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学研究:正在越来越远离文学吗?——当代文学研究变化轨迹的理据分析 |  
						|  |  
					
						| 
								
									| 
											
                        					 
												
													
													    |  |  
													    | 摘要 当代文学研究从方法更新阶段到语言学转向阶段再到文化转向阶段,前半期所显现的是由文学"外部"向"内部"掘进,后半期所显现的是由文学"内部"向"外部"扩张的特点.面对这样的演变,光有"回归文学"、坚守"审美主义"的呼吁和主观愿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其背后的动因和隐伏其中的内在逻辑:作为前半期演变的外推力是文学何以"是其所是"的本质主义追寻,内驱力则是排他性的"减法思维"方式;而后半期演变的外推力是作为对本质主义的反拨,反本质主义成为流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驱力则是对形式分析、"语言学工具箱"的借用资源耗尽后的物极必反. |  |  
															| 关键词 :
																																																																研究方法, 
																																																																	文学观, 
																																																																	本质主义, 
																																																																	文化语境 |  
															|  |  
													
														
															| 
																																																																																																										
																					| [1] | 马里扬. 潜能转化如何可能:北美中国词学研究现状局外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187-. |  
																					| [2] | 张惠芳. “是不是”问句的日译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83-. |  
																					| [3] | 吴越民.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4): 109-. |  
																					| [4] | 段怀清. 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尚待澄清的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111-. |  
																					| [5] | 邱戈. 媒介身份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191-. |  
																					| [6] | 王元骧. 文学理论研究三题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1(4): 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