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摘要 经验与陈述的关系并非归纳或演绎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所谓经验与陈述之间的鸿沟只是表象主义科学观提出的一个假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介入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对于新的实践科学观来说,该问题是不存在的.这种新的科学观念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结果. |  |  
															| 关键词 :
																																																																经验基础, 
																																																																	实践科学观, 
																																																																	语用学, 
																																																																	解释学, 
																																																																	相对主义 |  
															|  |  
													
														
															| 
																																																																																																										
																					| [1] | 吴旭平, 张丹丹. 德国历史主义的三重演绎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3): 13-25. |  
																					| [2] | 毛延生, 何刚. 中国语用学研究范式的自觉、批评与优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 94-103. |  
																					| [3] | 黄华新 叶颖秀. 亲子互动中的语用论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129-139. |  
																					| [4] | 蒋奋. 论判定补贴利益的私人投资基准: 法解释学与法经济学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5): 190-. |  
																					| [5] | 刘毅青. 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5): 181-190. |  
																					| [6] | 张建理. 论语篇连贯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1(6): 1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