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J4  2006, Vol. 40 Issue (4): 605-609    
论文     
涡结构对小颗粒在圆管背风面碰撞分布的影响
李相鹏,周昊,岑可法(浙江大学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全文: PDF 
摘要:

针对锅炉管背风面飞灰沉积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绕柱气相湍流的模拟采用了较新的分离涡模拟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DES),通过对粒径为1~10 μm的颗粒在圆管背风面碰撞分布规律的计算发现背风面近壁区存在的主涡、二次涡和分离点附近小涡对颗粒在背风面的碰撞均有一定的影响.当速度较小时,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在背风面碰撞的质量逐渐增加,大颗粒在主涡和二次涡作用下均有较大的碰撞质量流量,而且二次涡的作用明显强于主涡;速度增加后,由背风面3种涡结构引起的颗粒碰撞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时主涡的作用较强,而且二次涡引起的大颗粒碰撞量有明显减少.通过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分离涡模拟方法(DES)颗粒涡结构碰撞分布    
出版日期: 2006-04-2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34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8623).

作者简介: 李相鹏(1977-),男,湖南宁乡人,博士后,从事锅炉燃烧和冶金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 Email:rocleeg@zju.edu.cn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相鹏
周昊
岑可法

引用本文:

李相鹏 周昊 岑可法. 涡结构对小颗粒在圆管背风面碰撞分布的影响[J]. J4, 2006, 40(4): 605-609.

LI Xiang-Feng, ZHOU Hao, CEN Ge-Fa. . J4, 2006, 40(4): 605-609.

链接本文: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Y2006/V40/I4/605

[1] 袁瑞峰, 孙志坚, 杨继虎, 杨明, 胡亚才, 俞自涛. 氟塑钢复合管冲蚀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52(1): 43-49.
[2] 许希, 徐甸, 严佩, 朱唯卓, 郑成航, 高翔,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高温线板式静电除尘器颗粒捕集[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3): 487-493.
[3] 吕俊翔, 刘军恒, 孙平, 苏雯博, 孟建, 万垚峰. 荷电反应器状态对柴油机颗粒荷质比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12): 2414-2419.
[4] 王玉梅, 孙平, 冯浩杰, 刘军恒, 嵇乾. 柴油机燃用铁基FBC燃油的微粒排放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10): 1981-1987.
[5] 张军, 李存杰, 郑成航, 翁卫国, 朱松强, 王丁振, 高翔, 岑可法. 筛板塔细颗粒物协同脱除特性实验[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8): 1516-1520.
[6] 田付有,黄连锋,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压降实验[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1): 2077-2086.
[7] 韩旭,毛飞燕,黄群星,池涌,严建华. 储运油泥中非油相组分对表观黏度的影响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1): 2064-2068.
[8] 金炜枫,张力友,陈小亮,程泽海. 双向激振液化的离散颗粒-流体耦合模拟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1): 2135-2142.
[9] 沙东辉,骆仲泱,鲁梦诗,江建平,方梦祥,周栋,陈浩. 带正电颗粒电凝并的显微可视化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1): 93-101.
[10] 林呈祥,凌道盛,钟世英. 颗粒流数值模拟在月壤岩土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9): 1679-1691.
[11] 沈欣军,王仕龙,韩平,郑钦臻,曾宇翾,闫克平. 电除尘器内亚微米细颗粒物动态的可视化测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5): 985-992.
[12] 张富翁, 王立, 刘传平. 双组分颗粒振动体系中的能量传递与耗散[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3): 571-577.
[13] 谭骏华, 罗坤, 樊建人. 软球模型在颗粒流全尺度模拟中的验证和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2): 344-350.
[14] 江建平, 骆仲泱, 陈浩, 周栋, 沙东辉, 方梦祥, 岑可法. 2种常用颗粒物粒径表征方法的对比[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12): 2326-2332.
[15] 方奕栋, 楼狄明, 胡志远, 谭丕强. 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对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及NOx排放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9(10): 1836-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