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与猪胰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理化特性比较
收藏
高波 孙怀昌 宋成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374-37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05
为了研究表达在蛋清中的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rhKl)是否与天然组织激肽释放酶具有相似的理化特性,对鸡输卵管暂态生物反应器表达的rhKl与猪胰腺组织激肽释放酶(pK)的理化特性进行比较鉴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表达在蛋清中的rhKl能被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l)特异抗体识别,与pK无交叉反应,rhKl酶原和成熟酶的分子量约为43 kDa和37 kDa.理化鉴定结果显示,rhKl在pH7~10的范围内活性稳定,而pK在pH 8~9的范围内活性较稳定;rhKl和pK均能被Cu2+、Fe3+和Al3+完全抑制;rhKl和pK的热稳定性相似,但rhKl在37℃孵育20 min后被显著激活.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表达在蛋清中的rhKl分子量正确,理化特性与猪的天然酶相似,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
C型产气荚膜梭菌α、β1、β2毒素基因融合及免疫原性研究
收藏
许崇波 陈向东 许崇利 逄越 高凤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379-38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02
为了构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α-β1-β2融合蛋白,利用PCR技术,从含C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质粒pETXAl中扩增出0.95 kb α毒素基因,将其连接到经Nco I单酶切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的含1.65 kb β1-β2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ETXB1B2上,构建含2.6 kb α-β1-β2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重组菌株BL21(DE3)(pETXAB1B2).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XAB1B2含有α-β1-β2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经ELISA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α-β1-β2融合蛋白能够被α、β1和β2毒素抗体识别.表达优化结果表明,以IPTG为诱导荆诱导α-β1-β2融合基因表达的优化条件是:培养基PH 7.5,培养温度37℃,IPTG浓度0.4 mmol.L-1,菌体生长密度OD600达到1.0时加入IPTG,诱导时间5 h,此时α-β1-β2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1.2%.免疫试验结果表明,α-β1-β2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以抵抗1MLD(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C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株C59-44毒素攻击,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红痢基因工程亚单位苗的候选菌株.
|
|
甘露聚糖酶man23基因的重组及其在短短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收藏
周海燕 饶力群 吴永尧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389-39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07
为了提高甘露聚糖酶Man23的表达量,降低它的体外降解程度,将其基因连接到质粒pHY-p43上,由强启动子p43启动基因man23的表达.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HY-p43-man23转化至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中,经转化的B,brevis发酵后的上清液中酶活高达22480 U.mL-1,较出发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23所产生的甘露聚糖酶活力提高了26.7%.B.brevis体系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其图谱比出发菌株表达产物的更为明晰,目的蛋白带更宽,带色更深,说明目的酶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表达产物得到了明显纯化.试验表明以p43为启动子,B.brevis为表达质粒的宿主菌,不仅保证了基因产物的分泌和正确折叠,而且实现了基因的高表达和产物的高活力.
|
|
碱胁迫对合欢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收藏
周建 杨立峰 张琳 袁德义 尤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01-40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09
为探求碱胁迫影响合欢幼苗生长的生理机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幼苗体内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合欢树种的耐碱能力较强,半致死浓度为78.30 mmol·L-1,致死浓度为147.33 mmol.L-1.随着Na2CO3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萌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下降,幼苗叶片中MDA、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DA、膜相时透性逐步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变化无规律,在Na2CO3胁迫初期,膜脂过氧化作用成为主要破坏因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膜脂过氧化作用受碱胁迫效应的影响逐步降低,而对质膜透性破坏的影响加强;POD、SOD受胁迫效应的影响较小,成为次要保护因素;可溶性糖、脯氨酸调节渗透压成为碱胁迫初期的主要保护因素;随着胁迫的发展,可溶性糖受胁迫效应的影响逐步降低,而对脯氨酸的影响不断加强.
|
|
浙江广义景天属的种子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收藏
金孝锋 钱力 陆燕华 张宏伟 王慧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09-41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10
通过对浙江产广义景天属(景天科)26个种的种子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其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根据种子大小、形状及表面纹饰,可以将这26个种子样品分成5个类型,分别是:瓦松型 Orostachys-type、八宝型 Hylotelephium-type,费菜型Phedimus-type、小山飘风型Filipes-type和景天型Sedum-type.在广义景天属内,这些种子类型可以作为属内次级划分甚至分属的依据.可以用作划分属的是瓦松属Orostachys、八宝属Hylotelephium和费菜属Phedimus,可以用作属内次级划分的有小山飘风组Sedum sect.Filipes和景天组Sedum sect.Sedum.在景天组内,种子表皮细胞表面具乳头状凸起,较为一致.但在一些种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也可以作为组内部分分种的依据.苞叶景天系ser.Bracteata 3个种的种子形态很不一致,不是狭义景天属内的一个自然类群.说明种子形态对广义景天属的分类具有重要价值.
|
|
应用多光谱数字图像识别苗期作物与杂草
收藏
朱登胜 邵咏妮 潘家志 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18-42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11
通过对多光谱成像仪获得的数字图片,采用一定的目标分割与形态学处理,对豆苗和杂草进行识别判断.为解决识别速度与正确率的矛盾,以豆苗和杂草图像的识别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多光谱图像算法的杂草识别新方法.应用3CCD多光谱成像仪获取豆苗与杂草图像,以多光谱图像的近红外IR通道图像为基础,利用图像分割和形态学方法,将所有豆苗叶子影像提取出来.对于剩下的2种杂草(牛筋草,空心莲子草)图像,先利用图像分析工具统计出图像块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基本特征参数,并根据它们形状的不同,总结出两条简单的判别规则,进行进一步的识别.本试验对147个目标进行判断,其中误判14个,正确率为90.5%,表明该方法算法简单、计算量小、速度快,能够有效识别这2种杂草,为田间杂草的快速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苯基磷酰二胺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
收藏
隽英华 陈利军 武志杰 马星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31-43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13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苯基磷酰二胺(PPD)对东北4种主要土壤脲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PD对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的作用程度受土壤肥力、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其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PPD使土壤脲酶Km增加,Vmax和Vmax/Km降低,表明PPD对土壤脲酶的作用机理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PPD处理的Km,Vmax和Vmax/Km呈增加趋势,表明PPD的抑制效果随时间而减弱.随培养温度升高,土壤脲酶Km和Vmax增加,而Vmax/Km无规律变化.黑土和白浆土脲酶Km和Vmax值比棕壤、褐土大,而Vmax/Km的变化不明显,说明土壤类型对脲酶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Vmax/Km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
|
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流失潜力的空间分异
收藏
张慧敏 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53-46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16
为了解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流失潜力特点,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为例,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研究该校区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和流失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研究区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磷素积累受城市化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的影响.土壤磷素空间异质性非常明显,深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全P平均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畜牧场(3.22 g·kg-1)>果园(1.67 g·kg-1)>桑园(1.54 g·kg-1)>蔬菜地(1.52 g·kg-1)>教学区(1.37 g·kg-1)、绿化用地(1.37 g·kg-1)>水田(1.14 g·kg-1)>旱地(1.06 g·kg-1)>水旱轮作地(1.02 g·kg-1)、生活区(1.02 g·kg-1).研究区内土壤磷饱和度平均达22.29%,土壤水可提取态P明显高于一般农业区,有很高的P流失风险.土壤磷饱和度25%这一磷素流失风险临界指标也适合于对研究区土壤磷流失风险的评价,该指标大致与有效P 77 mg·kg-1和全P 1.20 g·kg-1相当.研究认为.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显著,磷素流失造成水体污染风险很大,应引起注意.
|
|
酸雨和Cd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收藏
徐苏凌 方勇 邢承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4): 467-47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8.04.0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雨和Cd复合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拟酸雨喷洒下,施Cd量为5 mg·kg-1时,苜蓿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高于无Cd处理;当Cd浓度进一步增加时,苜蓿的生长受到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随施Cd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则与SOD活性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随施Cd量的增加有一个先逐渐升高,在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下降的过程;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则随施Cd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酸雨胁迫下,pH 3.5的酸雨对苜蓿伤害最严重.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干重、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