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莫言小说英译本中国话语建构研究
宋庆伟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作者简介: 宋庆伟(https://orcid.org/0000-0001-8059-6518),男,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校聘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话语分析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摘要

文学翻译在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形象建构中具有包容、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具有更高的价值信任度和接受度,更加“润物细无声”。借助葛浩文的翻译和传播,莫言作品塑造的繁复且丰饶的话语体系成为世界“开眼看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葛浩文的译本通过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解构西方翻译文学强势话语,进而彰显中国文学特色话语,同时又选择性地顺应目标语话语语境,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话语传播效果。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应充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立足本国发展的具体实践,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营养,以自信、自强的姿态参与国际话语场域的对话和交流,注重学理和实践创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和而不同”的中国话语,进而有效传播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关键词: 莫言小说; 葛浩文译本; 文学翻译; 中国话语; 语料库
A Corpus-based Study of China's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Mo Yan's Novel Translations
Song Qing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Abstract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structing China's image and China's discourse in that it is inclusive, penetrative and imperceptible in addition to being more believable and acceptable. The plentiful and colorful discourses constructed by Howard Goldblatt through translating Mo Yan's novels have been viewed as a key channel for Westerners to learn about China. China's traditional translational discourses have facilitated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eatures and the shaping of China's multi-dimensional profiles in the world as well. Furthermore, it is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hina's discours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derstands China bett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discourse is also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China to go global and carry ou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nce relevant studies have gradually aroused a greater interest among researcher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cademia in China. Such studies, it is believed, can help to avoid distorting and misinterpreting China's discours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o a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positive image and China's discourse in the world.
Though there is a heated discussion and study on Mo Yan's novels and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s, nowadays, very few corpus-based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Therefore, the study describes and expounds China's discourse set up in Mo Yan's novels and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s in details, that is, this study combines corpus-based research methodology with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systematically. This study focuses on not only the influence of source language on the target languag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but also especially on the ″creative treason″ wh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onstructs China's discourse. Meanwhile, this study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transference from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discourse created in Mo Yan's novels and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s to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their difference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have some implica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After probing the discourse constructed by Howard Goldblatt, it is found that Goldblatt aims at deconstructing the dominant discourse of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by primarily adopting foreignization so as to highlight China's discourse power, and he purposefully chooses to adapt to target discourse features as well to make his translations well-accepted around the world, he has achieved an ideal effect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a's image. To preserve fully the original flavor of the source text and reproduce better the sense and style, Howard Goldblatt takes literal translation as the prominent strategy, and even follows strictly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hat is, the translator transfers the word order, sentence order and structure of Mo Yan's works to English translations by adopting literal translation strategy. So he has endeavored a lot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 of the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discourse, and make promin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discourses. To be specific, as he renders China-specific discourse expressions, including culture-specific vocabulary, non-conventional collocations and idioms, the translator adopts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even stiff translation strategy at first to convey China's discourse; as he translates China's traditional folk art discourses, such as ballads, folk son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etc., he conveys actively Chinese literary discourse paradigms by keeping their original domestic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Howard Goldblatt adopts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 He takes connective and harmonious strategies when dealing with intercommunicative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 and he adopts a harmonious yet different method when translating non-communicative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
Generally speaking, as to his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hina's discourse, Howard Goldblatt constructs and reconstructs China's translational discourse consciously and voluntarily. He therefore brings about desirable effects in transmitting China's discourse. In this study, it is proposed that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laid on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quality,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or collaboration, etc. in future researches so as to construct accessible and acceptable China's cultural discour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necting the world with harmony and seeking harmony out of diversity, etc.

Keyword: Mo Yan's novels; Goldblatt's translations; literary translation; China's discourse; corpus

毋庸置疑, 葛浩文的成功译介对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乃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厥功甚伟。葛浩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领域长期浸淫, 成就卓著, 他也是目前英语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之一。近些年, 国内外对莫言小说和葛浩文英译本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 目前为止, 国内还鲜见对莫言小说和葛浩文译本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进行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系统研究。之所以选取莫言小说及其英译本构建的中国话语体系开展研究, 是基于本研究自身的实践、理论和方法意义的充分考量之上的。近年来,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国际社会对中国话语的整体评价越来越深远地影响了我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和“ 一带一路” 倡议等的实施, 中国话语研究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从实践上来看, 当前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不断融合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客观要求, 这一前提也决定了当今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重点在于对外话语体系[1]107。中国对外话语体系能够传播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特色, 塑造中国在国际上的多维形象, 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对中国话语的翻译与传播来真正认识中国的, 故而本研究聚焦莫言小说, 特别是葛浩文英译本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通过对莫言小说, 特别是其英译本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研究, 可以指导文学创作者和译者在今后的创作和翻译中积极践行自身应承担的“ 传递社会正能量, 传播生产性和建设性中国话语” 的重要使命, 努力打造精品, 以及规避译者特别是国外译者对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的扭曲、误读与误释, 进而积极有效地对外传播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用文学作品向西方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 向世界输出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中国在实现“ 中国梦”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政策, 更好地参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秩序和新型国际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咨政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同时, 从理论上讲,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方法对莫言小说和葛浩文译本的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全面的理论阐释, 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和描写翻译学有机结合起来, 既关注源语对译文的话语建构影响, 又重视译文在重构源语话语时的“ 创造性叛逆” , 特别是注重从莫言作品和葛浩文译本中构建的中国话语的求同研究到求异探索的转变, 并对两者所构建的中国话语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使结论更科学, 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做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铺垫。

对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 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 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 [2]433。这充分说明, 切实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价值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前提条件, 这对学界的相关研究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关注研究的学理性, 更要注重研究的实践意义、时代关怀和国际视野。葛浩文对莫言小说中国话语的译介是一种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话语建构行为, 对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于中国对外话语研究的紧迫性和宏大时代背景,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方法对莫言小说英译本建构的中国翻译话语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期对中国语言话语、文学话语和文化话语的建构和传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话语、中国话语与翻译的互动关系

追根溯源, 学术用语中的“ 话语” 是在翻译西方相关理论过程中衍生的新词。本文所说的“ 话语” 超越结构主义的概念, 不仅仅指文本, 也不仅仅指文本背后的观念和规则, 而是指一个整体、多元、复杂、动态的现象; 具体而言, 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人们运用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如表情、道具等)所从事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3]52。话语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 比如中国当代话语与传统话语、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等。话语理论是贯穿福柯系列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 他指出, “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 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 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4]159。以福柯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特别强调话语功能, 并将之置于他们全部思想基石的高度。话语绝不只是语言, 它与权力密切相关[5]3, 话语是人类存在的家园, 其中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建构和赋予权力。这就是说, 话语本身也是一种权力, 即话语权。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 中国与世界对话及发声的机会逐渐增多, 因此, 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心。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 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那么, 在当前全球化时代语境下, 中国话语的特征、原则、规律是怎样的?其中国特色是如何呈现的?就上述命题, 学者们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施旭通过跨历史、跨文化、跨学科的路径, 提出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方法和问题系统, 包括“ 天人合一” 的世界观、“ 辩证统一” 的认知观、“ 忧患/致用” 的伦理观、“ 言不尽意” 及“ 贵和尚中” 的言语观、“ 全面多元” 的方法观以及“ 和谐发展” 的问题观等[6]47。同时他还指出, “ ‘ 辩证统一’ 、‘ 变化发展’ 、‘ 平衡和谐’ 、‘ 天下融通’ 以及‘ 虚实相生’ 等理念是当代中国话语的重要方面和方略” , 具体而言就是以“ 动态发展” 为话语常规, 以“ 平衡和谐” 为话语原则, 以“ 天下融通、和而不同” 为话语策略, 中国话语也是同时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7]。沈贤志强调, “ 融通中外是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 — 在深度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以国际视野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以前瞻眼光积极探寻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实践中创新运用中西方优秀文化元素, 在表达方式上贴近西方受众认知图谱, 力求使对方‘ 愿意听’ ‘ 听得懂’ , 以提升中国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109。邹绍清从建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角度指出, “ 要用‘ 中国风格’ 和‘ 中国气派’ 的理论言语和实践话语深刻解读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并且要坚持民族特色与世界认同相统一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8]39。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理应自觉把握“ 文化自信” 的价值内核, 秉持中国立场, 具备世界眼光, 坚持实践标准, 推进综合创新[9]。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创新及对西方文化的自觉吸收与借鉴, 树立自信, 实现自强[10]。应该清醒地看到, 文学和文化话语属于一个国家的“ 软实力” , 强势的西方世界并不那么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 我国文学和文化话语在西方的传播很难像政治、经济那样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11]。到目前为止, 我国文学和文化的“ 软实力” 在国际社会并没有赢得应有的话语权, 往往处于“ 失语” 甚至“ 挨骂” 的被动境地,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缺乏话语的内容塑造能力和话语的议题设置能力, 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中国必须参与国际话语的建构和国际治理[12]。其中, 中国文学话语的积极建构和普适中外的文学议题设置就是一个重要举措。综上而言, 中国特色是中国话语的根本要求和内在属性, 中华文化是中国话语体系生成的母体, 也是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逻辑基础; 实践既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立足点, 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平台, 也是中国话语生成和构建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 融通中外” “ 和而不同” 则是中国话语的时代特质; 创新是建构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思想动力, 创新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生, 给中国话语注入时代性和国际性血液。概言之, 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应充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立足本国发展的具体实践, 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营养, 以自信、自强的姿态参与国际话语场域的对话和交流, 注重学理和实践创新, 着力打造“ 融通中外” “ 和而不同” 的中国话语, 进而有效传播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手段, 翻译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 翻译也是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手段。翻译就是两种话语力量间的搏斗, 是源语和目的语争夺话语权的一场争斗[13]。周红民[14]和耿强[15]指出, 翻译话语是指基于翻译实践以及哲学、美学、语言及文学积淀和传统, 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的学术规则和陈述以及各种类型的翻译文本等。英语世界对中国的真正认识是通过中国话语的翻译实现的, “ 中国翻译话语” 决定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位置。中国话语塑造中国形象, 加强中国话语的建构性功能, 赢得中国话语权, 是我国文化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16]。“ 话语即实践” , 葛浩文将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实践, 借助自身在中国文学外译中积累的雄厚象征资本和逐步掌握的声望日隆的话语权, 积极主动地解构和颠覆西方文学的强势话语, 通过以异化和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彰显中国文学和文化话语, 以一个汉学家的身份秉持源语“ 文化自信” 和“ 文化自觉” 的中国立场, 充分凸显了译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葛浩文有意识的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构对于改变处于被动境地的中国文学话语地位, 以及“ 西强我弱” 的话语国际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 葛浩文又选择性地顺应目的语话语语境, 在翻译实践中辅以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 把原作塑造的中国话语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和接受效果。虽然其中国翻译话语建构尚存些许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 部分政治和文学话语翻译传达不到位、易导致误解误释等问题, 但就其对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效果而言, 葛浩文的话语翻译实践堪称一个成功的范例,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 莫言小说英译本中国话语建构策略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来自笔者自建“ 莫言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 (以下简称CEPCOMN), 收录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及葛浩文英译本, 语料库容量为200万字词左右(汉语文本为1 268 081字, 英语文本为746 580词)。通过语料库检索和文本细读发现, 为了保持中国语言话语、文学话语和文化话语的原汁原味传递, 尽力再现原作的意义与风格, 葛浩文在翻译中秉持直译先行的策略, 甚至沿袭源语表达构式, 将源语的基本字序结构悉数移植到译文中, 主动冲破西方文学翻译的强势话语樊篱, 力主彰显中国话语特色,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效果。综观而言, 葛浩文积极建构中国翻译话语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直译先行, 积极传递中国语言话语

1.特色话语词汇:直译、音译并举

本研究使用WordSmith7.0的词表功能统计了CEPCOMN汉语原创小说、英语翻译小说和BNC英语原创小说的平均词长, 见表1

表1 CEPCOMN汉英子语料库和BNC英语原创小说语料库平均词长对比

统计数据表明, CEPCOMN英语翻译小说子语料库平均词长大于BNC英语原创小说语料库平均词长。这说明英语翻译小说使用长词较多, 用词更复杂, 增加了阅读难度, 这和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不符。究其原因, 这与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密切相关。葛浩文虽然市场意识浓厚, 但他更秉承忠于原作和作者的翻译原则。莫言原创小说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土语、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化局限词(culture-specific vocabulary), 它们属于汉语民间特色语言话语成分。葛浩文采取直译甚至音译的方式来处理, 充分保留了汉语特色话语的原汁原味和本土风情。比如“ 观音菩萨” (Bodhisattva Guanyin)、武大郎(Wu Dalang)和一些称谓词如爹(dieh)、娘(niang)以及方言词“ 咋咋呼呼” (zha-zha-hu-hu)等都采取了直译或音译。如例(1):

(1)“ ……瓜熟自落……到了时辰, 拦也拦不住……忍着点, 咋咋呼呼……不怕别人笑话, 难道不怕你那七个宝贝女儿笑话……” (《丰乳肥臀》)

″... a melon falls to the ground when it's time, and nothing will stop it... you have to tough it out, zha-zha-hu-hu... want people to mock you? Doesn't it bother you that your seven precious daughters will laugh at you...″

“ 咋咋呼呼” , 也作“ 咋唬” , 属于山东方言, 形容声高, 吵闹, 说的话没有意义, 有大惊小怪的意味。但译者没有直接意译为目标语读者熟悉的表达, 而是采取了音译的策略, 起到了原汁原味传递汉语话语意象的效果。在葛浩文的译本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传递汉语特色话语的过程中, 葛浩文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可谓果敢决断,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文学的强势话语, 这对当前在英语世界建构积极的中国话语体系恰到好处。异化策略能起到“ 文化传真” 的作用, 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同时将汉语话语的意义、意境和陌生化效果原汁原味地传递出去, 能起到很好的翻译和传播效果。尤为可贵的是, 在当前中西话语权“ 西强我弱” 的国际环境下, 葛浩文旗帜鲜明的翻译操作实践对中国翻译话语和中国形象的建构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

2.超常规搭配:直译、硬译兼备

莫言小说语言特色变化诡异、天马行空、狂放不羁, 其语言表达经常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甚至有些违反逻辑的意味。其小说中超常规搭配的例子俯拾皆是, 造成了鲜明的陌生化效果。结合文本细读和语料库搭配检索, 发现莫言原创小说的超常规搭配特色主要体现在超常规搭配词语的大量使用上。超常规搭配的直译处理在重现原作魅力、保持原作意义和风格、构建和传递原作特色语言话语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下面几例:

(2)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 几十年如一日。(《红高粱家族》)

Over decades that seem but a moment in time, lines of scarlet figures shuttled among the sorghum stalks to weave a vast human tapestry.

(3)一个明亮的上午, 他扔掉木拐, 走出了家门。(《师傅越来越幽默》)

One sunny morning, he put away his cane and walked out the door.

(4)喂我稀粥时我看到她乳房鼓胀, 那里边蓄积着浅蓝的乳汁。(《生死疲劳》)

I could see her bulging breasts when she fed me; they were filled with light blue milk.

(5)女司机啤酒花一样的脸庞在丁钩儿的脑海里停留了一分钟, 便像透明玻璃杯里的啤酒泡沫一样, 哗哗啵啵地响着, 缓缓地消逝了。(《酒国》)

The image of the lady trucker's face stuck in the investigator's head for a moment like dried hops, frothing briefly before vanishing like the foam on a glass of beer.

(6)一团毛茸茸的白雾滚过来, 吞没了司马亭, 吐出了司马亭。(《丰乳肥臀》)

A cloud of feathery mist rolled through the sky and swallowed up Sima Ting, then spat him back out.

通常很少用颜色词“ 暗红色” 来修饰人, 但在例(2)中, 作者意欲借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传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影射即将与日军展开的浴血战斗。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手法, 凸显了对场景的陌生化和超然感受。但对BNC英语原创小说语料库进行检索, 没有发现这种超常规搭配的例子, 可见, 这是译者在传递原作特色话语形象时的有意选择。例(3)中的形容词“ 明亮” 用来修饰“ 上午” , 乍看起来有些奇怪甚或荒诞, 但通读原文就会发现, 作者是想要表达故事主人公老丁欲洗心革面, 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 明亮” 一词用来暗示老丁有一个“ 光明” 的未来, 此处直译操作修辞效果鲜明, 对故事情节的诠释既合情合理, 又简洁明快。汉语搭配里很少用形容词“ 浅蓝” 来修饰“ 乳汁” , 如例(4), 这个看似怪诞的搭配组合来自莫言天马行空的构想:地主西门闹的前妻迎春嫁给了蓝脸, 莫言就让自己的妙笔插上了腾飞幻想的翅膀, 想象迎春的乳汁是蓝色的。例(5)中的意象“ 啤酒花一样的脸庞” , 对普通读者而言显然是陌生的, 这源于莫言狂放不羁的行文思路和汪洋恣肆的写作风格。例(6)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修饰词“ 毛茸茸” 表示触觉, 常修饰一些可以触及的物体。作者用“ 毛茸茸” 来修饰“ 白雾” , 目的在于创设一种惟妙惟肖、即将展开的立体场景:日本鬼子就要来了!大有“ 白云压城” 之感。

就超常规搭配所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 胡显耀曾研究指出, 常规化与归化相似, 要求原文“ 入乡随俗” ; 变异则与异化类似, 译文语言结构奇特, 有可能违背目的语语法规范, 在翻译方法上主要采取直译(①参见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124页。)。针对莫言天马行空的行文风格和书写方式, 葛浩文坦言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他为了传递原作语言话语特色, 主要采取了直译乃至有些“ 硬译” 的手法来传递原文话语意象,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和当年鲁迅所倡导的翻译主张大抵相似:“ 这样的译本(直译乃至硬译), 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 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手法……要医这病, 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 装进异样的句法去, 古的, 外省外府的, 外国的, 后来便可以占为己有……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 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 [17]589二者的目的大同小异, 都是“ 输入新的表现手法” , 以便“ 后来可以占为己有” 。由此可见, 葛浩文此举是为了传递汉语特色话语, 并积极促成其在西方语境下的传播和接受。

3.习语:沿袭源语构式

通常情况下, 汉语的意义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 即所谓的“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因此, 中国话语常以虚实相生为基本言说策略, 通常采取间接、含蓄、笼统的方式进行表述[7]。寓言、成语等是汉语话语常见的表现形式, 莫言小说习语翻译更是体现了葛浩文主动传递汉语特色话语的努力。习语属于语言的一种文化特色成分, 是其精要和选粹。不同语言的通约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习语翻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或直译, 或意译, 但葛译本倾向性地采用了沿袭源语构式的直译法, 充分体现了对汉语话语意义和风格的尊重。CEPCOMN中习语直译和意译数量的对比见表2, 其中所显示的悬殊比例足见译者传递汉语话语的良苦用心。

表2 CEPCOMN习语直译和意译数量对比

译者将汉语习语表达的基本字序结构悉数移植到译文中, 这一直译特征在小说翻译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以下几例:

(7)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酒国》)

You can't make a cow big with a genital blow, you can't push a train and make it go, you can't build Mount Tai with just rocks and some snow.

(8)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鱼面看水面。(《红高粱家族》)

If not for the sake of the monk, stay for the Buddha. If not for the sake of the fish, stay for the water.

(9)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天堂蒜薹之歌》)

The monk can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stays.

通过上面几例可以看出,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 葛浩文以传递源语话语为首任, 采取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注意保留原文意象, 翻译严格沿袭源语构式, 给目标读者塑造了陌生化和异质化的效果。翻译立足于对读者的关怀, 在合作、信任的基础上与读者对话, 葛浩文在翻译中国民间话语的过程中, 并不总是以“ 救世主” 和“ 文化传播者” 的姿态进行详细阐释, 而是给读者留下参与的合理空间。如例(7)中的“ 泰山” , 例(8)中的“ 佛” 以及例(9)中的“ 和尚” “ 庙” 这些民间文化话语的翻译, 译者并没有采取加注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解释, 而是采取直译方式将这些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化话语的理解权交给目标读者, 这有助于生成其文化辨别能力。“ 异化翻译的‘ 邀请’ 功能, 传递了丰满的源语文化意象, 将充足的空间和未定点留于读者参透, 促成了读者的积极参与, 读者在此过程中积极吸收他者文化, 其主体性意识必将会不断增强, 文化自觉得以生成。这样, 对中国语言文化意象的传播也起到良好的效果。” [18]145总体而言, 葛浩文所做的翻译策略尝试对传播中国语言话语的长期效用是显著的。

(二) 立足原作本土化特征, 主动传递中国文学话语范式

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他也曾多次坦言, 这与其前期阅读经历和民间艺术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其作品充斥大量的歌谣和戏曲唱词, 还有说书体体例的大量使用, 这是莫言痴迷和挚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的有机再现。无论是《酒国》中的插叙、倒叙混用的叙述手法, 以及《生死疲劳》中章回体小说形式的呈现, 还是《天堂蒜薹之歌》中反复出现的用以揭示主题的歌谣, 还有《檀香刑》中的“ 茂腔” , 葛浩文大多数都采取了直译法, 并秉承了原作的体例特征。以《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歌谣翻译为例, “ 尊一声众乡亲细听端详, 张扣俺表一表人间天堂” 被直译为“ Pray listen, my fellow villagers, to Zhang Kou's talk of the mortal world and paradise” 。《生死疲劳》章回体标题“ 第一章:受酷刑喊冤阎罗殿 遭欺瞒转世白蹄驴” 译为“ Book One:Torture and Proclaimed Innocence in Yama's Hell, Reincarnation Trickery for a White-Hoofed Donkey” 。葛浩文主动采用说书体体例直译, 以展示原作独特的文学话语范式, 将中国文学话语的式样传递给目标读者, 这对中国民间文学话语的海外建构和接受大有裨益。

(三) 搁置翻译策略之争, 打造“ 融通中外” “ 和而不同” 的文化话语

1.中西文化话语的忠实性翻译:融通中外

忠实与创造是翻译过程中一对永恒的矛盾, 对于二者的辩证关系, 葛浩文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指出, 既要创造, 又要忠实, 但忠实是首要原则。因为尽管我们承认翻译行为具有创造性的成分, 但翻译毕竟是对原作的文字和思想所进行的语言和文化的转换, 无论再怎么具有创造性也不是原创, 翻译的这一本质决定了翻译和译本是受动性的, 受到诸多因素约束, 不可能采取完全创造性的改写而背叛原文, 而应该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创造性背叛[19]4。葛浩文在进行中西文化话语转换的过程中, 自觉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 即“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的传统理念, 同时跳出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窠臼, 体现了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实现了翻译话语的源语文化诉求和中西文化话语的有机融合。

莫言小说中经常出现“ 老天” “ 老天爷” “ 天老爷” 和“ 天哪” 等感叹性表述, 译者并没有统译为西方目标读者熟知的God, 而是采取了观照原作话语的直译法, 回归源语文化特色话语轨道, 译为Old Man in Heaven, China's Supreme Deity, Lord in Heaven, old man upstairs, old man up there和my heaven等等。例如下例:

(10)天老爷, 保佑我出去吧!(《天堂蒜薹之歌》)

Old man upstairs, get me out of here.

“ 天老爷” (或“ 老天爷” )是中国文化里家喻户晓的传统意象, 是中国传统文化局限词的代表, 但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又与西方的God不尽相同, 如果采取简单的归化翻译策略, 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失。葛浩文深谙中国传统话语思想所负载的文化内核, 为了让目标读者群感受源语文化话语的异质性, 他匠心独运地将其译为old man upstairs, 体现了主人公四婶当时的无助, 营造了“ 老天爷就在身边, 老天爷就是我的依靠” 的逼真艺术效果。类似的例子还有“ 观音菩萨” (Bodhisattva Guanyin)、天公地母(Father of Heaven, Mother of Earth)和黄仙狐精(yellow spirits and fox fairies)等。

为了在西方语境中完整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话语, 逐步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话语, 葛浩文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 充分践行了翻译的忠实原则, 既使译文具有异域风情, 又增强了中国文化话语在西方语境中的适应性传播以及原作和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 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汁原味传播的效果, 译文积极地向英语读者引介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话语信息, 在主动传承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可谓一举多得。

2.中西文化话语的创造性翻译:和而不同

当代中国文化话语以“ 平衡和谐” 为基本的建构和传播原则, 它催生了当代中国话语的“ 和谐社会” “ 和谐世界” 和“ 多元文化” 等价值观。这一话语原则既反映了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所坚持的国际关系立场, 即避免冲突对抗, 争取合作共赢[7]。所以, 在中国翻译话语的建构过程中, 要关注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及需求, 在实现话语传播和交流平衡和谐的基础上, 追求和而不同的文化话语传播实现方式。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葛浩文根据两种文化话语的不同诉求, 适时地采取了略译和增译结合的策略, 构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话语, 保持了各自文化的独立性和参照性,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话语传播和接受效果。毋庸置疑, 忠实原则对翻译行为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价值, 然而, 翻译中要实现完全的对等和忠实又是不可能的。就像葛浩文指出的那样, “ 翻译就像读诗,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 生活环境不同, 受到的教育不同, 因而对诗的理解、感悟和解释也不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绝对忠实地再现原文也是不现实的” [20]5。葛浩文曾援引意大利名谚“ 翻译即背叛” 来说明绝对忠实之难为, 提出了重写(rewriting)的翻译观。他同时又强调, 重写与原作之间有种温和协调的合作关系。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以直译为主的同时, 又主动适应目的语话语接受环境。下面以CEPCOMN中汉译英句对比例(表3)来说明译者为达成调适性中西话语转换而做的努力。

本研究所用语料库最终达到全部句级对齐并显示汉译英句对比例, 汉英对应语句有以下对应比例:[1∶ 1]、[1∶ 2]、[1∶ 2]、[2∶ 1]、[2∶ 2]等。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译文会出现增译和略译的情况, 为了研究需要, 笔者标注为[1∶ 0]和[0∶ 1]的句对比例形式, 即[1∶ 0]表示英文译本采取了略译, [0∶ 1]表示英文译本采取了增译。略译的文本部分用“ 000000” 表示。符号< s> 和< /s> 之间的部分视为一个句对, 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下面两例。

(11) [0∶ 1]

< s> 000000。< /s>

< s> ″You old fart, ″ she muttered, ″the older you get, the crazier you are... the middle of the day... what do you think you're doing... The lord of thunder and mother of lightning are looking at you.″ < /s> (《师傅越来越幽默》)

(12) [1∶ 0]

< s> 尽管世间有种种乐器, 尽管地球上有许多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动物, 譬如俄罗斯小说中常常提到的夜莺, 譬如大洋深处那些求偶的雄鲸, 譬如中国老头鸟笼中的画眉, 它们的声音确实都很美妙, 但都无法与常天红的嗓子相比。< /s>

< s> 000000.< /s> (《生死疲劳》)

通过表3可知, 葛浩文译本中增译占很小的比例(1%), 此方法选用相对比较慎重, 体现了翻译的忠实原则。比如例(11)中的增译是老丁夫妻间亲密关系的描写, 为译者的增译, 以起到通过两性描写来吸引目标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源语语言和文化中禁忌语、习俗、灰暗面、暴力和两性关系等的描写, 乃至大肆铺陈, 以变形的异质文化来满足目标读者的猎奇心理, 以起到吸引读者的效果。上述行为是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过程中常会遇到的情况, 应该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表3 CEPCOMN汉英句对比例

根据表3, 在本研究所选取的莫言六部小说中, 有五部比较普遍地采取了略译的翻译手法, 《生死疲劳》的略译比例更是达到了7%。略译的主要信息是文化特色话语, 比如原作中的方言、谚语以及风俗习惯等信息。诚然, 由于文化差异鸿沟巨大, 这些文化特色话语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语, 即便翻译也可能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比如《生死疲劳》中西门闹投胎转世后以“ 猪” 的名义所进行的回忆:“ 他让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小妖红孩儿— — 那小子嘴巴一努, 便有烈焰喷出— — 又让我想起了《封神演义》中大闹龙宫的少年英雄哪吒— — 那小子脚踩风火轮, 手持点金枪, 肩膀一晃, 便生出三个头颅六条胳膊— — 我还想到了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那个九十多岁了还面如少年的天山童姥, 那小老太太的双脚一跺, 就蹦到参天大树的顶梢上, 像鸟一样地吹口哨。” 其中, 文化局限词“ 红孩儿” “ 哪吒” 和“ 天山童姥” 是汉语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形象, 但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翻译, 所以, 译者不得已退而求其次, 采取略译。

总体而言, 葛浩文译本倾向于采用略译的翻译策略, 增译偶尔为之。实践证明, 这种策略也顺应了目标读者的偏好, 这为今后中国文化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传播的初始阶段宜采取编译、删节或略译等形式, 主动适应目的语话语环境, 继而再视情况适时推出全译本。相对而言, 这种循序渐进的路径比较适合当前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 葛浩文译语话语建构策略的不足

葛浩文将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实践, 有意识地瓦解西方文学翻译强势话语, 通过以异化和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彰显中国文学和文化话语特色, 以一个汉学家的身份间接体现了中国翻译话语传播过程中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 葛浩文又选择性地顺应目的语话语环境, 取得了良好的翻译话语接受和传播效果。不过, 葛浩文的译语体系建构中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首先, 葛浩文译文中增译以及改写和添加情节的部分, 主要是通过对源语文化中禁忌语和两性关系等的描写, 来引起部分目标读者的猎奇心理和阅读兴趣。这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也是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过程中亟须注意的问题。不可否认, 部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持有较为浓郁的猎奇心态, 但作者和译者不能单方面为了迎合这一小部分读者的趣味, 而做此方面的创作和翻译努力。相反, 作者和译者在创作和翻译中要积极践行自身应承担的“ 传递社会正能量, 传播生产性和建设性中国话语” 的重要使命, 努力打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精品。

其次, 葛浩文有些译文的略译处理极易造成中国话语信息的遗失和变形, 其做法是值得探讨的。前文提及, 略译应是文学翻译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 如果理解、表达和接受等各方面条件许可, 为了传播源语文化话语, 还是首先要全力将原文译出。比如《生死疲劳》中的很多描写都生动传神, 入木三分,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印象深刻。例如:“ 据说, 金龙掏出一支相当高级的进口香烟, 用一个仿佛纯金打造的、燃烧丁烷的打火机点燃, 然后, 把点燃后的香烟插到洪泰岳嘴巴里, 好像他是一个双手残废不能自己点烟的人。” 这段描写把金龙逢迎巴结洪泰岳的一举一动塑造得生动传神, 把金龙和洪泰岳两人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但译者却略而不译, 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和缺失。因此, 在翻译实践中如能做到直译与选择性顺应结合, 传递生产性的中国话语形象, 应该是值得努力的尝试。

另外, 葛浩文虽精通汉语, 但囿于其母语并非汉语, 因此, 在构建中国对外话语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造成个别形象和话语塑造变异, 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读和误释, 甚至会给国家形象带来消极影响。例如, 《红高粱家族》中的服饰形象, 《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政府形象, 《酒国》中的官员形象, 《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弱势群体形象, 《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生死疲劳》中的农民形象等都是原作积极塑造的典型形象, 但经过葛浩文稍显夸张的译笔, 不同程度地蜕变成落后、腐败或受歧视的形象, 对中国形象的传播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这与构建生产性、建设性中国话语的要求背道而驰。可见, 将文学外译任务悉数交给国外汉学家或外籍专家还是存有较大风险的, 因此, 本土译者的积极参与和发声是完成上述使命必不可少的一个保证。吴自选指出, “ 中外译者的有机结合具有多种优势, 比如可以让中外译者做到扬长避短, 即充分发挥各自方面的母语优势,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翻译的理解、表达和润色等各个环节的质量, 是比较理想的译者模式选择” [21]89。当前学界认为, 在当前中国文学“ 走出去” 的过程中, 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与目的地文化和文学的良性互动与互学互鉴。笔者认为, “ 通过文化间平等的交流和学习, 相互间的了解也会逐步加深, 翻译的障碍也会逐步消弭, 传播的效度也会大有可期” [22]98。在传播中国话语的过程中, 不能仅靠域外译者和汉学家译者群体, 需要中西合璧, 并保证中方译者统摄把握正确的话语意识形态和话语方向, 以建构积极正面的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形象, 为中国话语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和接受保驾护航。

此外, 必须指出的是, 中国特色翻译话语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协同翻译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外交学等多个学科进行全面辩证阐释, 不能简单笼统地靠数据说话, 否则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倾向。本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存在诸如语料规模稍小, 代表性稍显不足以及阐释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这也是今后本研究努力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葛浩文中国翻译话语建构策略的考察, 其话语建构脉络清晰可见:直译和异化翻译策略和方法贯穿其话语翻译实践, 同时辅以多种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 力求忠实、准确、传神地把原作的文化意象和特色话语传达给目标读者, 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翻译话语建构和传播行为, 起到了较好传递中国话语的作用。同时, 在今后的中国话语建构中还需在如下方面着力:作者和译者在创作和翻译中要倾力打造精品, 积极践行“ 传递社会正能量, 传播生产性和建设性中国话语” 的重要使命; 着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 能为国际社会接受, 相对统一规范, 有充分学理理据和时代气息的对外政治话语和文学话语体系, 尤其是涉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导向时, 不能简单采取“ 拿来主义” ; 在翻译实践中做到直译与顺应结合, 传递积极的、生产性的中国形象和中国话语; 在传播中国话语的过程中实现中外译者的有机结合、中外合璧, 保证中方译者统摄把握正确的话语意识形态和话语方向。中国文学和文化翻译话语体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 所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学界应充分认识到这一使命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自觉做到植根本土, 胸怀世界, 守正创新, 对话国际, 真正实现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话语语境中的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 沈贤志: 《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 《新闻战线》2018年第17期, 第107-111页.
[Shen Xianzh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Overseas Discourse System, ″ The Press, No. 17(2018), pp. 107-111. ] [本文引用: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6年.
[Party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ed. ), Selected Article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Beijing: Centr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 The Party Building Reading Press, 2016. ] [本文引用:1]
[3] 施旭: 《当代中国话语的中国理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第51-58页.
[Shi Xu, ″Exploring a Chines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iscourses, ″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5(2013), pp. 51-58. ] [本文引用:1]
[4] 王治河: 《福柯》,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Wang Zhihe, Michel Foucault, Changsha: Hun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 ] [本文引用:1]
[5] 辛斌: 《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 《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第1-6页.
[Xin Bin, ″Foucault's Theory of Power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No. 2(2006), pp. 1-6. ] [本文引用:1]
[6] Shi Xu, 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本文引用:1]
[7] 施旭: 《(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话语理论与实践》,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第90-95页.
[Shi Xu, ″The Emerging Chinese Discourse in Times of Global Turbulence, ″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 5(2018), pp. 90-95. ] [本文引用:3]
[8] 邹绍清: 《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第37-41页.
[Zou Shaoq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scours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ology, ″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4(2014), pp. 37-41. ] [本文引用:1]
[9] 张西立: 《中国话语与中国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第34-36, 49页.
[Zhang Xili, ″Chinese Discourse and Practice, ″ Journ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No. 1(2017), pp. 34-36, 49. ] [本文引用:1]
[10] 郭建宁: 《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1期, 第6-10页.
[Guo Jianning, ″Building a Discourse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ese Road, ″ Frontiers, No. 11(2012), pp. 6-10. ] [本文引用:1]
[11] 王宁: 《如何有效地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建构中国话语?——读施旭的英文专著<中国话语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 第86-89页.
[Wang Ning, ″How to Construct Chinese Discourses Effectively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On Reading Shi Xu's English Monograph 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No. 5(2015), pp. 86-89. ] [本文引用:1]
[12] 陶贞安裴洲司陈佳璇: 《国家话语生态研究: 新时代的语言学回应——“第一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述评》,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第93-95页.
[Tao Zhen'an, Pei Zhousi & Chen Jiaxuan, ″National Discourse Ecology Studies: A Linguistic Response in the New Era — A Review of 'The First National Discourse Ecology Studies Summit BBS', ″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 1(2018), pp. 93-95. ] [本文引用:1]
[13] 朱湘军: 《从权力与话语看翻译之强势》,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第41-45页.
[Zhu Xiangjun, ″Hegemony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wer and Discourse, ″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 6(2008), pp. 41-45. ] [本文引用:1]
[14] 周红民: 《中西翻译话语可否融通?》,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第178-181页.
[Zhou Hongmin, ″Ca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Discourses Be Compatible?″ Hunan Social Sciences, No. 3(2009), pp. 178-181. ] [本文引用:1]
[15] 耿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第104-112页.
[Geng Qiang, ″A Chronological Study of Translation Discourses in the Paratext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 5(2018), pp. 104-112. ] [本文引用:1]
[16] 庄琴芳: 《福柯后现代话语观与中国话语建构》, 《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 第94-96页.
[Zhuang Qinfang, ″Foucault's Post-Modern Outlook on Discourse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Discourse, ″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No. 5(2007), pp. 94-96. ] [本文引用:1]
[17] 鲁迅: 《关于翻译的通信》, 见黎照编: 《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 北京: 华龄出版社, 1997年, 第577-589页.
[Lu Xun, ″The Letters on Translation, ″ in Li Zhao (ed. ), The Records of the Debates Between Lu Xun and Liang Shiqiu, Beijing: Hualing Press, 1997, pp. 577-589. ] [本文引用:1]
[18] 宋庆伟: 《双语词典词源信息标注的认知语义学理据研究——以<英汉大词典>为例》, 《学术探索》2012年第8期, 第143-146页.
[Song Qingwei, ″The Exploration on the Motivation of Etymological Information Addition of the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ies: The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as the Example, ″ Academic Exploration, No. 8(2012), pp. 143-146. ] [本文引用:1]
[19] 吕敏宏: 《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年.
[ Minhong, A Narratological Study on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odern Novel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1. ] [本文引用:1]
[20] Goldblatt H. , ″The Writing Life, ″ Washington Post, 2002-04-28. [本文引用:1]
[21] 吴自选: 《翻译与翻译之外: 从<中国文学>杂志谈中国文学“走出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第86-90, 128页.
[Wu Zixuan, ″Beyond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Literature to Promoting Chinese Literature Abroad, ″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o. 4(2012), pp. 86-90, 128. ] [本文引用:1]
[22] 宋庆伟: 《葛译莫言小说中方言误译探析》, 《中国翻译》2015年第3期, 第95-98页.
[Song Qingwei, ″The Exploration of Howard Goldblatt's Mistranslations: With Dialect Translation of Mo Yan's Novels as Exemplar, ″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No. 3(2015), pp. 95-98.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