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敦煌佛经残卷缀合释例 |
| 张涌泉 罗慕君 |
|
| Key Factors of Patching up Fragmentary Dunhuang Buddhist Scriptures |
| Zhang Yongquan Luo Mujun |
|
|
|
摘要 残卷的缀合是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缀合时必须注意把握那些对残卷缀合起关键性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残卷缀合有12个关键因素,包括内容相连、碴口相合、字体相同、书风近似、抄手同一、持诵者同一、藏家同一、行款近同、校注相涉、污损类同、版本相同、形制相同等。在具体的缀合实践中,既要紧紧把握制约残卷缀合的关键点,又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线索,使残卷的缀合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
|
| 关键词 :
敦煌文献,
残卷,
缀合,
佛经
|
|
|
| [1] |
徐浩. 李盛铎等人窃取敦煌写卷的证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7): 106-125. |
| [2] |
徐浩. 据点勘记判定藏经洞写卷原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9): 86-103. |
| [3] |
周思敏, 张涌泉. 敦煌学草创时期刊布的敦煌文献资料价值试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5): 5-19. |
| [4] |
方一新, 卢鹭. 近十余年从语言角度考辨可疑佛经成果的回顾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2): 5-28. |
| [5] |
边田钢. 考辨佛经异文应当重视佛经音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5): 49-55. |
| [6] |
冯国栋, 秦龙泉. 李盛铎旧藏敦煌残卷《妙法莲华经》缀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5-19. |
| [7] |
徐浩, 张涌泉. 杏雨书屋藏敦煌《大般若经》写本缀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20-41. |
| [8] |
秦桦林. 日藏敦煌《道要》写卷研究拾遗[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42-52. |
| [9] |
真大成. 论汉文佛经通假字对佛经词语研究的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3): 147-. |
| [10] |
荣新江. 日本散藏吐鲁番文献知见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4): 16-26. |
| [11] |
张小艳. 敦煌疑伪经三种残卷缀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20-. |
| [12] |
张磊 周小旭. 敦煌本《大方等大集经》残卷缀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34-. |
| [13] |
窦怀永. 唐代俗字避讳试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3): 165-. |
| [14] |
张涌泉. 俄敦18974号等字书碎片缀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26-. |
| [15] |
朱大星. 敦煌本《十戒经》的形成及流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