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锌的实验室诊断及浙江省某海岛小儿锌营养状况评价
收藏
孙琼, 俞锡林, 鲁锦瑞, 陈黎勤, 李幼范, 张寿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193-1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1
摘要(
292 )
PDF(389KB)(
80
)
本文对浙江省某海岛281名14岁以下小儿测定了血清锌,其中276例同时测定了发锌,于采血及发样后,全部给予硫酸锌口服30天,停药后抽血复查,得14岁以下小儿血清锌的正常参考值为平均值18.0μmol/L(117.5μg/dl),95%范围10.9~29.6μmol/L(71.3~193.6μl/dl),低限11μmol/L(71μg/dl),发锌与血清锌无相关关系。发锌含量随年龄、性别、发色不同而异。认为发锌并非诊断缺锌的可靠指标,而血清锌含量不受年龄、性别和发色的影响,反映人体锌营养状况较有价值。以所测血清锌的正常值低限标准来衡量补锌前281名小儿的锌营养状况,发现缺锌患病率为10.3%,以1~7岁小儿患病率最高,1岁以内者次之,故海岛缺锌防治重点应放在7岁以下小儿。
|
|
脂质体包封的氨甲蝶呤对小鼠骨髓的毒性作用
收藏
陈方宏, 郑树, 余海, 谢星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198-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2
摘要(
290 )
PDF(253KB)(
84
)
本文报道利用脾结节形成试验动态观察了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MTX)和MTX脂质体对小鼠骨髓细胞的抑制变化。注射药物后1h,脾脏结节形成的数量最少,分别为对照组的33.3%(MTX)和55.6%(MTX脂质体)。单剂量的游离MTX对脾结节形成的抑制作用在16h内消失。而脂质体包封MTX后,其抑制作用持续时间远较MTX长,至少可达48h。
|
|
大鼠储精囊分泌蛋白Ⅱ在精子表面的荧光定位研究(文摘)
收藏
张胜,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00-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3
摘要(
227 )
PDF(82KB)(
109
)
本文报道应用免疫荧光定位技术首次证明大鼠储精囊分泌蛋白Ⅱ(SVPⅡ)和附睾精子表面结合。
|
|
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机理的研究
收藏
蔡挺, 顾克洲, 朱圣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01-20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4
摘要(
297 )
PDF(265KB)(
77
)
本文从人轮状病毒的产生、感染及增殖周期三个水平研究胰蛋白酶对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的影响,以便探讨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Mads-105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不能明显提高病毒产量,且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和维持液中含胰蛋白酶对病毒在MA-104细胞中增殖亦无显著影响(P>0.05),从而表明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柒株已失去对胰蛋白酶的依赖性。其对胰蛋白酶依赖性的突变可能是造成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之一。
|
|
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测定炎痛喜康透皮速率
收藏
梁文权, 刘毅萍, 林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04-20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5
摘要(
270 )
PDF(323KB)(
73
)
测定药物体外透皮速率时,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监测扩散池接受液中的药物浓度,手续繁且时间长。本文研究以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测定炎痛喜康透皮速率,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结果表明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能消除皮肤浸出成份对测定的干扰,方法简便、迅速。测得炎痛喜康在体外透过免皮的渗透速率为14.07±3.11μg/cm2/h,制备的透皮给药系统中炎痛喜康的渗透速率为12.43±4.21μg/cm2/h。
|
|
ELISA检测胃液纤维结合蛋白及其对胃癌的诊断意义
收藏
厉有铭, 黄怀德, 朱志建, 彭清壁, 鲍行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08-2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6
摘要(
236 )
PDF(275KB)(
84
)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建立纤维结合蛋白(Fn)的酶联免疲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经特异性抑制试验、平行性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测定胃液Fn的敏感范围为3~1545ng/ml;操作简便、快速。应用该方法对145份不同疾病胃液Fn的测定结果表明,胃液Fn测定对胃癌的诊断是一项有意义的辅助指标,其阳性率为96.15%,正常对照组假阳性为6.12%。
|
|
单环吡酮酸抗菌剂的合成
收藏
赵大同, 李光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11-2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7
摘要(
194 )
PDF(360KB)(
88
)
本文合成了一组1-(无)取代6-(4-二甲氨基苯基)-4-吡啶酮-3-羧酸(Xa-e),除Xe外,其余均为新化合物。表3为化合物体外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MIC,数据表明,1-无取代和苄基取代物无抑茵作用,其余化合物的抗茵作用比吡哌酸强,但比氟哌酸弱、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
|
血清前S2蛋白与HBeAg、HBV·DNA的相关性
收藏
丁列明, 刘克洲, 章明太,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16-2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8
摘要(
218 )
PDF(267KB)(
67
)
本文应用抗-前S2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药盒,调查了188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的前S2蛋白。结果显示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中前S2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3.4%、93.75%和32.75%,且前S2蛋白与HBV·DNA、HBeAg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前S2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复制性标志。
|
|
咽后间隙巨大血肿一例报告
收藏
汤建国, 王辉萼, 邱月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18-2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09
摘要(
315 )
PDF(96KB)(
91
)
患者男性,70岁,住院号:191947。1987年11月14日上午劳动时不慎跌倒,左肩着地,自行回家,照常进食、活动。晚上觉颈部及上胸痛,吞咽痛,但呼吸通畅、安睡。次日晨,颈胸部肿胀,皮肤呈暗紫色,不能进食。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于晚8时转我院。
|
|
人胎膈胸膜孔超微结构的研究
收藏
李继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19-22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0
摘要(
208 )
PDF(527KB)(
86
)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人胎膈胸膜孔作了研究。膈胸膜间皮细胞表面有长而密集的微绒毛,其外观呈疏网状。胸膜孔位于2~3个间皮细胞之间,直径约6.2μm。在胸膜孔内,间皮细胞伸出瓣膜状胞质突起,使孔内通道蜿蜒曲折。胸膜孔可能是胸膜腔内物质吸收的主要通道之一。
|
|
中药对专性厌氧菌的抗菌效果
收藏
吕礼, 金光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21-22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1
摘要(
847 )
PDF(366KB)(
331
)
本文报道龙胆草、生地、黄芪、栀子、黄岑、川朴、荆芥、银花、黄柏(川柏)、川芎、夏枯草、板兰根、黄连、紫苑、鱼腥草、紫花地丁、桐皮、连翅、白菊花及水蓟等20种中药的水浸剂及醇浸剂对常见的脆弱类杆菌、多形类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氏球菌及产黑素类杆菌等五种专性厌氧菌的抗菌效果。本文介绍一种能阐明杀菌或抑菌的抗菌作用的药敏方法,较常用的纸片法灵敏、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
125例弱视治愈后的立体视觉
收藏
马丽卿, 陈偕穗, 沈丽萍, 章茹芳, 胡勤娣, 吕继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25-2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2
摘要(
269 )
PDF(197KB)(
70
)
本文总结了125例弱视患者治愈后的立体视觉恢复情况,经统计125例中有101例获得完全的立体视(占80.8%)。分析与立体视重建有关因素,就诊年龄小者立体视重建率低,并随着就诊年龄增大立体视重建率有增高趋势。屈光不正性弱视其立体视重建率较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为高。立体视重建与患者性别及斜视类型无显著关系。
|
|
急性尖周炎的一次性根充疗法
收藏
汪国华, 金光盛, 叶余强, 肖卫, 何建林, 方秋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27-2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3
摘要(
254 )
PDF(187KB)(
104
)
作者采用尖周炎糊剂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急性尖周炎或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患者142例,经半年以上随访,4例失访;成功128例,成功率92.7%。作者认为该方法简便,一次完成,有良好的缓解急性症状的作用,值得推广。
|
|
红细胞的变形性及其在微循环中的意义
收藏
阮晓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29-2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4
摘要(
418 )
PDF(301KB)(
276
)
红细胞变形性系指其极度的柔顺性和对流动血浆的顺应性。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使血液流动时的流阻大为减小。然而,真正能体现红细胞高度变形特性的,则是在微循环中。
|
|
肠道细菌移生研究的进展
收藏
沈正荣, 彭淑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1-2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5
摘要(
186 )
PDF(405KB)(
82
)
严重创伤或腹部大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常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许多病例不能找到感染的原发病灶,认为其细菌来自肠道。
|
|
慢性胰腺炎并发梗阻性黄疸12例分析
收藏
金公良, 余长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5-2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6
摘要(
304 )
PDF(195KB)(
73
)
慢性胰腺炎并发梗阻性黄疸临床较为少见,1982年Bradley共收集174例,发生率为3~27%[1,2]国内近10年报道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并发梗阻性黄疸仅13例[3,4],我院从1968年10月到1988年10月共手术治疗12例,现报道并讨论如下。
|
|
胃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收藏
江献川, 朱松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7-23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7
摘要(
337 )
PDF(92KB)(
106
)
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5~61岁。入院时X线诊断胃扭转7例,上腹痛原因待查4例,心绞痛和消瘦待查各l例,另3例急腹症入院。本组病例中7例有难忍的胸腹痛或上腹痛反复发作史,5例发作较轻,能忍受并自动缓解。其他4例仅有上腹隐痛或不适。
|
|
干扰素、麻疹疫苗局部外用治疗宫颈尿素支原体感染的初步观察
收藏
吴南屏, 王信子, 陈离伟, 张奉理, 楼菊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8-2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8
摘要(
290 )
PDF(98KB)(
70
)
干扰素对恶性肿瘤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有应用前景,但干扰素对支原体是否有抑制作用则尚不清楚。本文在146例宫颈糜烂患者中随机抽样80例进行了尿素支原体培养,并对其进行了干扰素、麻疹疫苗的外用治疗。现简要报道如下。
|
|
简讯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8-2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19
摘要(
130 )
PDF(98KB)(
39
)
一、首届全国实验外科会议于1990年6月13~15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代表200余人。
|
|
原发性回肠淋巴肉瘤二例报告
收藏
郑树森, 林建灿, 胡清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39-2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20
摘要(
185 )
PDF(102KB)(
76
)
例1:男,28岁,因反复脐周间歇性疼痛一年余,症状加重一个月,于1989年5月29日入院。体检:明显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
|
|
血清HDAg阳性的慢性重症肝炎一例报告
收藏
马伟杭, 盛吉芳, 赵炳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5): 240-2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5.021
摘要(
319 )
PDF(95KB)(
84
)
男性,65岁。因反复乏力、纳差29年,症状加重并腹胀、少尿、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2周,于1989年3月14日拟诊为慢性重症肝炎入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