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Y株全基因组克隆及特性分析
收藏
宋振辉 郭万柱 殷华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143-149.
参考Genebank上收录的PUR46-MAD株(NC-002306)、TS株(DQ201447)和Purdue-115株(Z34093)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6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16个片段扩增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C-Y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将这16个基因片段克隆,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软件BioEdit对各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拼接,确认SC-Y株基因组全长cDNA 28590 bp(GenBank收录号DQ443743),共包含7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长315 nt,3'端非编码区长277 nt.与Miller M60株、Miller M6株和TS株相比,SC-Y株S基因缺失6个碱基.通过构建结构蛋白基因(S、sM、M和N)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SC-Y株可能与美国Purdue株来源于共同的祖先病毒.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以T和A结尾的密码子表现轻微的偏爱性,病毒基因表达选择酵母等真核系统可能更为合适.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
收藏
李淑波 鞠文博 周艳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158-161.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的修复和治疗.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以Hoeschst33342标记,移植到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的大鼠体内,分别设立缺血1 d和缺血7 dMSCs移植组与缺血对照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及大脑组织切片观察比较.结果发现,缺血1 d MSCs移植组大鼠NSS评分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显著(P<0.05),大脑组织结构清晰、完整,胶质瘢痕少;缺血7 d 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故缺血早期进行MSCs移植,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MSCs在损伤后的脑组织内能够存活并且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对动物神经损伤后组织重建及功能恢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
60Co-γ射线对草莓组培苗诱变效应
收藏
张慧琴 谢鸣 蒋桂华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180-183.
开展以20~100 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丰香、章姬两品种试管苗辐射诱变育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影响,但不同品种对60Co-γ辐射敏感性不同,半致死剂量也不同,丰香半致死剂量约为55 Gy,章姬的半致死剂量约为64.4 Gy;60Co-γ辐射对丰香品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植株变矮,开花延迟,花朵数减少,且随着剂量增大,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不同60Co-γ辐射处理对章姬开花影响较对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单从较高变异率和优变情况来看,20 Gy处理变异率最高,达到36.53%,且优变多,是章姬品种60Co-γ辐射育种的较适宜剂量.
|
|
不同水分模式分次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
收藏
马维娜 杨京平 汪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184-189.
研究了3种水分模式(干旱交替型,浅水层连续灌溉型和控水模式)及分次施氮条件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不仅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影响.氮素因子一般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就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显著影响,到孕穗期,水分条件开始起作用,在成熟后期,水稻不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作用影响.这说明在分次施氮的施肥模式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保持一定的持续作用,而水分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作用.同时在水稻生长周期内的各个时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根际土壤酶等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
|
芽孢杆菌对青枯病菌-根结线虫复合侵染病害的生物防治
收藏
连玲丽 谢荔岩 许曼琳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190-196.
从感染根结线虫的番茄根系中分离到46个细菌菌株,NA平板初筛获得13个抑制青枯雷尔氏菌生长的拮抗菌株,其抑菌圈宽度达7.1~26.3 mm.温室试验表明,菌株EN5、EN15、EN01和EN16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平均防效分别为70.82%、89.54%、85.38%和78.81%;而EN5、SW1和SB2能有效减少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根结指数,防效均达49%.同时测定这些菌株对青枯病菌-根结线虫复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EN5、SW1和SB2均能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其中SW1的防效最佳,青枯病指数比对照下降56.66,根结指数降低5.21.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EN5、SW1和SB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
|
|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
收藏
张虹波 刘黎明 张军连 朱战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 222-229.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986年-2004年近20年以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有改善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并不容乐观,目前仍处于临界安全水平.②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克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参评因子的量化处理,实现了评价精度的提高,应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可行、客观,可作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③物元模型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学工具,无论在理论体系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可供选择的关联度函数较少,因此物元模型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