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工程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
产品设计中技术创新的思维过程模型研究   收藏
黄旗明, 潘云鹤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1-4.  
摘要( 938 )   HTML( 0 )     PDF(108KB)( 1576 )
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ARIZ)分析了产品设计中技术创新的过程 ,并应用于单手把混合器的作用原理设计 ,据此建立了产品设计中技术创新思维过程模型。
加大计划投入缩短开发周期——含综合评价系统的要求清单   收藏
K.H.Beelich, E.Schneider, 陈巍, 葛中民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5-9.  
摘要( 581 )   HTML( 0 )     PDF(652KB)( 725 )
用户总是将一个产品与他的期望进行比较 ,认识和理解这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产品开发人员通过走访和专题讨论会的形式从用户或订货者那儿了解这些期望 ,对此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出精确描述的和标有刻度的要求 (额定指标 ) ,从而形成综合了一个评价系统的具体要求清单。达到的开发结果的质量作为用户满意程度可以简单明了地通过与额定指标的比较来确定。
支持顾客细分策略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收藏
凌劲如, 邓家提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10-13.  
摘要( 648 )   HTML( 0 )     PDF(182KB)( 1226 )
通过对产品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 ,提出了用户需求可表示为用户、环境及操作的函数 ,并且指出全面地获取用户需求的关键在于从用户、环境、操作三个维度扩展需求空间。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支持新兴的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所要求的顾客细分策略 ,并对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品建模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学与产品数据技术——改进产品开发的潜能   收藏
R.Anderl, M.Philipp, 桂贵生, 刘全坤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14-18.  
摘要( 774 )   HTML( 0 )     PDF(182KB)( 1419 )
本文介绍的分析和结论证明 ,设计学和产品数据技术是如何通过合作研究而达到共同目标的。这个目标是对最佳的、工业中可应用的产品开发有正确的理解。文中指出了设计学和改善产品开发的产品数据技术的潜能 ,并描绘了两个研究领域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的合作。
用形状优化法延长零件寿命   收藏
H.Bubenhagen, L.Harzheim, 刘耀乙, 毛谦德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19-23.  
摘要( 735 )   HTML( 0 )     PDF(289KB)( 1147 )
本文论述如何能够将经典的强度分析方法与现代的计算力学方法相结合。这里并不只局限于利用有限元方法 (FEM)确定危险应力的数值 ,而且还利用形状优化法提供的可能性使最大应力得以降低 ,并由此实现零件的预期寿命。
用局部应力概念进行相对寿命估算   收藏
K.L.Kotte,Q.Wang,K.-G.Eulitz,陈其泰,吕新生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24-27.  
摘要( 524 )   HTML( 0 )     PDF(186KB)( 814 )
借助材质为Metasafe 900(与27MnSiVS6相似)和AlCuMg2的与构件相似试件的工作强度试验的已有寿命数据,研究了将材料疲劳特性转换成构件疲劳特性的可能性。分析了材料、构件几何形状以及载荷的变化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算例表明,通过估算取决于构件几何形状和加载次序的材料承载能力,可以使局部应力概念下的这种疲劳特性转换成为可能。
基于产品配合图的装配顺序自动规划   收藏
李原, 曹哲, 张涛, 杨海成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28-31.  
摘要( 618 )   HTML( 0 )     PDF(183KB)( 1384 )
装配顺序规划( ASP) 是基于装配建模的装配工艺顺序的自动规划生成, 是DFA( 面向装配的设计) 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配合条件法进行装配顺序求解, 装配体采用其部件与部件间的配合关系来描述, 从部件间的配合关系可得到其装配体配合图。本文还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约束来降低算法的计算量, 使得算法更为简洁。该法在AutoCAD®设计平台上实现, 并采用装配体实例加以检验。
可展构架式抛物面天线背架模型设计   收藏
岳建如, 关富玲, 陈向阳, 胡其彪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32-37.  
摘要( 705 )   HTML( 0 )     PDF(270KB)( 1363 )
详细介绍了一种可展构架式抛物面天线的设计思想及过程,从单元分析入手,构造整体结构,由于其展开过程不需要外加的动力,由对角杆中的弹簧驱动就可以完成,空间应用有一定的实用性,所以这种天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夹支边矩形薄板裂纹诊断研究   收藏
刘贵立, 张国英, 刘会立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38-40.  
摘要( 658 )   HTML( 0 )     PDF(164KB)( 959 )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四边夹支矩形板裂纹损伤的标准谱, 并研制出相应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裂纹诊断系统。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微位移机构综合实验研究   收藏
吕福在, 项占琴, 程耀东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42-44.  
摘要( 549 )   HTML( 0 )     PDF(186KB)( 1093 )
研究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Tb0. 27Dy0. 73 ) Fe1. 9( 商品名为Ter fenol??D) 微位移机构的设计方法; 建立了基于Ter fenol-D 棒的高速强力微位移机构的动态响应特性模型; 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给出了该机构的力特性、热特性。这些对基于Terfenol??D 的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电机升速过程自学习控制器设计   收藏
胡旭晓, 杨克己
工程设计学报. 2000 (2): 45-48.  
摘要( 598 )   HTML( 0 )     PDF(200KB)( 992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