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汉字文化圈缘何相当于儒教文化圈--基于19世纪30年代西士对中朝日《千字文》之译介 | 
  					 
  					  															
						 | 
					 
   					  														 
				
				
					
						
							
								
									
										
											
                        					 
												
													
													    | 
													    	
									 | 
								 
								
																										
													    | 
													    		                            						                            																	    摘要  19世纪30年代集中出现过多个世上最早的《千字文》欧译刊本.这些译本的西方译者对中朝日《千字文》的翻译与阐释虽各有千秋,但都渗透着这样一个观点:汉字被传播到东亚的中国近邻,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也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所吸纳,并成为其民族精神的部分乃至主体.基于这些译者的认知,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求解为何人们将"汉字文化"视为"儒教文化"的近义语,从而找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所指的"汉字文化圈"和"儒教文化圈"概念相似的缘由. 
																										     | 
													    
													    	
															 | 
														 
												  		
												        
												        														
															| 关键词 :
																																																																汉字文化圈, 
																																																																	儒教文化圈, 
																																																																	《千字文》, 
																																																																	翻译 
																																  
															 | 
														 
																																																								
														
															| 
															    															        
															    															    															 | 
														 
														 																											    														
													 												
													
													
													
												 
												
												
												
												
													
														
															
																
																																																																																																										
																					| [1] | 
																					张威, 王海珠.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深度翻译与学术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7): 85-92. | 
																				 
																																																																																																																																																
																					| [2] | 
																					冯全功. 从谢赫的绘画“六法”到文学翻译“六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0): 127-136. | 
																				 
																																																																																																																																																
																					| [3] | 
																					袁淼叙. 汉学家科布泽夫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与翻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7): 137-145. | 
																				 
																																																																																																																																																
																					| [4] | 
																					吕世生. 《中庸》的多译本解读与译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3): 62-71. | 
																				 
																																																																																																																																																
																					| [5] |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1): 174-186. | 
																				 
																																																																																																																																																
																					| [6] | 
																					冯全功.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回顾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1): 163-173. | 
																				 
																																																																																																																																																
																					| [7] | 
																					徐赛颖. 厚重翻译观照下的亨克英译传习录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3): 213-. | 
																				 
																																																																																																																																																
																					| [8] | 
																					吴平. 《骆驼祥子》译本封面的多模态符际翻译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34-. | 
																				 
																																																																																																																																																
																					| [9] | 
																					吴庆军. 京味文学英译研究的多维文化再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36-. | 
																				 
																																																																																																																																																
																					| [10] | 
																					张庆彬 王振华. “政治等效”与“评价等效”:中国外交表态词的评价机制和翻译原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157-. | 
																				 
																																																																																																																																																
																					| [11] | 
																					宋庆伟. 基于语料库的莫言小说英译中国话语建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167-. | 
																				 
																																																																																																																																																
																					| [12] | 
																					曹丹红. 西方文论研究与翻译视野[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1): 138-. | 
																				 
																																																																																																																																																
																					| [13] | 
																					屈文生. 笔尖上的战争:《望厦条约》订立前顾圣与程矞采间照会交涉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100-117. | 
																				 
																																																																																																																																																
																					| [14] | 
																					刘海涛 方昱. 忠实原则与诗歌翻译的风格变异: 以《飞鸟集》三个译本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4): 76-. | 
																				 
																																																																																																																																																
																					| [15] | 
																					金洁 吴平. 基于《骆驼祥子》英译本序言的译者翻译理念及其主体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5): 1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