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0年, 第6期 刊出日期:1990-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HBeAg阳性母亲流产胎儿肝及肝外脏器HBV标志的检测   收藏
陈智, 何南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41-2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1
摘要( 305 )     PDF(322KB)( 123 )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同步检测9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流产胎儿的肝、胸腺、脾、胰中的HBsAg、HBcAg和HBV-DNA.结果,在肝(5例)、胸腺(1例)、脾(3例)、胰(2例)中测出HBsAg及HBV-DNA.其中2例胎肝细胞并呈HBcAg阳性,但在胸腺、脾、胰中未检出HBcAg.HBsAg分布主要为胞浆型,也见有膜型;HBV-DNA及HBcAg主要分布于胞浆内,偶见于核内。此种分布特点,提示HBV处于复制相。在肝脏中,HBsAg、HBcAg及HBV-DNA除见于胞浆外,还见于造血灶中造血细胞内。上述结果表明,HBV已感染胎儿肝脏、胸腺、脾脏、胰腺以及肝内造血细胞。

蝮蛇毒磷酸二酯酶抗原的制备及性质   收藏
黄美华, 顾肃敏, 杨帆, 吴益民, 马洁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45-2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2
摘要( 273 )     PDF(382KB)( 127 )

为研究蛇类毒腺细胞分化过程中磷酸二酯酶的作用,需制备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该酶单克隆抗体用于免疫组化研究。本文所介绍为浙江蝮蛇蛇毒中磷酸二酯酶抗原的提取纯化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提供条件。作者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和分子筛过滤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抗原,具有步骤少、分离效率高的特点。所得抗原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呈单一条带,测定分子量为20900。

抗蝮蛇毒磷酸二酯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收藏
马洁羽, 应李强, 顾肃敏, 杨帆, 黄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49-2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3
摘要( 268 )     PDF(251KB)( 52 )

从蝮蛇毒中提取磷酸二酯酶,用此酶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Fo融合,以间接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小鼠腹水中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分别为1:128和1:51200.抗原阻断试验结果表明,此抗体对蛇毒磷酸二酯酶具有特异性。该杂交瘤细胞株定为G8,该株单抗属鼠IgG2a亚型,经体外持续培养6个月,其分泌抗体性能稳定。

蓖麻毒素的提纯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收藏
詹金彪, 周佩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52-2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4
摘要( 1105 )     PDF(304KB)( 383 )

本文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方法从浙江产小蓖麻籽中提纯了蓖麻毒素。测得其分子量为63000,等电点7.3;其两个组成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29500和33000.蓖麻毒素对动物和体外培养细胞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其小鼠LD50为(36.27±6.17)×10-6g/kg;它对HeLa和WISH细胞的半数杀伤剂量分别为1.8×10-12和2.4×10-12mol/L电泳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蓖麻毒素与文献报道的从新疆植物中提纯的蓖麻毒素有所差异。

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扁桃酸   收藏
吴百乐, 路亦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55-25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5
摘要( 317 )     PDF(220KB)( 78 )

作者等以聚氧乙烯链季按盐作相转移催化剂,用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能得到较高产率的扁桃酸。并在此基础上用价廉易得的混合型催化剂代替聚氧乙烯链季铵盐,同样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生姜有效成分——姜酮的合成   收藏
李光华, 林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58-2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6
摘要( 473 )     PDF(342KB)( 81 )

姜根茎中的主要辣味成份姜酮可由脱氢姜酮催化氢化而得。脱氢姜酮的制备可以香兰醛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与丙酮行Claisen缩合而得。本文经正交设计,使脱氢姜酮的合成收率可达94~97%。脱氢姜酮经RaneyNi催化氢化得姜酮,未发现副产物2-甲氧基-4-(3-羟丁基)苯酚。

短篇报道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一例报告   收藏
应广钦, 朱德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0-2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7
摘要( 224 )     PDF(392KB)( 65 )

患者女,41岁。1988年9月8日B超检查发现肝脏有占位病变。两周后作CT检查,提示右肝癌可能。

论著
木香泛油前后成分比较   收藏
孙红祥, 曾宪武, 余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1-2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8
摘要( 302 )     PDF(239KB)( 65 )

本文用挥发油测定法、薄层层析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闪蒸气相色谱法比较了木香泛油前后的成分。结果表明:木香泛油后其成分种类减少,含量降低。本文为传统的中药泛油质次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内期刊文摘
金针菇营养价值及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文摘)   收藏
凌诚德,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3-2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09
摘要( 201 )     PDF(84KB)( 58 )

对金针菇提取液及其制品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儿童群体食用观察,动物食物效价以及对大鼠血清胆固醇与其他生物学作用的实验。

论著
脂质体包封甲氨蝶呤在带瘤小鼠体内的分布   收藏
陈方宏, 郑树, 余海, 谢星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4-2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0
摘要( 194 )     PDF(257KB)( 76 )

本文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了带瘤小鼠血、肝、肺、脾、肾、瘤组织和脑组织在不同间隔时间的MTX浓度变化。MTX经脂质体包裹后,血中药物的清除较游离MTX缓慢,并且在静脉注射后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而MTX以肝、肾为主,瘤组织和脑组织的含量均较低。

偏头痛病人血浆5-HT含量观察   收藏
丁利华, 阮邹荣, 颜小峰, 赵奕, 潘以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7-2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1
摘要( 271 )     PDF(292KB)( 57 )

用荧光法定量测定71例偏头痛患者血浆5-HT含量。观察到三型偏头痛患者血浆5-HT含量分别为:典型偏头痛83.43±10.03ng/ml、普通型偏头痛85.94±19.07ng/ml、丛集性头痛87.27±19.1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5-HT含量(60.16±7.24ng/ml)。同时观察到前两型偏头痛患者无论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浆5-H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各型发作期与间歇期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抗人A型、B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的临床应用   收藏
陈宗梵, 沈建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69-27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2
摘要( 231 )     PDF(169KB)( 77 )

本文报道应用单抗A、单抗B对已知ABO血型的献血员及内、外、妇、儿等科病人共24904例进行了临床血型应用。除献血员外,对病人用人源抗A、抗B进行对照,应用结果表明单抗A、单抗B全部符合献血员及病人的本来血型,同时不会因红细胞污染而出现假凝集现象,明显优于人源抗A、抗B,完全可作为一种血型试剂供临床应用。

短篇报道
结膜吸吮线虫人体感染一例报告   收藏
叶爱民, 潘以方, 朱圆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0-27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3
摘要( 180 )     PDF(86KB)( 61 )

患者男性,24岁,浙江省象山县邮电局职员。因右眼奇痒0.5h后,发现眼内有4条白色小虫外钻,于1989年10月29日到省邮电医院急诊。眼科检查:右眼下穹窿部结膜弥漫性充血,其中部见有白色透明、丝状小虫蠕动,取出2条。其余检查正常。

论著
人发中微量元素与近视眼的判别分析   收藏
曾苏, 郑丽芬, 梁伟, 吴敏, 王似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1-2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4
摘要( 214 )     PDF(172KB)( 71 )

过去一直认为,造成近视眼的病因是由于长期用眼不良、遗传、疾病、体质等因素所致。但新近研究表明,饮食不当、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1]。作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Zn、Cu、Cr和Cd的含量,并应用逐步判别分析[2]探讨了人发中上述微量元素与近视眼的关系。现报告于下。

国内期刊文摘
醋酸棉酚、孕酮、丹那唑及GnRH-A对人子宫内膜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文摘)   收藏
黄荷风, 王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2-2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5
摘要( 183 )     PDF(95KB)( 49 )

本实验采用固相液闪法,分别测定了10-6M醋酸棉酚、孕酮、丹那唑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与离体人子宫内膜细胞短期培养后,3H-TdR掺入量的变化。

综述
免疫毒素的临床试验进展   收藏
詹金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3-2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6
摘要( 264 )     PDF(288KB)( 62 )

免疫毒素(Immunotoxin,简称IT)是单克隆抗体和毒蛋白的结合物,它具有强烈的杀伤力和专一的靶向性,作为一种潜在的理想肿瘤化疗药物而受到日益关注[1]。近10多年来,IT体外特异抗肿瘤作用的报道已很多[2],其在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也得到了证实[3]。目前,研究的重点已转移到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IT的临床试验进展作一扼要总结。

国内期刊文摘
54例冠心病血脂15年动态观察及与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研究(文摘)   收藏
鲍军,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5-2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7
摘要( 207 )     PDF(99KB)( 56 )

冠心病人血清脂质长期观察及与中医辨证、治疗的关系,迄今未有文献报告。本文对54例冠心病血脂作了15年的观察及研究血脂与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性。

综述
人工细胞——半透性微囊的研究及其在酶疗法中的应用   收藏
王晓路, 邵靖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76-2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8
摘要( 160 )     PDF(375KB)( 56 )

人工细胞(Artificial Cell)一词最早由Chang(1957年)提出[1],他设想用某种聚合材料将血细胞内容物以微滴状包裹起来,试图得到人造血细胞。

调查报告
12286例儿童龋齿情况调查   收藏
邢秀莲, 吴金才, 金国荣, 郑凯航, 朱庆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80-2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19
摘要( 199 )     PDF(229KB)( 127 )

1987年中国儿童抽样调查(简称儿调)是对儿童的综合性调查,经国家统计局抽样,对我省杭州、金华两市;农村包括平原:海盐、余姚;丘陵:岱山、义乌;山区:文成、新昌6县,共91个行政村居委会,80个样本单位的6~14岁儿童12286人次进行调查,本文根据资料对儿童年龄、性别、城乡、地层与患龋关系,及儿童家庭经济、儿童体质对患龋影响作分析,供讨论研究。

短篇报道
胆固醇肺炎二例误诊分析   收藏
章熙道, 朱耀楚,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83-2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20
摘要( 209 )     PDF(435KB)( 54 )

例1,男,30岁。反复发热,咳嗽,咳痰1年,咳剧时痰中带血丝。于1988年10月11日入院。

新生儿混合性细菌性脑室膜炎一例   收藏
周柏林, 朱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84-2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21
摘要( 192 )     PDF(89KB)( 43 )

患儿,女,21天,胎龄41周。因发热、抽搐1天,在当地医院诊治6天,作血及脑脊液细菌学检查,结果均为肺炎克雷白氏杆菌,先后给予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铋治疗,症状无好转,于1988年6月18日转入本院的。

异软骨瘤病一例报告   收藏
王明华, 夏贤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85-2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22
摘要( 152 )     PDF(358KB)( 52 )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农民,汉族。8年前右手被椅子压伤后发现无名指近节似有肿块,1年后左手中指、小指及右中指近节亦发生肿大,时有疼痛,并觉与季节、寒冷或阴雨有关。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特殊类型一例报告   收藏
宋水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6): 286-2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6.023
摘要( 150 )     PDF(98KB)( 56 )

患者女性,57岁,住院号177602。因反复咳嗽伴发热一周后,渐起四肢麻木无力,声音低弱嘶哑,并感吞咽困难及复视7天而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