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J4  2005, Vol. 39 Issue (9): 1435-1438    
论文     
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
余春江(浙江大学 教育部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浙江杭州310027)
唐艳玲(浙江大学 教育部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浙江杭州310027)
方梦祥(浙江大学 教育部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浙江杭州310027)
骆仲泱(浙江大学 教育部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浙江杭州310027)
岑可法(浙江大学 教育部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浙江杭州310027)
 全文: PDF 
摘要:

为了对高碱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碱金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定量研究了稻杆中K、Na、Cl的
热解析出过程.以化学分馏法和相关检测为基本分析手段,在小型固定床热解试验台上以稻杆为原料进行
了试验,得到不同形式的碱金属和Cl在热解各阶段的动态析出过程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稻杆中的碱金
属在673 K以下随热解进行快速析出,然后转入高温慢速析出阶段.K、Na和Cl在热解中的转化模式大体类
似,其中Cl在523 K以下的低温热解阶段表现出更强的挥发性.水溶性K和Na占生物质原料中碱金属含量的
90%以上,是造成碱金属热解析出的主要原因.热解过程中,不同形式的K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转化
,而Na的行为相对单纯,除水溶性外的其他形式Na在热解中表现出较强的惰性.

关键词: 稻秆碱金属热解析出形式    
出版日期: 2005-09-20
基金资助: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1CB409600).

作者简介: 余春江(1973—),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从事生物质热化学利用理论和工程研究.E-mail: chunjiang @zju.edu.cn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余春江
唐艳玲
方梦祥
骆仲泱
岑可法

引用本文:

余春江 唐艳玲 方梦祥 骆仲泱 岑可法. 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J]. J4, 2005, 39(9): 1435-1438.

TU Chun-Jiang, TANG Yan-Ling, FANG Meng-Xiang, JIA Zhong-Yang, CEN Ge-Fa. . J4, 2005, 39(9): 1435-1438.

链接本文: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Y2005/V39/I9/1435

[1] 龚俊辉, 陈怡璇, 王志荣, 蒋军成, 李劲, 周洋. 非碳化聚合物两种热流吸收模式热解机理[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4): 784-791.
[2] 谢贵明, 王稚阳, 包永忠. 发泡剂存在下的偏氯乙烯悬浮共聚合成粒过程[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2): 378-383.
[3] 厉文榜,方梦祥,岑建孟,肖平,时正海,山石泉,王勤辉,骆仲泱. K-Fe复合催化剂对煤半焦气化速率与产物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9): 1746-1751.
[4] 陈玲红,陈祥,吴建,武燕燕,周昊,邱坤赞,岑可法. 基于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燃煤气体产物[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5): 961-969.
[5] 张帅毅,黄亚继,王昕晔,严玉朋,刘长奇,陈波. 模拟垃圾焚烧过程中氯对铅动态挥发特性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3): 485-490.
[6] 李聪,赵敬国,杨玉龙,赵桃桃. 紫外线消毒对砂滤水中余氯及三卤甲烷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3): 536-544.
[7] 许丽芳, 王成习, 李海凤. 复合溶剂萃取N,N 二甲基乙酰胺[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2): 347-352.
[8] 宋祖威, 仲兆平, 张波, 吕子婷, 丁宽. 玉米秸秆和聚丙烯共催化热解试验[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2): 333-340.
[9] 倪明江, 赵乐, 方梦祥, 李敏, 李超, 王勤辉, 骆仲泱. 催化剂对CH4气氛下的煤热解特性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2): 320-326.
[10] 孙强,张彦威,李谦,王智化,葛立超,周志军,岑可法. 褐煤快速热解半焦理化特性及气化活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1): 2045-2051.
[11] 龚俊辉, 陈怡璇, 李劲, 周洋. PMMA表面与深度吸收热解过程数值模拟[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0): 1879-1888.
[12] 王刚, 郑海峰, 尹红, 袁慎峰, 陈志荣. 1-氯-1,1-二氟乙烷裂解制备偏氟乙烯[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9): 1812-1816.
[13] 潘志娟, 黄群星, Moussa-Mallaye Alhadj-Mallah, 王君, 池涌, 严建华. 活性炭对储运油泥微波热解特性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6): 1166-1172.
[14] 刘鼎, 李中坚, 雷乐成. 构建高效去除五氯酚的生物阴极[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6): 1179-1185.
[15] 许晨, 金伟良, 黄楠, 吴航通, 毛江鸿, 夏晋. 双向电渗对钢筋混凝土的修复效果实验——保护层表面强度变化规律[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6): 112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