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短篇报道  论著  经验交流  综述  短篇报道 
论著
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gyr A基因点突变检测   收藏
丁建强, 马亦林, 龚正, 陈亚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1
摘要( 54 )     PDF(152KB)( 36 )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44302和临床收集的3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及1株敏感菌,用PCR方法扩增DNA旋转酶gyrA基因的N末端编码区,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gyrA基因的序列分析,发现3个导致氨基酸改变的基因点突变:丝氨酸-83→亮氨酸;丙氨酸-84→脯氨酸;天冬氨酸-87→天冬酰氨。结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DNA旋转酶A亚单位存在着基因点突变。

QT离散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关系   收藏
傅国胜, 单江, A.Meissner, R.Simon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2
摘要( 53 )     PDF(191KB)( 31 )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分析163例CHF病人的QT离散度、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最长和最短的QT和JT间期之差及其变异系数计算。结果:平均随访26±15个月,心脏性猝死34例,非猝死型心脏性死亡25例(心力衰竭19例,心肌梗塞6例),非心脏性死亡和接受心脏移植7例,存活97例。心脏性猝死组各QT离散度参数均显着高于存活组和非猝死组,而后两者之间无差异。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示,QT离散度增加是心脏性猝死独立危险因素;JTc离散度≥85 ms组和<85 ms组3年非猝死生存率分别为30.8%和96.6%。结论:QT离散度增加是心脏性猝死独立危险因素,QT离散度检测有助于识别CHF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

超声监测子宫内膜预测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疗效   收藏
朱依敏, 周馥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8-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3
摘要( 70 )     PDF(186KB)( 40 )

目的:评估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类型,对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排卵障碍妇女。39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超短方案,29例采用常规HMG方案作促排卵治疗。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回声类型。注射HCG后每例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以妊娠情况评定促排卵疗效。结果:完成促排卵治疗共56例,其中GnRH-a超短方案组31例,常规HMG组25例,子宫内膜厚≤10 mm者分别为2例和4例,均未妊娠;≥15 mm者分别为5例和2例,持续妊娠率均为0;11.0~14.9 mm者分别为24例和19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41.7%和36.8%。子宫内膜回声呈三线型者各有21例和17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47.6%和35.3%;同质型者各有10例和8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0和12.5%。结论: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治疗时,注射HCG日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回声类型,可以成功地预测IUI的妊娠率,当子宫内膜厚≤10 mm或≥15 mm或为同质型回声时,预示妊娠率低下。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观察   收藏
施育平, 单江, 李迪元, 傅国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12-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4
摘要( 56 )     PDF(203KB)( 40 )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研究了159名我国汉族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ACE基因16内含子内287bp片段的存在或缺失作为多态性的标志。结果:我国汉族正常人ACE的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7、0.535和0.308;与国外其他种族人群比较,我国汉族正常人DD基因型频率显着低于日本人、白种人和黑种人(P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我国汉族正常人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不同于国外其他种族,我国汉族人DD基因型频率低于日本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地塞米松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高峰, 水泉祥, 吕娟芬, 周柏林, 夏哲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16-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5
摘要( 63 )     PDF(149KB)( 39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Griess法,动态测定内毒素(LPS)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结果:细菌LPS能够刺激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的表达,且与LPS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DEX对星形胶质细胞iNOS活性表达具有负调节作用,而且与加入DEX的间隔时间有关。结论:星形胶质细胞iNOS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病理过程,而DEX能抑制这种损害作用。

β-胡萝卜素微囊的制备   收藏
胡富强, 周美华, 陈志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19-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6
摘要( 59 )     PDF(147KB)( 47 )

目的:为提高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β-C)稳定性。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以光照试验进一步考察β-C微囊的稳定性。结果:β-C溶液于室温、见光放置下的药物半衰期仅0.82天,而室温、避光放置1个月基本稳定。β-C原料药于光照条件下半衰期为6.9天,而β-C微囊在相同条件下半衰期为24.8天,β-C微囊为原料药的3.6倍。结论:光线是影响β-C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将β-C制成微囊可增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短篇报道
双侧副趾长屈肌一例   收藏
姚友生, 任国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21-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7
摘要( 51 )     PDF(54KB)( 41 )

解剖1例成年男尸,发现罕见双侧副趾长屈肌,现报道如下。

论著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收藏
金旭东, 王奎荣, 温小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22-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8
摘要( 63 )     PDF(113KB)( 48 )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和先天性心脏病人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5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其中风心组19例,先心组16例,用放免法分别于诱导前、后及术毕测定T3、T4、FT3、FT4、及TSH。结果:两组病人术毕T3、FT3显着低于术前;风心组术前、术毕T3、FT3均显着低于先心组;风心组心功能Ⅳ级病人术前、术毕T3均显着低于心功能Ⅱ~Ⅲ级者。结论:我们认为,T3替代疗法主要适用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病人。

老龄人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分析   收藏
顾杨顺, 商小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24-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09
摘要( 87 )     PDF(143KB)( 38 )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龄人白内障的特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等,提出老龄人白内障手术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观察58例65眼80岁以上老龄人白内障术前、术中、术后情况,并与60~79岁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作对照、分析。结果:老龄人白内障视力障碍明显,术前视力<0.05者占83.0%;选择适当的手术,可使这些病人视力恢复,本组脱盲率100%,脱残率86.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眼底病变和后囊膜混浊。结论:老龄人白内障对视力影响严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老龄人全身及眼部特点,有助于确保手术安全。

喂养方式与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牙合关系的探讨   收藏
阮文华, 黄美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27-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0
摘要( 50 )     PDF(142KB)( 38 )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与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444例具有完整乳牙列的儿童,记录他们的喂养方法、龋失补牙数(dmft)及前牙反情况。结果:母乳喂养者乳牙患龋率、患者龋均及前牙反发病率均最低,与混合喂养者、人工喂养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混合喂养者与人工喂养者之间上述指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乳牙龋齿及乳前牙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经腋下直切口的开胸术   收藏
倪一鸣, 马量, 李任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29-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1
摘要( 61 )     PDF(108KB)( 45 )

目的:探讨经腋下直切口开胸术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方法:用腋下直切口对45例不同胸内疾病患者进行多种手术。结果:这种切口能保护肌肉,对胸内结构显露良好,操作简单省时,术后疼痛轻,肩部活动不受明显影响,疤痕短而隐蔽。结论:可有选择地采用腋下直切口取代标准的后外侧切口进行开胸手术。在上部胸壁部分切除、困难的上叶肺切除或肺门部粘连紧密时,不宜用这种切口。

骶前静脉的配布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孙百强, 李广家, 郑荣昌, 金理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31-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2
摘要( 64 )     PDF(141KB)( 88 )

目的:为骶前手术减少出血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解剖和血管透明法观察成人50例标本的骶前静脉配布。结果:骶中静脉以1支多见,占76.0%,在骶骨前位置不恒定,骶中静脉有属支与直肠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及骶外侧静脉吻合。骶外侧静脉以2支多见,占70.0%,其属支与骶中静脉属支在骶骨前形成水平状吻合,左侧5.82±0.32支、右侧5.37±0.41支。结论:在作骶前手术尤其直肠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骶前静脉的配布情况,以避免骶前出血。

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改良测定微量总蛋白   收藏
费春荣, 谢鑫友, 陈肖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34-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3
摘要( 89 )     PDF(188KB)( 70 )

目的:对手工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PRM)作改良,使其适用于自动分析仪的微量总蛋白测定。方法:改良法改原甘氨酸-盐酸缓冲液为丁二酸-苯甲酸钠缓冲液,并加入10%甲醇,在贝克曼CX7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微量蛋白。结果:改良法反应混合物的最佳吸收峰为603nm,邻苯三酚红及钼酸钠的最佳组合为60 μmol/L、40 μmol/L,批内CV0.98%、3.15%,批间CV1.05%、3.25%,线性为50~3000 mg/L,各种防腐剂基本不干扰测定,试剂稳定,白、球蛋白显色基本一致。结论:改良法与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比较,改良法在线性、灵敏度、白、球蛋白显色一致等方面都具优越性,完全适合于在贝克曼自动化分析仪及其他自动化分析仪上使用。

经验交流
2-甲酰基噻吩合成工艺的研究   收藏
姚爱平, 刘滔, 胡永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37-3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4
摘要( 43 )     PDF(63KB)( 38 )

2-甲酰基噻吩是合成驱肠虫药噻嘧啶及抗血栓药噻氯匹定的基本原料。最初的文献报道[1],该化合物的合成是由噻吩与N-甲基甲酰苯胺在氧氯化磷存在下经Vilsmeier反应而得,但此反应中的酰化剂N-甲基甲酰苯胺制备较困难,价格较高。

综述
体外循环手术应用右前外侧剖胸切口   收藏
王永清, 陈如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38-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5
摘要( 37 )     PDF(99KB)( 42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采用的径路为胸部正中切口,该切口具有对心脏各房室及大血管根部显露好、心肺转流插管及心内手术操作方便等优点。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药物防治研究现况   收藏
谢子安, 黄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40-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6
摘要( 40 )     PDF(213KB)( 42 )

1977年Gruentzig[1]首先报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短篇报道
恶性肾肿瘤保肾手术六例   收藏
沈志坚,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1): 45-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9.01.017
摘要( 40 )     PDF(91KB)( 45 )

我院于1987~1993年对6例恶性肾肿瘤作保留肾组织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