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J4  2005, Vol. 39 Issue (7): 1047-1051    
论文     
酸性、碱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影响分析
周劲松,刘亚军,骆仲泱,岑可法(浙江大学 能源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全文: PDF 
摘要: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硅铝催化剂、白
云石催化剂和碳化硅惰性材料进行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和热裂解试验.根据三种材料作用机理的不同,研
究探讨催化剂活性中心对热解气中焦油裂解率、催化裂解气体成分及反应速度(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性和碱性催化剂由于活性中心的存在,加快了反应速度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当温度高于800 ℃时,
其焦油裂解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单纯热裂解.其中硅铝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最低,且反应后气体成分
中碳三(C3)碳四(C4)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关键词: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活性中心    
出版日期: 2005-07-20
基金资助: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50025618).

作者简介: 周劲松(1970-),男,江苏海门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研究. E-mail: zhoujs@zju.edu.cn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周劲松
刘亚军
骆仲泱
岑可法

引用本文:

周劲松 刘亚军 骆仲泱 岑可法. 酸性、碱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影响分析[J]. J4, 2005, 39(7): 1047-1051.

ZHOU Jin-Song, LIU E-Jun, JIA Zhong-Yang, CEN Ge-Fa. . J4, 2005, 39(7): 1047-1051.

链接本文: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Y2005/V39/I7/1047

[1] 龚彬, 余春江, 王准, 骆仲泱. 生物质炉排锅炉不同受热面沉积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8): 1578-1584.
[2] 唐巍,夏芝香,夏良燕,方梦祥,王勤辉,骆仲泱. 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裂化工艺流程模拟[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5): 924-929.
[3] 陈超, 周劲松, 项阳阳, 顾珊, 骆仲泱. 生物质高温气流床分级气化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4): 626-631.
[4] 麻剑, 谢阳, 罗麒元, 许沧粟. 精制生物油和柴油混合燃料的柴油机性能[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4): 632-637.
[5] 夏良燕,夏芝香,方梦祥,唐巍,王勤辉,骆仲泱. 煤焦油中芳烃(萘)的加氢饱和试验[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3): 578-584.
[6] 陈冠益,孔韡,徐莹,李婉晴,马隆龙,颜蓓蓓,陈鸿. 生物质化学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 48(7): 1318-1328.
[7] 余春江,王准,龚彬,骆仲泱. 生物质锅炉钢材在氯化钾接触条件下腐蚀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 48(11): 2046-2052.
[8] 程军,庄良,黄云, 孙晶,周俊虎,岑可法. 平板式微藻光反应器的流场优化及闪光效应[J]. J4, 2013, 47(11): 1958-1963.
[9] 朱颖颖, 王树荣, 葛晓岚, 李信宝, 周劲松, 骆仲泱. 生物质基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热力学模拟研究[J]. J4, 2011, 45(2): 341-347.
[10] 郑少烽, 厉刚, 孙聪明, 等. JP-10在不同硅源合成的HZSM-5上的催化裂解[J]. J4, 2010, 44(2): 332-337.
[11] 周劲松 赵辉 曹小伟 骆仲泱 岑可法.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特性及残炭特性的研究[J]. J4, 2009, 43(1): 128-134.
[12] 刘媛媛, 朱宁, 汪洋, 等. 轻烃裂解催化剂的反应与再生行为研究[J]. J4, 2009, 43(09): 1723-1727.
[13] 王树荣 郑赟 骆仲泱 施正伦 岑可法. 生物质组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J]. J4, 2007, 41(4): 585-588.
[14] 王树荣 谭洪 骆仲泱 王乐 岑可法. 木聚糖快速热解试验研究[J]. J4, 2006, 40(3): 419-423.
[15] 谭洪 王树荣 骆仲泱 余春江 岑可法. 木质素快速热裂解试验研究[J]. J4, 2005, 39(5): 7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