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浏览

环境工程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1. 电阻加热活化过硫酸盐修复全氟辛酸污染土壤
邬刘涛,詹明秀,付建英,焦文涛,单永平,张晨琛,徐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3, 57 (6): 1257-1266.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3.06.022
摘要   HTML PDF(pc) (1926KB)(270)   

为了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全氟辛酸(PFOA),通过电阻加热(ERH)活化过硫酸盐(PS)的方法,研究3种土壤(壤土、砂土和黏土)在ERH-PS耦合修复过程中的升温规律和PFOA的去除效果. 以黏土为代表土壤,探究氧化剂添加量、土壤初始pH和共存氯离子对土壤中PFOA去除的影响以及PFOA的降解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压强度为3 V/cm时,3种土壤由25 ℃升至100 ℃的时间均不超过30 min. 每千克土壤添加50 g PS、加热温度为100 ℃,降解6 h后,3种土壤的PFOA降解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90.9%)>壤土(72.7%)>砂土(48.8%). PS的添加量是保证土壤中PFOA有效降解的重要条件,土壤的酸性环境有利于促进PFOA的降解,碱性条件和共存氯离子均会抑制PFOA的降解. 通过对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分析,进而推断PFOA可能的降解机理为PS活化生成的 ${\mathrm{S}\mathrm{O}}_{4}^ { {\bullet} -}$${^\bullet}\;{\rm{OH}} $促使的PFOA逐级降解过程.

2. 基于遗传-模式搜索算法的微尺度管控区域大气污染物PM2.5溯源
董红召,金灿,唐伟,佘翊妮,林盈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58 (6): 1296-1304.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4.06.019
摘要   HTML PDF(pc) (2445KB)(152)   

针对微尺度管控区域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提出有效的靶向诊断方法?结合高斯烟羽模型和遗传-模式搜索算法的大气污染物分布式溯源方法. 将污染源反算模型得到的污染物理论质量浓度与传感器网络观测值的数据对应关系作为目标函数,使用模式搜索算法嵌入遗传算法加快反算模型的搜索过程,反算得到污染源强度和位置. 依托杭州市亚运板球场馆大气感知器网络进行实验验证,监测2021年10月PM2.5质量浓度、气象数据,对所提出的混合式大气污染溯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遗传-模式搜索算法对于多维变量的搜索效果较好,能快速精准地反算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为微尺度管控区域突发性气体污染防治提供应急决策参考.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1页 共2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