隙不均、定子开槽和漏磁的影响,引入不均匀气隙位置分布函数,建立所提电机的等效气隙磁阻模型和等效漏磁阻模型. 划分盘式转子和行星定子间的磁场区域,将动态磁路模型转化为时变的等效磁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电机的磁链和空载反电势. 通过有限元和样机实验验证动态磁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比三维有限元仿真,等效磁网络提高了计算效率,便于后续的结构参数分析和优化,为盘式行星永磁电机的磁场建模和分析提供了参考.

3. 噪声系数最小1.6 dB有高带外抑制的5~6 GHz射频接收前端芯片
傅海鹏,程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58 (10): 2192-2198.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4.10.023
摘要   HTML PDF(pc) (1206KB)(237)   

为了满足射频通信前端接收部分对高线性与带外信号抑制能力的要求,基于130 nm 绝缘体上硅工艺设计并实现工作在5~6 GHz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 该前端芯片由带有旁路和带外抑制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和带隙基准偏置电路等组成. 基于共源共栅结构的LNA,在输入匹配中使用LC陷波实现带外抑制;在偏置电路中,使用带隙基准电流源对LNA的偏置进行温度补偿,屏蔽电源纹波影响. 对该前端芯片进行流片加工并测试,结果表明,当工作频率为5~6 GHz时,芯片的接收增益为13.4~14.0 dB,输入与输出反射系数均小于?10 dB,频带内的最小噪声系数为1.6 dB,在工作频率内1 dB压缩点的输入功率大于?4 dBm,输入三阶交调点大于+7 dBm. 低噪声放大器在整个工作频段内无条件稳定,在2 V供电电压下电路的直流功耗为30 mW,芯片面积为0.56 mm2.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1页 共3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