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Vol. 35 Issue (3): 345-34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09.03.017
资源与环境科学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戴 伟,杜华华,傅玲琳,金成官,许梓荣
戴伟(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300384)
杜华华,许梓荣(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
傅玲琳(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浙江,杭州310018)
金成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元山水产大学,水产养殖系,江源,元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DAI Wei, DU Hua-Hua, FU Ling-Lin, JIN Cheng-Guan, XU Zi-Rong
 全文: PDF(234 KB)  
摘要: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 μg 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 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出版日期: 2009-05-27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戴伟
杜华华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引用本文:

戴伟, 杜华华,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35(3): 345-349.

DAI Wei, DU Hua-Hua, FU Ling-Lin, JIN Cheng-Guan, XU Zi-Rong. . , 2009, 35(3): 345-34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agr/CN/10.3785/j.issn.1008-9209.2009.03.017        https://www.zjujournals.com/agr/CN/Y2009/V35/I3/345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