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宋元讲史平话一直被认为是讲史的话本.其实,平话是一种在民间口头文学和传统著述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边缘性文体.从现存平话语言特征中可见平话中白话和文言混用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这种边缘性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平话的加工整理者的文化心态所决定的,对主流文化的趋同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 
													    
													    	
															 | 
														 
												  		
												        
												        														
															| 关键词 :
																																																																平话, 
																																																																	文体, 
																																																																	文言, 
																																																																	白话, 
																																																																	文化心态 
																																  
															 | 
														 
																																																								
														
															| 
															    															        
															    															    															 | 
														 
														 																											    														
													 												
													
													
													
												 
												
												
												
												
													
														
															
																
																																																																																																										
																					| [1] | 
																					杨宗红. 以案为证:晚清宣讲小说的文体特征及成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6): 93-104. | 
																				 
																																																																																																																																																
																					| [2] | 
																					韩达. 墓志、碑传与史传:多文本语境下的文学书写与史实考辨——以《杨执一墓志》《杨执一神道碑》为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6): 65-. | 
																				 
																																																																																																																																																
																					| [3] | 
																					李媛  段庭辉  刘海涛. 名词分布是人类语言的不变量吗?——以德语书面语中名词分布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6): 39-. | 
																				 
																																																																																																																																																
																					| [4] | 
																					胡可先. 中古墓志铭的文体形态与书写规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64-. | 
																				 
																																																																																																																																																
																					| [5] | 
																					李无未. 《汉文典》:清末中日文言语法谱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6): 124-140. | 
																				 
																																																																																																																																																
																					| [6] | 
																					胡可先. 文学自传与文学家传: 新出土唐代墓志文体的家族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5): 122-137. | 
																				 
																																																																																																																																																
																					| [7] | 
																					孟国栋. 墓志的起源与墓志文体的成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5): 138-149. | 
																				 
																																																																																																																																																
																					| [8] | 
																					沈松勤 楼培. 论叶适墓志文创作的新变与成就[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4): 135-145. | 
																				 
																																																																																																																																																
																					| [9] | 
																					胡可先. 出土文献与中古文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4): 165-179. | 
																				 
																																																																																																																																																
																					| [10] | 
																					刘瑞芝. 论《本朝文粹》的文体及其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5): 98-. | 
																				 
																																																																																																																																																
																					| [11] | 
																					王德华. 汉末魏晋辞赋人神相恋题材的情感模式及文体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1): 102-. | 
																				 
																																																																																																																																																
																					| [12] | 
																					楼含松. 拟史:宋元讲史平话的叙事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83-. | 
																				 
																																																																																																																																																
																					| [13] | 
																					沈松勤.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1): 89-. | 
																				 
																																																																																																																																																
																					| [14] | 
																					楼含松. 李存孝形象与五代史故事的传播--兼论古代通俗小说的文人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5(4): 159-. | 
																				 
																																																																																																																																																
																					| [15] | 
																					楼含松. 讲史平话的体制与款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5): 1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