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摘要 "风月情怀"是指一种与自然相契合的审美意识和诗化的生活作风,从其中包含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言,它又是与道合一的生命体验.欢乐之情是邵雍风月情怀的精神性内核和情感主导趋向.具体说来,邵雍的欢乐之情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他在《伊川击壤集序》中所说的"自乐"、"乐时"与"(乐)万物之自得"."自乐"即隐居生活中的安闲之乐,它与"乐时"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乐)万物之自得"是一种本体之乐,它既是审美情感,又是情感的超越. |  |  
															| 关键词 :
																																																																邵雍, 
																																																																	《伊川击壤集》, 
																																																																	风月情怀, 
																																																																	乐 |  
															|  |  
													
														
															| 
																																																																																																										
																					| [1] | 刘召明. 从杨维祯入吴看元末古乐府运动的演进与文坛格局的重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6): 132-141. |  
																					| [2] | 王玉莹, 郝田虎. 弥尔顿的《失乐园》中的科幻冲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0): 145-160. |  
																					| [3] | 程刚. 秩序与安乐:邵雍的易学与诗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9): 144-153. |  
																					| [4] | 胡秋妍. 新出墓志与唐代乐舞[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8): 97-108. |  
																					| [5] | 叶晔, 魏柔嘉. 王世贞《乐府变》本事新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8): 134-146. |  
																					| [6] | 李猛, 黄振宇. 中国城市资本回报率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及其原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 136-151. |  
																					| [7] | 郭丽. 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199-212. |  
																					| [8] | 郝田虎. 弥尔顿《失乐园》中译回顾与展望:为何需要重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6): 70-. |  
																					| [9] | 李飞跃. 重审唐宋词体研究的现代音乐学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180-. |  
																					| [10] | 张春义. 校谱之风与南宋典雅词派的兴起----从曲谱流传角度看词派形成的音乐背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4): 158-172. |  
																					| [11] | 陶然 周密. 唐宋步虚韵的词学观照[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2): 20-29. |  
																					| [12] | 田旭 于晓华 张晓恒. 中国粮食生产潜能分析:一个基于“俱乐部 收敛”的视点[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5): 112-. |  
																					| [13] | 程勇. 审美乌托邦:儒家制度美学思想及其内在困结[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3): 187-199. |  
																					| [14] | 赵黎明. “声诗”传统与现代解诗学的“声解”理论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2): 111-121. |  
																					| [15] | 叶 晔. 明代礼乐制度与乐章体词曲[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5): 164-17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