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国际音标有过许多版本,最新的是1993年版(1996年改版),而国内使用的国际音标多是1979年版的.国际音标表的翻译反映了对国际音标表中音标和术语的理解,以前有的翻译是对音标的性质采用意译为主的做法,有的则根据英文原文直译其中术语.两种翻译可能不涉及对和错的问题,但根据术语一致性、专门性的特点,也许应该采取跟国际音标命名原则一致的译名. 
																										     | 
													    
													    	
															 | 
														 
												  		
												        
												        														
															| 关键词 :
																																																																国际音标, 
																																																																	语音, 
																																																																	术语, 
																																																																	音韵学 
																																  
															 | 
														 
																																																								
														
															| 
															    															        
															    															    															 | 
														 
														 																											    														
													 												
													
													
													
												 
												
												
												
												
													
														
															
																
																																																																																																										
																					| [1] | 
																					边田钢, 卢鹭. 论东汉发生了拉链式“元音大转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6): 120-136. | 
																				 
																																																																																																																																																
																					| [2] | 
																					李无未, 李逊. 东亚之眼:汉语音韵学史几种审视方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8): 124-138. | 
																				 
																																																																																																																																																
																					| [3] | 
																					叶玉英. 从出土文献看《说文》“读若”的历史语音层次[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2): 29-39. | 
																				 
																																																																																																																																																
																					| [4] | 
																					程乐 裴佳敏. 网络安全法律的符号学阐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125-. | 
																				 
																																																																																																																																																
																					| [5] | 
																					陈辉. 无相文雄汉语音韵学著述所见明清官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6): 112-123. | 
																				 
																																																																																																																																																
																					| [6] | 
																					[日]沈国威. 西方新概念的容受与造新字为译词———以日本兰学家与来华传教士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1): 121-. | 
																				 
																																																																																																																																																
																					| [7] | 
																					刘晓南.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棫《毛诗补音》的改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5(3): 57-. | 
																				 
																																																																																																																																																
																					| [8] | 
																					许高渝  王之光.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22(5): 50-. | 
																				 
																																																																																																																																																
																					| [9] | 
																					许高渝  王之光.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2(5): 50-. | 
																				 
																																																																																																																																																
																					| [10] | 
																					胡晓慧. “是”字句的节律特征和语音停延规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2(4): 86-. | 
																				 
																																																																																																																																																
																					| [11] | 
																					黄笑山. 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2(1): 3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