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收藏
钱文斌, 林茂芳, 黄河, 严力行, 金洁, 孟海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45-1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1
摘要(
151 )
PDF(181KB)(
102
)
目的:探讨在体外液体培养中,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脐血CD34+造血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用Isolex 50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中,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诱导,检测有核细胞和集落形成细胞(CFC)的增殖倍数。结果:干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5种细胞因子联合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效果最好,其增殖高峰在第3~4周,单个核细胞数和CFU-GEMM增殖倍数最高分别达3268±1024倍和85±31倍。结论:以干细胞生长因子、IL-3、IL-6为主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能维持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长期造血达6周,使CFCs大量扩增,这在造血调控研究和造血细胞支持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
脾切除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收藏
陈增良, 杨泽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48-1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3
摘要(
73 )
PDF(162KB)(
52
)
目的:研究脾切除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术后4周获取腹腔常居巨噬细胞和炎症巨噬细胞,检测其数量、吞噬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脾切除组小鼠的2种巨噬细胞不仅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它们的吞噬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呈明显下降。结论:提示脾切除造成的单核吞噬细胞继发性炎症反应的损伤和巨噬细胞功能活性的降低,可能是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
|
对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L-精氨酸的观察
收藏
陈鹏, 张艳红, 马骥, 单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50-15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4
摘要(
294 )
PDF(211KB)(
103
)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EC)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中的作用,以及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L-Arg-NO)与高血压早期EC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比较11例正常血压健康者和14例EH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并观察比较静脉注射L-Arg(300 mg/kg)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EH组血浆环磷酸鸟苷(cGMP)及亚硝酸盐(NO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注射L-Arg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及血浆cGMP水平提高,肾图高峰时间提前。两组的血浆NO2-、ET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在注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EH早期即存在EC功能的改变,且可能以EC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为主;L-Arg-NO途径的异常可能是EC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重要环节;体内L-Arg缺乏并非EHL-Arg-NO途径异常的根本原因。
|
|
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
收藏
周建英, 方海林, 刘敬东, 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54-15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5
摘要(
76 )
PDF(201KB)(
54
)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HGF/S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BPE)中的表达,寻找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标记。方法:用HGF/SF-ELISA药盒和生物法测定32例胸腔积液中HGF/SF和TGF-β水平,并对TBPE组中10例病人同时作血清HGF/SF、TGF-β检测。结果:HGF/SF在TBPE中为7.5±7.3 ng/ml,高于非TBPE的0.98±0.88 ng/ml (P<0.05)。10例TBPE者的胸水和血清HGF/SF含量分别是10.9±6.6 ng/ml和1.9±1.7 ng/ml (P<0.002)。TGF-β在TBPE中含量为27.3±11.1 ng/ml,高于其在血清中的含量3.9±3.3 ng/ml(P<0.001),也高于对照血清的1.87±1.05 ng/ml(P>0.05)。结论:在TBPE中存在高水平HGF/SF、TGF-β。这可能与结核性肉芽肿形成有关,可能在促进胸膜纤维化及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收藏
叶群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58-15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7
摘要(
247 )
PDF(127KB)(
129
)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有引产指征而无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禁忌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晚期妊娠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阴道后穹窿放入米索前列醇50 μg,12 h后如无正规宫缩,则加用催产素2.5 u,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引产,B组仅用催产素2.5 u引产。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比B组高,有显著差异,但两组的分娩结局、新生儿评分、羊水粪染无显著差异。结论: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可缩短产程,提高引产效果,为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
浙江省1320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收藏
杨茹莱, 赵正言, 陈彩霞, 李乐飞, 陈汉云, 章蓉珍, 胡江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60-1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8
摘要(
91 )
PDF(155KB)(
79
)
目的:了解浙江省0~6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方法:采静脉血用石墨炉无火焰法测定儿童血铅浓度。结果:1320名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0.3939±0.2476 μmol/L。血铅浓度≥0.483 μmol/L的儿童共383人,占总数的29.02%。杭州市、绍兴市、常山县分别为39.16%、27.76%、14.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浙江省0~6岁儿童体内铅负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以杭州市儿童为甚,绍兴市次之,而常山县儿童较轻。
|
|
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
收藏
宋伊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63-1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09
摘要(
96 )
PDF(155KB)(
31
)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从39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二维超声检查中筛选出有异常的115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阳性组),以健康体检绝经后妇女中任意抽取30位为对照组。二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阳性组进一步作诊刮,其中50例剖腹手术,均作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对照彩色多普勒所见。结果:阳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处血流动脉阻力明显低于相应子宫动脉阻力。病理诊断良、恶性肿瘤共44例,其中29例为恶性(占25.22%),恶性肿瘤的RI 0.45±0.07。结论:本组资料以RI作为判断依据,当RI<0.5应考虑为子宫恶性病灶。因此,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显著优于二维超声,可作为鉴别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的一种重要手段。
|
|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收藏
杨汉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66-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0
摘要(
90 )
PDF(147KB)(
72
)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84年11月~1998年6月间术后用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233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取净结石210例(90.1%);23例残石未取净(9.9%),其中中转手术3例(1.3%)。影响术后胆道镜取石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时机、手术中是否作胆道镜检查、残留结石大小和嵌顿与否,以及肝内胆管是否狭窄。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纤维胆道镜(包括术中和术后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完全替代手术切除病肝。
|
|
腋下直切口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195例
收藏
张泽伟, 胡劲, 朱雄凯, 李建华, 林茹, 俞建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69-17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1
摘要(
172 )
PDF(118KB)(
65
)
目的:探讨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作者10年间应用腋下直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术195例。胸膜外途径67例,胸膜内途径128例。动脉导管未闭加垫结扎156例,切断缝合8例,钛铗钳闭术31例。结果:全组术野显露良好,手术顺利,无死亡。结论:该切口隐蔽、美观、组织损伤小,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开胸术,可在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
|
|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于难取宫内节育器
收藏
罗勤, 杨梅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71-17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2
摘要(
98 )
PDF(144KB)(
51
)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于困难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住院取器困难者,先采用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定形后,在B超监导下经阴道取器或选择经腹途径取器。结果:55例中,52例经阴道取器成功,3例改为经腹取器。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不仅可精确地对IUD定位定形、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又可提高困难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
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硬组织切片的组织学观
收藏
陈晖, 赵士芳, 王树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74-1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3
摘要(
78 )
PDF(176KB)(
31
)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涂层牙种植体在骨内的生物整合现象。方法:对种植于狗股骨内9周的HA涂层牙种植体做硬组织切片,进行软X线、偏光显微镜及光镜等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种植牙周围骨界面存在着明显的吸收和增生现象,新骨生长良好,HA涂层与股骨结合紧密。结论:骨内种植的近期观察表明,HA涂层种植体与骨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
|
|
Alport综合征一家系调查及其特征分析
收藏
刘长生, 梁华, 翁燕, 周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76-1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4
摘要(
96 )
PDF(158KB)(
98
)
目的:调查Alport综合征(AS)一家系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该家系(21人)进行调查、临床相关生化检查和眼、耳特殊检查。结果:本家系发病率为66.7%,为性连锁显性遗传(XD)。蛋白尿、眼病发生率分别为63.6%和72.7%,其中下方虹膜固定部位萎缩又占其眼病表现的75%,眼病与肾损害程度不相平行。血尿、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分别为81.8%和54.5%,耳聋与肾损害程度相平行。结论:XD-AS的蛋白尿和眼病发生率较高。下方虹膜固定部位萎缩可能是其眼部特征性病变之一。AS患者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后,可仅有蛋白尿而无血尿,临床上应特别注意。
|
|
B超诊断先天性阴道闭锁伴子宫积血的价值
收藏
王凤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79-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5
摘要(
74 )
PDF(127KB)(
49
)
目的:探讨B超诊断先天性阴道闭锁伴子宫积血的价值。方法:对先天性部分阴道闭锁(9例)及先天性无阴道(2例)伴子宫积血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部分阴道闭锁伴子宫积血9例,子宫增大如孕40~60天大小,宫腔内仅见液性暗区7例,伴有密集均匀光点2例;宫颈稍扩张,宫颈下方至阴道上、中段扩张,可见5~10 cm呈液性暗区或伴有密集均匀光点,阴道下段未见阴道线回声。先天性无阴道伴宫腔积血2例,子宫增大分别60天和90天大小,宫腔呈液性暗区1例,伴密集均匀光点1例。结论:B超检查对先天性部分阴道闭锁者或先天性无阴道者,既有诊断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医生设计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33例
收藏
张聪, 章希圣, 毛兴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1-1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6
摘要(
62 )
PDF(106KB)(
46
)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治特点。方法:对本院1984~1997年收治的33例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治方法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以急腹症就诊的有21例(63.6%),术前经检查确诊的仅7例(21.2%)。33例均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以并发症就诊,术前确诊较困难,应予重视。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
|
尿液干化学法分析替代显微镜检查的探讨
收藏
李永红, 叶红, 张娟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3-1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7
摘要(
71 )
PDF(107KB)(
74
)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法分析是否可代替尿液显微镜检查。方法:对1248例尿液标本每份尿液同时用MA-4210型尿液分析仪和规范化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作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干化学法测定RBC、WBC两项结果的不同将1248例尿液标本分为4组,与显微镜法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每组均P<0.001。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不能代替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
|
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诊治
收藏
王永清, 叶伟文, 徐勇, 钟炳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4-1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8
摘要(
59 )
PDF(115KB)(
46
)
目的:提高对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心脏压塞发生时间为手术后7~35 d,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发热、出汗、心悸、气短、腹胀和心率增快、血压降低、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心包积液和心脏舒张活动受限。结果:本组病例均在采取心包引流后治愈出院。结论: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心包引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
抗磷脂综合征
收藏
陈李华, 厉有名, 彭清璧, 孟雪琴, 张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6-1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19
摘要(
56 )
PDF(119KB)(
58
)
目的:为了提高对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认识。方法:对6例AP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血小板减少,其中2例有神经系统异常,4例表现为肢体血栓形成,1例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肢体肿胀、青紫、疼痛,手指缺血坏死,反复休克并伴肝、肺功能不全,考虑为急剧型APS,使用皮质激素和抗凝药有效。急剧型APS预后不良,尽早抗凝或血浆置换可能是治疗的关键。结论:APS表现多样,预后良好,但急剧型APS病情凶险,抗凝和免疫抑制是主要治疗方法。
|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误诊分析
收藏
王培鑫, 林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8-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20
摘要(
78 )
PDF(115KB)(
48
)
目的:鉴别以谷丙转氨酶(SALT)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方法:作心肌酶谱测定及腓肠肌活检。结果:9例病人心肌酶谱皆明显增高,其中CK增高最显著,最高值达4665.57 u/L;肌活检都符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病理改变。结论:提示DMD病人的诊断除了临床典型的Gower征阳性,腓肠肌假性肥大外,早期酶学的改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作肌活检,以防误诊及漏诊。
|
|
NM23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徐骁, 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 189-1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4.021
摘要(
56 )
PDF(178KB)(
53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 23于1988年由Steeg等发现[1],他们运用cDNA文库差示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等技术,在对小鼠黑 色素瘤K-1735不同转移能力细胞株的研究中检测到nm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