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摘要 东晋百余年的文学发展,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从空间即地域角度来看,与三阶段相对应,主要分布在建康、会稽、寻阳三地.时间更替与地域转换的叠合,使东晋百余年文学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东晋初期主要是以建康为中心的京都地域的"中兴"文学主题的兴起,中期主要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会稽地域"玄言"文学主题的兴盛,后期主要是以庐山为中心的寻阳地域"遁世"文学主题的兴盛.其中文学主题的变迁与地域中心的更替与东晋的政治动荡密切相关. |  |  
															| 关键词 :
																																																																东晋, 
																																																																	文学主题, 
																																																																	变迁, 
																																																																	地域分布 |  
															|  |  
													
														
															| 
																																																																																																										
																					| [1] | 王先勇. 论古人“以文为词”观念的历史变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0): 136-147. |  
																					| [2] | 鲁芮汐, 莫愁. 中国角色在欧美电影中的形象变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154-162. |  
																					| [3] | 王长刚, 罗卫东. 创新、企业家精神与资本主义的兴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2): 83-94. |  
																					| [4] | 汪林茂. 汤寿潜《危言》版本及内容变迁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87-99. |  
																					| [5] | 郭夏娟 郑熹. 国外反家庭暴力政策框架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2): 174-183. |  
																					| [6] | 陈明华 . 权力变迁与新兴宗教的应对----以世界红卍字会徐州分会会址纠纷为中心的考察(1921—1936)[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5): 80-96. |  
																					| [7] | 黄祖辉 王鑫鑫 [加拿大]陈志钢  陈佳骊. 人口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1): 168-183. |  
																					| [8] | 周谷平 张强. 本土化与均衡化: 以西北联合大学建立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6): 5-15. |  
																					| [9] | 方一新  高列过. 从佛教词语考辨《大方便佛报恩经》的时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3): 139-147. |  
																					| [10] | 陈 俊  陈汉文  吴东辉. 不确定性风险、治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来自1998--2004年中国A股IPO市场的经验证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5): 90-103. |  
																					| [11] | 龚延明. "三公官"从相之别称到正官考识[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5): 152-. |  
																					| [12] | 何永红. 美国法规审查的双重标准——法理的反思性重构与借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4): 102-. |  
																					| [13] | 包伟民 尹成波. 宋代“别籍异财法”的演变及其原因阐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3): 94-. |  
																					| [14] | 黄健荣  向玉琼. 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2): 35-. |  
																					| [15] | 高海燕. 20世纪中国土地制度百年变迁的历史考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1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