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极限糊精酶研究进展
收藏
王旭东 杨娟 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1-8.
大麦极限糊精酶(LD,EC 3.2.1.41)是麦芽中淀粉水解的重要酶类之一,主要负责催化支链淀粉和极限糊精内部的α-1,6-D糖苷键;自上世纪40年代极限糊精酶被发现以来,酶的提纯和活性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自由态的酶活性先升后降,束缚态的酶出现较晚,其活性上升与自由态酶活性下降相衔接.成熟籽粒中酶活性很低,发芽过程中酶的总活性逐渐增强.近年来从一个噬菌体基因组的文库中分离得到了编码大麦极限糊精酶的基因,并发现在籽粒中存在着与极限糊精酶形成复合物的两类抑制因子,它们在制啤过程中有双重作用.本文对大麦极限糊精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因型差异、测定方法以及相关基因的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
短程硝化反应器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
收藏
郑平 金仁村 卢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14-20.
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循环区的串联级数N为1.02,流态接近全混流反应器(CSTR),反应器沉淀区的分散数D/uL为0.00148,流态接近平推流反应器(PFR),整个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可以表示为全混流反应器和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组合.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曝气过程中的氨逃逸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氨逃逸系数KNH3为0.692 L·h-1.通过物料平衡,建立了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过程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的模型参数: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vmax=8.13mg NH4+-N.(g MLSS)-1·h-1、饱和常数Ks=1.73 mg NH4+-N·L-1,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8%.
|
|
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生活垃圾的稳定化研究
收藏
何若 沈东升 龙焰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21-26.
研究了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或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其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过程.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NH4+-N浓度的衰减速度虽然比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慢,但其理论能耗可比后者节省98%左右,并且无需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基建投资和污泥处理.此外,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方式加快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效果,增加了10%~12%的沉降高度.而渗滤液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回流到填埋场,将会引起填埋垃圾降解后期碳源供应不足,减慢垃圾的稳定化过程.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由于其中的反硝化作用有机物的消耗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渗滤液CODCr和VFA最大浓度仅为对照的50%,并且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也减少了42%~44%.
|
|
重金属镉对棕尾别麻蝇亲代及子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收藏
吴国星 叶恭银 胡萃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71-76.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初产幼虫喂饲含不同浓度Cd2+的饲料直至化蛹时,其亲代的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受到了显著的影响.Cd2+处理浓度越高,亲代幼虫、蛹和雌雄成虫的体重越轻,幼虫和蛹的体长越短,化蛹率、羽化率、交配率和产仔量越低,幼虫历期和蛹期越长,成虫寿命越短.但Cd2+处理对成虫性比则无显著的影响.相比之下,经Cd2+处理后雌虫所产的子代若不再经受Cd2+处理时,子代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基本不受影响,说明Cd2+对亲代的影响不能传递至子代.此外,探讨了该蝇亲代与子代体内Cd2+含量在其变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
重组细胞色素P450 BM-3酶的表达条件及初步纯化研究
收藏
黄俊 梅乐和 钟春龙 邓福华 姚善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96-100.
对重组细胞色素P450 BM-3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确定了较佳的P450BM-3培养和表达条件:接种量1%,装液量100 mL/500 mL,发酵培养基加入0.1 mg·L-1FeCl3,OD578达到1.0左右时升温至42℃诱导,诱导时间为5 h.考察了DEAE-Sepharose FF与Resource Q 2种阴离子介质对分离纯化P450 BM-3的影响.结果表明,Resource Q纯化效果优于DEAE-Sepharose FF,通过AKTA explorer100对Resource Q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0.3 mol·L-1、0.5 mol·L-1的两步NaCl阶跃洗脱,P450 BM-3纯度较高,活性收率为30.1%,纯化倍数为2.12.
|
|
多年生黑麦草对氨废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收藏
王园园 何勇 泮进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1): 110-113.
对以植物滤器净化设施养殖废水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研究了采用陆生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滤清4种不同浓度的含氮废水.结果表明在各氨氮(TAN)初始浓度为21.10,49.99,107.46和145.96 mg·L-1,非离子氨(UIA)浓度为14.3,40.1,91.7和125.2 mg·L-1条件下,经过约1 d(22 h)的处理后,4组TAN浓度分别降低:20.94,45.39,49.99和49.3 mg·L-1,UIA下降:14.3,40.1,90.78和103.66 mg·L-1.表明高浓度的UIA对牧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束时(21d),G1,G2,G3,G4的植株高度分别为32.3,31.3,19.9和17.5 cm,鲜草产量为1.86,1.71,0.49和0.24 kg·m-2,干物质产量为0.21,0.19,0.06和0.04 kg·m-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