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VHD与GVL分离策略
收藏
黄河;刘丽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61-4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1
摘要(
522 )
PDF(1082KB)(
556
)
如何有效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同时充分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的效应,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该文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调节性T细胞、NK细胞、DC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肿瘤疫苗等7个方面在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作一述评。
|
|
霉酚酸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
收藏
曹伟杰;刘丽珍;来晓瑜;王冲;于晓虹;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67-4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2
摘要(
291 )
PDF(2773KB)(
213
)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在MSCs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PA,用CCK-8方法分析MSCs增殖的情况,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MPA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RT-PCR方法分析MSCs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表达;应用von Kossa染色、钙定量和real-time PCR方法分析MPA对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结果:1~100 μmol/L的MPA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添加鸟嘌呤核苷可以解除该抑制效应,且该抑制效应与细胞凋亡无关;RT-PCR结果显示,MSCs表达IMPDH Ⅰ和IMPDH Ⅱ两种亚型;von Kossa染色和钙定量显示,MPA抑制MSCs的成骨分化,Osteopontin和BMP-2的表达相应减低;进一步研究发现,MPA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Runx2、Osterix的表达而影响MSCs的成骨分化。 结论:MPA通过耗竭鸟嘌呤核苷的方式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同时,MPA通过抑制Runx2和Osterix蛋白的表达,抑制MSCs的成骨分化。
|
|
体外抗体功能修饰抑制性KIR对人NK细胞的影响
收藏
吴功强;赵妍敏;黄河;来晓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75-4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3
摘要(
363 )
PDF(1434KB)(
248
)
目的:检测抗体封闭抑制性受体KIR2DL1和KIR2DL2/2DL3对人NK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应用Rosettesep人NK分选试剂盒分选外周血NK细胞,观察抗体封闭KIR2DL1和KIR2DL2/2DL3受体后,NK细胞对不同白血病细胞(人肿瘤细胞株NB4、Raji和K-562)及同种异体的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杀伤活性;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NK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 结果:任何一个抗体封闭KIR后,NK细胞杀伤NB4细胞活性均增强,并与抗体浓度呈现量效关系(P<0.05),2个抗体联用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则改变较小;NK细胞对K-562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但经抗体封闭后,这种活性并没有提高。经抗体封闭KIR后,NK细胞对成熟DC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并与抗体浓度呈现量效关系(2.20%±1.10% vs 37.59%±5.0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体封闭后的NK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明显提高对T细胞的增殖抑制(77.85%±8.31% vs 43.05%±5.95%,P<0.05),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1的含量增加。 结论:以抗体修饰抑制性KIR受体有助于提高NK细胞杀伤肿瘤及同种异体成熟DC的能力,活化的NK细胞通过分泌TGF-β1,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
|
|
雷帕霉素协同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收藏
赵妍敏;吴康妮;王颖佳;吴功强;曹伟杰;于晓红;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82-4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4
摘要(
377 )
PDF(2358KB)(
331
)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 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ARP、Caspase8、Caspase9及Akt、p-Akt、P85S6K、p-P85S6K 、P70S6K、p-P70S6K、ERK1/2、p-ERK1/2等蛋白质水平表达。 结果:CCK-8法示IDA联合Rapa能明显降低IDA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Isobologram法示两药联合指数小于1。免疫印迹法示两药联用组较IDA单用组更能激活Caspase3和底物PARP,Caspase8和Caspase9在两药联用组均呈现明显激活。IDA联用Rapa后能使mTOR信号通路上游的Akt及下游的P85S6K、P70S6K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协同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 结论:Rapa和IDA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时细胞凋亡增加,且通过线粒体和细胞膜双途径增强凋亡效应。其协同机制可能与Rapa逆转IDA引起的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ERK信号活化有关。
|
|
细胞因子诱导K562/MDR1分化为具有多药耐药特征的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收藏
盛立霞;谢晓宝;欧阳桂芳;王怡;朱慧玲;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89-4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5
摘要(
369 )
PDF(1236KB)(
270
)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转染的K562细胞是否能够在细胞因子诱导下向树突状细胞(DC)诱导分化,获得多药耐药特性的K562来源的DC。 方法:将K562/MDR1和K562细胞分别用GM-CSF+IL-4诱导培养DC,并以TNF-α促进DC成熟,于第14天收获细胞K562/MDR1-DC及K562-DC。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分化前后的CD1a、CD83、CD80、CD86、HLA-ABC和HLA-DR的表达;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检测其抗原递呈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Pgp的表达及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蓄积浓度;MTT法测定K562/MDR1-DC及K562-DC对化疗药物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的IC50。 结果:K562/MDR1和K562细胞均能在适当细胞因子组合下分化为具有DC形态特征和表型特征的K562/MDR1-DC及K562-DC,K562/MDR1-DC在Allo-MLR反应中显示出比K562-DC更强的抗原递呈功能。与K562-DC相比,K562/MDR1-DC具有膜Pgp分子的高表达和对胞内DNR的外排作用,对化疗药物VCR、ADM有较高的IC50。 结论:转染MDR1基因不影响K562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且K562/MDR1-DC具有Pgp的高表达,获得多药耐药特征。
|
|
Toll样受体4与器官移植排异
收藏
赵毅;蔡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495-5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6
摘要(
366 )
PDF(1001KB)(
263
)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疾病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相关并发症制约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移植物排斥是移植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Toll样受体4(TLR4)在先天免疫和免疫耐受中是个关键分子,但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文中将对TLR4信号途径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如何通过调控抗原递呈细胞(APC)成熟、活化T细胞、引发免疫攻击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
|
Alloferon-1抗生肽串联重组表达及重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活性
收藏
徐小寅;严杰;孙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01-50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7
摘要(
375 )
PDF(1232KB)(
268
)
目的:构建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DNA片段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了解有赖氨酸尾重组Alloferon-1(r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根据Alloferon-1序列不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特点,构建C端加有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赖氨酸的14×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DNA片段。采用pET42a表达载体和E.coli BL21DE3表达宿主菌,构建Alloferon-1重复串联DNA片段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联合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产物表达量,Ni-NTA亲和层析、胰蛋白酶酶切和Sephadex G-50层析法提纯14×rAlloferon-1-K及其rAlloferon-1-K单体。BALB/c 小鼠脾细胞分别与K562、KB和SGC肿瘤细胞共培养模,采用CCK-8法检测rAlloferon-1-K、化学合成Alloferon-1 (cAlloferon-1)及Alloferon-1-K(cAlloferon-1-K)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活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原核表达系统E.coli BL21DE3pET42a-14×Alloferon-1-K在IPTG诱导下能有效表达14×rAlloferon-1-K蛋白,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0.1~10 ng/ml的rAlloferon-1-K具有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抑制K562、KB和SGC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增殖(P<0.01),rAlloferon-1-K的抗肿瘤活性与cAlloferon-1及cAlloferon-1-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原核表达系统,有效地提高了Alloferon-1产量;而且rAlloferon-1-K仍保持原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
芹菜素对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
收藏
任环宇;唐修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08-5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8
摘要(
460 )
PDF(2075KB)(
332
)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对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增敏作用。 方法:通过细胞台盼蓝染色计数和MTS法分别检测芹菜素在肺癌细胞中的抗增殖作用以及增敏作用,研究芹菜素在肺癌细胞中与其他抗癌药物联用的效果。 结果:芹菜素可以显著抑制4种肺癌细胞的增殖(A549:P=0.041,H460:P=0.050,LTEP-a2:P=0.039,H292:P=0.016);MTS实验结果表明,芹菜素的过夜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抗癌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博来霉素(bleomycin)在4种肺癌细胞中的IC50值,并且与抗癌药物存在协同作用(芹菜素与抗癌药在每个浓度处的联合作用指数CI值绝大多数<1)。 结论:芹菜素可以抑制多种肺癌细胞的增殖以及增强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奥沙利铂和博来霉素的敏感性。
|
|
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凋亡及caspase-3、-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
收藏
朱逢佳;姚扬伟;徐水凌;叶伟琴;蔡玉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15-5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09
摘要(
435 )
PDF(1856KB)(
321
)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株(DC 2.4)凋亡及caspase-3、-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 方法:建立小鼠树突状细胞DC 2.4的人结核分枝杆菌H37Rv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分析凋亡DC 2.4细胞的形态特征;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FITC-Annexin V / 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DC 2.4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H37Rv诱导DC 2.4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8活性变化。 结果:H37Rv与DC 2.4细胞混合培养2 h后,即有细菌侵入,培养4、6、8、10、12 h后,细菌侵入现象更明显,侵入率分别为(16.1±4.3)%、(35.8±5.1)%、(50.2±5.7)%、(58.3±6.2)%和(65.9±6.9)%。H37Rv 与DC 2.4细胞混合培养6 h 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均发现DC 2.4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染色质浓缩及边缘现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特征性的凋亡条带。H37R与DC 2.4细胞混合培养6 h、12 h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4±2.5)%,(11.8±5.3)%和(31.1±8.7)%。caspase-3、-8活性增高,caspase-3活性于10 h达高峰(2.01±0.09)U/μg,而caspase-8活性则在6 h达高峰(2.40±0.07)U/μg,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spase-8激活先于caspase-3。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发生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caspase-3、-8活化有关。
|
|
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曲松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谷氨酸盐水平的影响
收藏
潘向东;危静;肖国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22-5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0
摘要(
396 )
PDF(1467KB)(
247
)
目的:探讨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曲松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谷氨酸盐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打击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对照组,创伤组,创伤+头孢曲松组。创伤+头孢曲松组致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头孢曲松。伤后3、12和24 h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伤后12 h海马谷氨酸盐水平,在光镜下观察伤后24 h大鼠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创伤组比较,创伤+头孢曲松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轻(P<0.05),海马CAl区神经元死亡减少,伤后12 h大鼠海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 结论: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曲松可以降低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谷氨酸盐水平,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元死亡。
|
|
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收藏
代沐华;李德强;韩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27-5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1
摘要(
618 )
PDF(1441KB)(
305
)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探讨盐酸文拉法辛对认知的改善与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 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3个文拉法辛治疗剂量组(5、10、20 mg·kg-1),每组10只。采用选择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给予连续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建立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在慢性应激处理的同时,不同剂量的文拉法辛每日1次在固定的时间段注射入PSD大鼠腹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显著下降(P<0.05),反映记忆功能的空间探索时间和跨平台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4.8)s vs (45.9±4.5)s及(1.3±0.3)次vs(8.3±1.1)次;而且BDNF阳性细胞数也较对照组下降(9.8±3.2 vs 18.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大鼠经文拉法辛5、10及20 mg·kg-1·d-1治疗后,认知功能和BDNF表达均显著提高。 结论:文拉法辛能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这可能与增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
|
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收藏
冉珂;唐正国;丁丽萍;李双凤;常业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35-5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2
摘要(
329 )
PDF(1685KB)(
289
)
目的:探讨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仅开胸、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阻断血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组(H组)静脉注射硫化氢(0.05 mg/kg),给药后24 h同IR组处理;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5-HD)组(D组)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5-HD 5 mg/kg,其它同H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测心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表达和心梗面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与IR组(38.27±5.64)%比,H组(25.40±3.54)%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D组(40.53±5.24)%无明显差异(P>0.05)。与S组比,IR组、H组和D组GST均升高(P<0.05),与IR组比,H组GST增高(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IR组比,电镜下H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减轻,D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心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有关。
|
|
前体mRNA可变剪接调节因子NSSR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收藏
张薇;沈权;沈嘉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40-5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3
摘要(
574 )
PDF(1802KB)(
223
)
目的:研究神经系统显著表达的前体mRNA可变剪接调节因子NSSR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测小鼠肠道等组织和人类大肠癌中NSS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分布。 结果:NSSR1的mRNA在小鼠的大脑、小脑、心脏、肝脏、大肠以及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而蛋白只在神经系统表达,在肠道中无表达。在人体正常肠道组织中,NSSR1只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而在大肠癌细胞中,NSSR1存在显著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结论:NSSR1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这可能与NSSR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
|
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
收藏
赵雪红;樊小力;宋新爱;石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45-5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4
摘要(
358 )
PDF(994KB)(
369
)
目的:观测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为探明肌梭在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动物模型,用振动仪实施100 Hz正弦波振动,14 d后观察大鼠比目鱼肌M波及H反射的变化。 结果:大鼠后肢制动14 d后,M波最大波幅(Mmax)由正常对照组的(4.10±1.30)mV降低到(1.71±0.77)mV(P<0.01);刺激阈值和最大刺激强度(SMmax)分别由正常对照组的(0.09±0.04)mA 和(0.72±0.25)mA 增加到(0.21± 0.12)mA和(1.19±0.40)mA(P<0.01)。H反射的最大波幅(Hmax)由正常对照组的(0.98±0.41)mV 降低到(0.30±0.22)mV,最大刺激强度(SHmax)则由正常对照组的(1.67±0.78)mA增加到(2.65±0.87)mA,Hmax / Mmax的比值由正常对照组的(24.73±7.44)%下降为(17.56±4.60)%,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制动+高频振动组,Mmax为(3.08±0.82)mV,刺激阈值为(0.11±0.07)mA,SMmax为(0.86±0.32)mA,与制动组相比,振动组大鼠比目鱼肌Mmax明显增高(P<0.01),阈强度和SMmax均明显降低(P<0.05)。振动组大鼠Hmax为(0.80±0.33)mV,SHmax为(2.06±1.02)mA,Hmax/Mmax的比值为(25.58±6.89)%,与制动组相比, Hmax明显增高(P<0.01),Hmax/Mmax的比值增大(P<0.05)。 结论: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所致大鼠比目鱼肌H反射及M波的改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
|
颅内动脉瘤患者主动脉弹性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收藏
蒲朝霞;游向东;翁文超;王建安;石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50-5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5
摘要(
401 )
PDF(1289KB)(
274
)
目的:观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主动脉弹性功能,探讨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10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伴发高血压者57例)和108例正常对照者,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收缩期(AoS)及舒张期(AoD)内径,计算并比较各组主动脉弹性功能指标。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颅内动脉瘤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患者的主动脉膨胀性(aortic distensibility,DIS)均明显降低(P<0.001),而僵硬度(aortic stiffness index,SI)明显增加(P<0.001)。②与颅内动脉瘤非高血压组比较,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瘤患者DIS明显降低(P<0.001),而SI有所升高(P<0.05)。三组间经体表面积、体重指数校正后的校正值亦存在同样规律。 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存在主动脉弹性功能的减退,且高血压是引起该疾患主动脉弹性功能进一步减退的原因之一。
|
|
肯尼迪病一家系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收藏
欧阳志远;宋水江;刘建仁;张宝荣;吴鼎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55-5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6
摘要(
375 )
PDF(2514KB)(
431
)
目的:报道一经基因诊断的肯尼迪病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 方法:收集肯尼迪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用基因分析的方法,明确家系先证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序列的重复数。 结果:该家系有4例患者,临床特征为男性成年期发病,进行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可伴乳房女性化、性功能减退,先证者经AR基因检测CAG重复数为51次,肌电图显示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 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是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方法,对怀疑为肯尼迪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基因诊断。
|
|
低氧细胞应激的HIF-1信号通路
收藏
王苹苹;孔繁平;陈学群;杜继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59-5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7
摘要(
2308 )
PDF(1236KB)(
1005
)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在低氧下其能激活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在细胞、组织生长发育和生理应激,以及某些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有关HIF-1在细胞低氧应激时的信号转导通路,特别是HIF-1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
|
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
收藏
马志新;赵鲁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67-5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8
摘要(
489 )
PDF(1725KB)(
769
)
多糖是一类来源广泛,通过多途径多机制激活巨噬细胞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阐明来源不同(植物、真菌、藻类)的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不仅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也可为新型靶向免疫调节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方向。
|
|
多点悬吊法腹腔镜修补白线疝一例
收藏
陈其龙;牟一平;周育成;蔡小燕;李立波;胡耕远;泮丹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573-5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1.05.019
摘要(
347 )
PDF(1332KB)(
28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