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喻体是比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喻体所作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共同本性、特征和知识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喻体时具有共同理念和审美取向.因此,尽管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英汉喻体在语义类型和遣字用词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然而,由于受到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从而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跨文化分析和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英汉喻体的共性和异性是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所决定的. 
																										     | 
													    
													    	
															 | 
														 
												  		
												        
												        														
															| 关键词 :
																																																																喻体, 
																																																																	审美, 
																																																																	异同 
																																  
															 | 
														 
																																																								
														
															| 
															    															        
															    															    															 | 
														 
														 																											    														
													 												
													
													
													
												 
												
												
												
												
													
														
															
																
																																																																																																										
																					| [1] | 
																					姚逸超. 宋代新兴词调名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7): 109-124. | 
																				 
																																																																																																																																																
																					| [2] | 
																					孟凡君. 美学、艺术与神经科学的交融互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6): 58-70. | 
																				 
																																																																																																																																																
																					| [3] | 
																					王杰.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理论结构论纲[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1): 5-16. | 
																				 
																																																																																																																																																
																					| [4] | 
																					石然. 论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文艺政策之特色——基于社会调查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172-. | 
																				 
																																																																																																																																																
																					| [5] | 
																					王俊. 从现象学到生活艺术哲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1): 222-. | 
																				 
																																																																																																																																																
																					| [6] | 
																					程勇. 审美乌托邦:儒家制度美学思想及其内在困结[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3): 187-199. | 
																				 
																																																																																																																																																
																					| [7] | 
																					李思屈  关萍萍. 传媒业的产业融合与传播符号学的新视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2): 137-. | 
																				 
																																																																																																																																																
																					| [8] | 
																					沈松勤  龙小松. 金代后期政治生态与文学风格的演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1): 60-. | 
																				 
																																																																																																																																																
																					| [9] | 
																					刘慧梅  黄健. 儒家德性伦理与中国休闲伦理建设[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4): 30-. | 
																				 
																																																																																																																																																
																					| [10] | 
																					杜书瀛. 审美价值的生产[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82-. | 
																				 
																																																																																																																																																
																					| [11] | 
																					张弘. 黑塞与审美主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98-. | 
																				 
																																																																																																																																																
																					| [12] | 
																					徐岱. 诗可以售——论艺术实践的经济之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49-. | 
																				 
																																																																																																																																																
																					| [13] | 
																					潘立勇. 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5(6): 5-. | 
																				 
																																																																																																																																																
																					| [14] | 
																					董虫草. 对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的重新审视[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5): 80-. | 
																				 
																																																																																																																																																
																					| [15] | 
																					许高渝  王之光.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22(5): 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