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T-NIR和NIR对贮藏小麦籽粒进行理化性质评价的比较
【目标】对不同含水量、侵染程度和贮藏天数的小麦籽粒进行了贮藏研究。
【材料与方法】小麦籽粒被谷蠹侵染,并在此环境条件下保存长达90天。每45天采集小麦样本,对其蛋白质、脂肪、灰分、千粒重和硬度进行评价。
【结果】在贮藏过程中,物理化学参数,即蛋白质、千粒重和硬度均降低,而脂肪和灰分含量则增加。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和近红外光谱(NIR) 对被侵染小麦和对照样品进行鉴定。在不同质量参数的线性回归图中,FT-NIR的R2分别为82.04%和97.15%,NIR的R2分别为81.61%和98.07%。NIR的RMSEP值在0.03到0.7之间,而FT-NIR的RMSECV值在0.03到1.2之间。
【结论】这两个模型在交叉验证研究中表现良好;因此,它们可在未来用于小麦籽粒贮藏质量的快速评价。
关键词:
小麦,
贮藏,
傅里叶近红外变换光谱,
近红外光谱,
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