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1年, 第3期 刊出日期:1981-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医药学
关于药代动力学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几个问题   收藏
周怀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99-10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1
摘要( 333 )     PDF(458KB)( 81 )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简称ADME过程)定量规律的药理学分枝,目的主要是:阐明药理或毒理反应与体液中的药物(或其代谢物)水平之间的关系,加深对ADME过程基本机制的理解,为新药设计及安全而有效的使用药物,尤其是对特定的病人拟订最佳的给药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微波慢性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收藏
叶国钦, 姜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04-10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2
摘要( 239 )     PDF(478KB)( 82 )

人们对于非电离辐射和生物效应之间的剂量关系不象对电离辐射那样了解得比较清楚。低强度微波长时间连继辐射生物体是否具有累积作用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1,2)。在美国,多数实验设计是用一次性、短时间辐射动物,观察其生物效应。

除颤电脉冲的波形和参数(除颤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收藏
华蕴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09-1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3
摘要( 494 )     PDF(330KB)( 391 )

心肌细胞直接由电活动传递信息,使心肌细胞有序地、协同地收缩,因此电信息既是一部分心肌细胞兴奋的结果,又成为邻近心肌细胞兴奋的动因。室颤和心率失常是细胞电信息传导障碍或差错的结果。电除颤和电复律是用外部电刺激来阻断异常信息,迫使心肌细胞重新同步。

矽肺时肺门淋巴结和肺膜的早期病变——兼论矽肺病理诊断和分期   收藏
徐英含, 李万德, 许子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13-1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4
摘要( 270 )     PDF(1009KB)( 74 )

作者于1965年(1)就指出矽肺时肺门淋巴结和肺膜的病变发生最早、最明显。观察这些病变对阐明矽肺的发病机理、发展过程,并从而探索矽肺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鲎试验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观察   收藏
马瑶, 赵忠良, 林舜华, 陈银珠, 朱建国, 林桂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16-1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5
摘要( 379 )     PDF(365KB)( 93 )

1968年Levin等报告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在极微量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参与下即形成凝胶化反应(1),这种试验称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简称鲎试验。

鲎试验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价值的初步观察   收藏
徐际亮, 林舜华, 赵忠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19-1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6
摘要( 201 )     PDF(268KB)( 98 )

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以下简称鲎试验)是一种临床上用以检测体液中微量内毒素的新方法。国外1968年以来是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尿路感染和脑膜炎的一种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临床医学
隐球菌脑膜炎(附七例报告)   收藏
刘克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22-1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7
摘要( 205 )     PDF(545KB)( 176 )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形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误诊,预后严重,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值得重视。现将我院收冶的7例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磁化水治疗上尿路结石(附20例报告)   收藏
史时芳, 黄腊梅,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27-1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8
摘要( 199 )     PDF(771KB)( 78 )

磁化水治疗尿路结石,近几年来正在国内推广应用,经临床观察,此法具有一定的排石、化石效果,且经济、简便,无不良反应,可列为一种常规的非手术疗法。本科自1979年3月至1980年9月应用磁化水治疗上尿路结石46例,兹将服用1个疗程以上并获得随访的20例初步报道于下,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鼻中隔穿孔及其修补方法的探讨   收藏
王辉萼, 蔡钺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29-1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09
摘要( 388 )     PDF(553KB)( 75 )

我科在1957~1977年,对23例鼻中隔穿孔采用四类10种术式修补,有14例全愈(60.9%)。其中1厘米以下Ⅰ、Ⅱ级穿孔14例,8例治愈(57.1%);超过1厘米的Ⅲ、Ⅳ级穿孔9例,6例治愈(66.7%)。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大小、部位、症状及手术治疗方法,并讨论了手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恶性滋养叶肿瘤的子宫造影术(附44例分析)   收藏
石一复, 何洪成, 张若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35-1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0
摘要( 244 )     PDF(1548KB)( 84 )

自1914年Rubin首用子宫造影术诊断子宫肌瘤以来,已逐步发展为诊断子宫内新生物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现将我院1972~1980年间对恶性滋养叶肿瘤作子宫造影的图象与临床和手术标本的对比观察结果总结如下,并探讨恶性滋养叶肿瘤患者子宫内各种不同病灶之图象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颌骨血管瘤7例临床分析   收藏
吴求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37-1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1
摘要( 167 )     PDF(905KB)( 62 )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颌面皮肤、皮下、口腔粘膜和舌组织等部位。国内文献报道(1),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发病率的40~67%;国外(2)统计为50%以上。但血管瘤发生于颌骨内报道较少。

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体会   收藏
鲍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39-1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2
摘要( 163 )     PDF(281KB)( 61 )

在中医文献"真心痛"及"胸痹"中可见到心绞痛的描述,在病机讨论方面,虽然也论述了外感六淫之邪(特别是风寒之邪)及情志对本病的影响,但这些都是诱因,而内因是人的阴阳失调,《金匮要略》指出"……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以其阴弦故也。"

应用螺旋装置活动扩弓矫正器的初步体会   收藏
刘克恭, 彭德馨, 俞志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41-1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3
摘要( 291 )     PDF(242KB)( 194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活动矫正器扩弓部分,均用0.7~1.0毫米的不锈钢丝弯制成U形、菱形或W形的分裂簧(即扩大簧)。扩弓时只需稍加力于钢丝的弯曲部分,使分裂基托沿着两侧展开,以达到扩大牙弓的宽度与弧长。一般3~4个月就可达到扩大牙弓的预期效果。

综述及其他
质膜制备技术近况(综述)   收藏
沈奇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44-1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4
摘要( 181 )     PDF(494KB)( 75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常称质膜)。真核细胞除质膜外还存在着细胞内膜系统构成的各种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酶体和核膜等,这些膜结构(包括质膜)统称为生物膜。

苯妥因血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综述)   收藏
王佩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49-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5
摘要( 272 )     PDF(377KB)( 61 )

自1938年Merritt和Putnam首先将苯妥因介绍至临床作为抗癫痫药物以来,已有40多年历史,近年虽发现不少新的抗痫药,但苯妥因由于疗效高、毒性小、药源广与巴比妥类同有"广谱"抗痫药之称,至今仍是癫痫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我校进行"浙江六种主要毒蛇染色体研究"取得成果   收藏
胡锦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52-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6
摘要( 247 )     PDF(95KB)( 78 )

我校生物学教研室从1978年开始进行"浙江六种主要毒蛇染色体研究",此项研究的成果鉴定会议于今年4月22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和本省、市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医药卫生单位的教授、专家及科研人员,共计22个单位32名代表。

临床医学
十二指肠乳头和肠壁胰腺异位症一例报告   收藏
杨伟民, 朱士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53-15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7
摘要( 192 )     PDF(93KB)( 67 )

十二指肠乳头和十二指肠壁异位组织造成肝外胆道梗阻,临床甚属罕见,本院于1977年6月曾治疗1例,经手术证实为"胰腺异位症",今报道如下。

综述及其他
华东六省一市矽肺免疫技术交流学习班在我校举办   收藏
王加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53-1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8
摘要( 146 )     PDF(178KB)( 63 )

华东六省一市矽肺免疫技术交流学习班在浙江省卫生厅领导下,于3月20日~30日在我校举办。参加这次技术交流学习班的有华东六省一市协作组及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辽宁等省有关单位的矽肺研究工作者共36人。办班期间省卫生厅王长祥副厅长、我校李茂之副校长及其他领导同志来班里作了讲话。

临床医学
应用肌安松引起喉肌麻痹二例报告   收藏
柳子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1 (3): 154-1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1.03.019
摘要( 279 )     PDF(95KB)( 61 )

例1 宋××,男,60岁,住院号132790。诊断为"肛管癌",于1979年2月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术。手术进行4小时后,因有肠管胀气和腹肌紧张,从硬膜外导管追加麻药无效(后查因患者挪动后硬膜外导管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