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检出HBsAg-HBV基因表达的可能
收藏
王可宁, 何南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1
摘要(
191 )
PDF(316KB)(
45
)
已知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可有HBVDNA存在, 但对HBV基因在PBMC内是否表达及如何表达, 至今所知尚少。本文用完整PBMC涂片, PAP染色等方法研究了血清中HBV标志阳性者PRMC内HBsAg-HBV基因表达产物。实验结果表明, 27例受试者中13例PBMC内HBsAg阳性。对阳性者中的4例, 进一步分析HBsAg在单核细胞、T细胞及非T细胞内的分布, 结果有2例HBsAg同时存在于T细胞和非T细胞内, 另2例分别仅在非T细胞或单核细胞内检出。本文发现HBsAg仅存在于PBMC的胞浆中, 并可分为两种染色类型:弥漫型及局灶型。提示PBMC可受HBV感染, HBV基因也可在PBMC内表达。
|
|
幼儿HBsAg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及HB抗原的检测
收藏
陈智, 何南祥, 周绍聪, 金建华, 孔慧琴, 王引福, 闵志立, 周朗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2
摘要(
251 )
PDF(307KB)(
48
)
本文对9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 并于0、1、6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形成HBV持续感染的小儿, 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有无HBV感染的研究。应用未标记酶抗酶免疫复合物法(PAP)检测HBsAg和HBcAg, 原位核酸杂交检测HBV-DNA;10例抗HBs阳性幼儿作为对照。结果:9例血清HBsAg阳性幼儿的PBMC中有4例HBV-DNA阳性。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另有1例HBsAg阳性, 但未测到HBV-DNA。HBc Ag均阴性。HBV-DNA分布于胞浆中, 阳性细胞数约占细胞总数的1~2%。对照组PBMC中HBV-DNA、HBsAg和HBcAg均阴性。上述结果表明, HBV已感染PBMC, 并在其内表达S抗原。
|
|
用石英粉尘毒性比较法推算腊石混合尘卫生标准的研究
收藏
宋志芳, 曾昭玉, 杨赛丽, 张琪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9-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3
摘要(
251 )
PDF(325KB)(
72
)
本研究利用腊石混合性粉尘与石英粉尘的相对毒性推算腊石混合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根据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结果, 推算出腊石矿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3mg/m3, 这一数值与在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最高容许浓度建议值(2mg/m3)接近。本文从实验室研究的角度, 为制订腊石粉尘卫生标准提供了依据。
|
|
氰戊菊酯的UDS试验结果
收藏
蔡朱男, 张小山, 张丽燕, 李文春,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13-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4
摘要(
214 )
PDF(319KB)(
53
)
UDS试验是检测DNA损伤的短期试验之一。用UDS试验检测三种不同来源的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1和№2浓度在5×10-8~10-5mol/L, 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时, 都无诱发UDS作用。氰戊莉酯№3在不和体外活化系统, 浓度为5×10-5mol/L时结果为阳性, 并能获得剂量效应关系。加有大鼠肝微粒体制剂时, 氰戊菊酯№3浓度在5×10-8~10-5mol/L, 无诱发UDS作用。比较三种氰戊菊酯制品的纯度后认为, №3的DNA损伤作用可能是样本中之杂质所引起。
|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猝死二例报告
收藏
应智林, 周法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16-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5
摘要(
307 )
PDF(173KB)(
58
)
1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 38岁。因反复发作右侧胸部撕裂样疼痛伴左下肢胀半年, 于1986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6月因右侧中耳胆脂瘤作手术, 术后恢复佳。同年9月某夜, 突然发生右侧胸部撕裂样疼痛伴呼吸困难。胸片示右侧肺底部炎症。半个月后, 左侧下肢肿胀、发冷、发绀及小腿疼痛。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抗炎, 扩血管治疗。
|
|
微波谐振腔体辐射小鼠睾丸对精子形态的影响
收藏
杨慧娟, 姚耿东, 姜槐, 李延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17-1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6
摘要(
198 )
PDF(276KB)(
76
)
成年NIH雄性小鼠, 以WKZ-Ⅱ型微波抗生育试验机(频率2450MHz的连续波)局部辐射其睾丸。小鼠分3批, 分别接受1次辐射、2次辐射(间隔1周)及假辐射。每次辐射为20min, 控制阴囊表面温度在39.0±0.5℃, 即睾丸内温度40℃左右。照射后5、8、10、12周将小鼠分批处死, 检查附睾中的精子形态。结果表明, 无论是1次辐射或2次辐射, 精子的畸形率在第5周最高, 分别为5.65±2.92%和6.59±5.34%(X±SD), 与对照组(2.30±0.77%)相比, 均有显著差异(P<0.05), 接受1次辐射小鼠精子的畸形率在第8周基本恢复正常, 而接受2次辐射组畸形率持续时间较长, 至辐射后12周才恢复正常。
|
|
反相色谱保留值用于定量结构药代动力学关系研究
收藏
刘志强, 曾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20-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7
摘要(
175 )
PDF(519KB)(
87
)
本文测算了一组磺胺类药物的RP-HPLC和RP-TLC保留值(lgK、I和Rm), 采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了反相色谱保留值与药代动力学参数(1g1/C, 1g KAI和1g1/a)的Hansch相关方程。结果表明, 将反相色谱保留值引入药物代谢过程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是有益的。
|
|
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孕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收藏
骆文莹, 周斌, 刘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23-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8
摘要(
199 )
PDF(414KB)(
56
)
作者采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CSHPLC)测定抗孕唑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数。用本CSHPLC系统测得, 未经纯化的血样中添加抗孕唑浓度为0.0179×10-3~71.7×10-3mmol/L后, 抗孕唑的回收率为75~97%。测抗孕唑日内、日间回收率变异系数均小于5%。本方法减少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提取、浓缩等操作, 且每次采血量小, 为应用单只小动物以获得准确的药动参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
|
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一例报告
收藏
郦季珊, 朱方远, 洪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27-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09
摘要(
293 )
PDF(100KB)(
78
)
1病例摘要患儿, 男, 7天。足月顺产, 由某医院接生。生后双眼不睁, 并有大量眼屎溢出, 曾用奶水、茶叶水等洗眼无效, 于1990年3月21日来本院眼科门诊就治。母务农, 父从事渔业。体检:体温正常, 一般情况良好, 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眼紧闭, 眼睑轻度肿胀, 用手轻拉眼睑, 可见大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自结膜囊溢出, 用眼睑拉钩暴露角、结膜, 发现睑、球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透明。取患儿眼分泌物作涂片检查、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
|
离子蚀刻扫描电镜术在间皮细胞吞饮小泡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李继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28-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0
摘要(
243 )
PDF(362KB)(
86
)
人体膈腹膜间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密集的微绒毛, 按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 难以观察到间皮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本文利用离子蚀刻扫描电镜制样技术, 在蚀刻掉其表面密集的微绒毛后, 即可观察到间皮细胞吞饮小泡在细胞表面的开口。离子蚀刻技术的应用, 为研究组织细胞游离面的超微结构, 提供了有利条件。
|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原菌的探讨
收藏
何英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30-3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1
摘要(
300 )
PDF(288KB)(
52
)
本文对33例未破溃的初发肛周脓肿作脓液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 计有肠源菌感染者29例, 皮源菌3例, 混合感染1例。随访有结果的16例中, 3例为一期手术, 13例为切开引流术, 后者有肠源菌10例, 其中复发4例, 而皮源菌3例均无复发。提示肛周脓肿的病源菌以肠源菌居多, 且在切开引流术后容易复发。作者认为, 术前作上述检查, 有利于合理选用抗生素和判断预后, 并对切开引流后如何进一步处理提出初步讨论。
|
|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收藏
孙达, 石武宗, 赵恒江, 占宏伟, 郦敏, 包承侃, 张伟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32-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2
摘要(
681 )
PDF(327KB)(
105
)
本文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 骨内转移2例, 骨外恶性肿瘤150例, 骨转移77例。总的骨转移率为49.7%。其中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骨转移分别为42.7%, 78.9%, 85.7%和23.1%。骨转移灶的分布主要在脊拄、肋骨和骨盆。与X线相比, 全身骨显像的特异性差, 但灵敏度很高, 能较早地提示或发现骨转移, 且可一次成像显示全身骨的状况, 便于探查全身骨骼各个部位的异常。
|
|
糖尿病并发外科感染128例临床分析
收藏
李性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36-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3
摘要(
164 )
PDF(91KB)(
59
)
糖尿病并发外科感染, 较为常见, 如处理不当, 不但使糖尿病症状加重, 而且常会导致肢体残废, 甚至死于酮症酸中毒败血症。作者1988年4月~1990年4月在斐济苏瓦市CWM医院治疗128例糖尿病并发外科感染病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申男75例, 女53例。年龄33~78岁, 40岁以上119例(92.9%)。
|
|
浙江省10个小型矿山尘肺患病率的比较
收藏
何继亮, 张琪凤, 朱崇法, 陆德健, 徐俊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37-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4
摘要(
177 )
PDF(339KB)(
47
)
本文调查了浙江省10个小型矿山的尘肺患病率。并按不同接尘时间分组进行标化和比较。以康山煤矿、青田蜡石矿和平阳矾矿最为严重, 患病率分别为34.00%、24.48%和19.10%, 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5.78%、29.38%和21.85%, 龙珠山铅锌矿和长广一矿次之, 患病率为14.73%和9.94%, 标化患病率为13.70%和8.80%。本文还对引起尘肺患病率差异的因素进行讨论, 建议按尘肺发病情况进行劳动保护分级管理。
|
|
精浆免疫抑制蛋白质的研究及其意义
收藏
曹永红, 朱寿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40-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5
摘要(
205 )
PDF(300KB)(
50
)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深入, 发现无论是人类或实验动物的精子和精浆都具有高度抗原活性, 照理精液进入雌性体内, 将接触到各种免疫活性细胞, 可产生抗精液免疫反应, 排斥精子及引起其它变态反应, 然而正常情况下这种现象并不发生。近几年研究资料表明, 除健康正常的生殖道具有制止免疫反应的功能外, 另一个原因是精浆中含有免疫抑制物质正是由于它们的免疫调节作用, 才使精子免遭异体排斥, 并得以发挥正常的生育功能。本文就近几年有关精浆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
|
垂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中的应用
收藏
史贝恩, 蒋月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43-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6
摘要(
158 )
PDF(299KB)(
47
)
垂体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内分泌器官, 它既受到下丘脑各种激素的调控, 又受其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在整个内分泌调节轴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自身分泌多种激素, 组织结构和功能极为复杂, 因此有关其功能和调控早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体内环境复杂, 影响因素多, 条件难以控制, 限制了这方面研究的发展。
|
|
口服氯化钾及小剂量狄高辛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停搏一例
收藏
夏舜英, 卢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 46-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1.01.017
摘要(
270 )
PDF(97KB)(
67
)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 7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头痛20年, 烦躁不安半天, 于1990年1月2日入院。有高血压史20年, 曾不规则服降压药片。近10年来心悸加剧, 心电图示房颤, 持续存在。入院前24天起胸闷心悸加剧, 尿量减少伴下肢浮肿, 口服10%氯化钾液每日30ml, 双氢克尿噻每日12.5mg。体检:T37.5℃, P16, BP10.6/6.6kPa。瞳孔无殊。口唇轻度紫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