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 |  
						|  |  
					
						| 
								
									| 
											
                        					 
												
													
													    |  |  
													    | 摘要 我国的市民社会话语一开始就是一种规范性话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事实上,正如黑格尔、马克思早就分析指出的那样,市民社会既有解放性,又有它的欠缺性、压迫性,就如同国家既有压迫性又有保护性一样.从维护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关键是如何防止市民社会的压迫性和国家的压迫性的重叠,进而以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解放性、保护性来克服、遏止它们的压迫性. |  |  
															| 关键词 :
																																																																国家, 
																																																																	市民社会, 
																																																																	公民权利 |  
															|  |  
													
														
															| 
																																																																																																										
																					| [1] | 霍政欣, 鄢雨虹. 美国对华制裁的演化趋势、国际法检视及中国因应[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7): 27-43. |  
																					| [2] | 陆建平, 党自强. AIGC时代虚假信息的制造传播与国家安全及公民权益的维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5): 42-58. |  
																					| [3] | 孙雪芬. 习近平关于国家金融安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4): 5-17. |  
																					| [4] | 伏佳佳, 张国清. 世界主义及其超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 5-20. |  
																					| [5] | 陈国权, 原桂楠. 中国“国家”的特性:基于中美国家体制的比较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9): 73-85. |  
																					| [6] | 陈野. 艺术图像意义的创生、叠加与汇聚[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0): 104-117. |  
																					| [7] | 刘晓艺. 市民社会伦理已渗入历史书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 144-159. |  
																					| [8] | 范佳洋. 家庭法中的家庭角色变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6): 146-160. |  
																					| [9] | 阚道远, 梁靖宇. 欧美反智主义的兴起: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嬗变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4): 82-93. |  
																					| [10] | 胡冲, 王诗宗, 宋文豪. 国家卫生城市品牌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1): 113-128. |  
																					| [11] | 赵骏, 刘国伟. 国际法中的国家博弈:小国挑战大国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3): 61-75. |  
																					| [12] | 沈坚 董子云. “真理”与法兰西近代国家——以路易九世法律形象建构为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6): 196-. |  
																					| [13] | 郑英龙. 失独家庭有限代孕权利的国家保障[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4): 71-. |  
																					| [14] | 李育书. “头足倒置”抑或“首尾不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旨的再考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1): 28-. |  
																					| [15] | 刘雨辰 杨鲁慧. 国际秩序转型视域下中国的角色转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5): 2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