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J4  2008, Vol. 42 Issue (9): 1648-1652    
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研究
1.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2.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 100094
 全文: PDF 
摘要:

为了在空间环境下测量连续血压,提出一种基于脉搏波速法,采用小波变换检测脉搏波信号峰点,准确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推算出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将其应用在自己研制开发的无创血压采集系统上.系统对传感器定位要求不高,误差和不适感较少,解决了其他基于脉搏波速法的血压采集系统所存在的心电、脉搏波信号同步性差,以及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准确定位脉搏波峰点、计算出脉搏波传导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人体动脉血压

关键词: 小波变换脉搏波脉搏波传导时间无创血压检测.    
出版日期: 2008-09-02
基金资助: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7C21079

通讯作者: 叶树明,男,副教授. E-mail: ysmln@vip.sina.com   
作者简介: 李顶立(1980-),男,湖南湘乡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生理信号检测仪器开发研究. E-mail: dinglilee@hotmail.com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陈杭
叶树明
李顶立
陈裕泉
邢雷
严洪

引用本文:

李顶立 陈裕泉 邢雷 严洪 陈杭 叶树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研究[J]. J4, 2008, 42(9): 1648-1652.

LI Ding-Li, CHEN Yu-Quan, GENG Lei, YAN Hong, CHEN Hang, XIE Shu-Meng. . J4, 2008, 42(9): 1648-1652.

链接本文: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        http://www.zjujournals.com/xueshu/eng/CN/Y2008/V42/I9/1648

[1] 项贻强, 郏亚坤. 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51(5): 870-878.
[2] 叶肖伟, 丁朋, 周诚, 李勇军, 倪一清, 董小鹏.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地铁隧道冻结法施工监测[J]. J4, 2013, 47(6): 1072-1080.
[3] 孔凡立,李霁,邹乐君,沈晓华,吴文渊,苏楠.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渐弃型废弃河道相识别[J]. J4, 2012, 46(3): 568-576.
[4] 杨将新, 程实, 曹衍龙, 郑华文, 何元峰, 谢永诚. 基于AR模型和小波变换的松动件定位方法[J]. J4, 2011, 45(8): 1366-1369.
[5] 胡志坤, 王美铃, 桂卫华, 阳春华, 丁家峰.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序周波波形分类方法[J]. J4, 2010, 44(7): 1327-1332.
[6] 佘青山, 孟明, 罗志增, 马玉良. 基于多核学习的下肢肌电信号动作识别[J]. J4, 2010, 44(7): 1292-1297.
[7] 吴学成, 王怀, 浦世亮, 浦兴国, 袁镇福, 陈玲红, 岑可法. 数字共轴全息中颗粒识别与定位[J]. J4, 2010, 44(4): 765-770.
[8] 郑伟彦,吴为麟,吴剑强,王青岗. 基于SVR的电能质量数据压缩算法[J]. J4, 2010, 44(11): 2118-2123.
[9] 廖琬明 张玉贤 李东晓 张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脆弱-鲁棒双重音频水印[J]. , 2009, 43(4): 721-726.
[10] 谢旭, 吴冬雁, 王建峰, 等. 伸缩缝车辆冲击引起的钢箱梁桥振动特性[J]. J4, 2009, 43(10): 1923-1930.
[11] 杨克己, 方文平, 黄一春, 等. 一种应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广谱反卷积技术研究[J]. J4, 2009, 43(10): 1766-1771.
[12] 赵武锋 沈海斌 严晓浪.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的结构相似度测量法[J]. J4, 2008, 42(8): 1385-1388.
[13] 刘岩 陈建良 童水光 徐立. 采用三次NURBS曲面构造鞋楦模型及刻楦仿真[J]. J4, 2008, 42(5): 875-879.
[14] 杨克己 田少华. 基于机器微视觉的超声辐射力测量技术[J]. J4, 2008, 42(2): 197-202.
[15] 景国玺 郝志勇 徐红梅 郭磊. 内燃机噪声源识别的小波相关系数方法研究[J]. J4, 2008, 42(10): 1775-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