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评估我国主要城市应对 2019冠状病毒病的策略
收藏
王思思,叶元庆,徐小林,王思聪,徐欣,袁长征,李舒,曹淑殷,李文渊,陈辰,胡可嘉,雷浩,朱慧,祝勇,吴息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1): 52-60.
DOI: 10.3724/zdxbyxb-2021-0028
目的:评估我国主要城市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初期发展的影响。 方法:对湖北省以外地区截至2020年2月19日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数最多的51个城市的COVID-19每日新增感染率趋势进行时间序列聚类分析,并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三方面进行评估。 结果:在51个城市中共识别出4种不同类别的疫情发展模式,包括高峰模式(新余)、晚发高峰模式(甘孜州)、中高峰模式(温州等13个城市)和趋势缓和稳定模式(杭州等36个城市)。4种模式以及同种模式不同城市的指标得分分布均有差异。 结论:中国各城市的COVID-19疫情发展模式差异较大,可能是受城市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等多方面影响。及时的卫生应急措施和城市内部人口流动控制可能影响COVID-19疫情发展模式,高风险地区人口迁入强度对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数有较大影响。
|
|
基于人口流动数据研究武汉“封城”对中国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态势的影响
收藏
王思聪,叶元庆,胡可嘉,雷浩,陈辰,徐小林,李文渊,袁长征,曹淑殷,王思思,李舒,贾君麟,王秦川,卞子龙,吴息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1): 61-67.
DOI: 10.3724/zdxbyxb-2021-0021
目的:定量评估武汉“封城”对控制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传播的作用。 方法:首先基于全国217个城市的武汉来源输入性病例数据和武汉来源的人口流动数据 ,估算武汉2020年1月23日“封城”前的每日新发感染率。并假设武汉“封城”推迟 7?d , 武汉的每日新发感染率在2020年1月23日后分别呈高、中、低增长趋势 ,估算2020年1月24至30日的每日新发感染率 ,从而计算在此期间武汉流出的感染人数。最后 ,通过易感-暴露-感染-恢复(SEIR)模型预测武汉“封城”推迟 7?d对国内疫情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结果:2020年1月19至23日 ,武汉每日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021%、0.026%、0.029%、0.033%和0.070%。截至2020年1月23日 ,武汉共有感染者20066人。假设武汉“封城”推迟 7?d , 在2020年1月30日 ,武汉每日新发感染率在高、中、低增长情景模拟的结果分别是0.335%、0.129%和0.070%。依据上述三种情景 ,预测分别会有32 075、24 819和20 334名感染者从武汉流入其他地区 ,到2020年3月19日 ,全国COVID-19确诊人数将是官方公布数据的3.3~3.9倍。 结论:在疫情暴发早期 ,武汉及时采取“封城”措施对控制COVID-19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
利用人口流动数据以及两阶段模型预测2019冠状病毒病流行趋势
收藏
叶元庆,雷浩,陈辰,胡可嘉,徐小林,袁长征,曹淑殷,王思思,王思聪,李舒,应智峻,贾君麟,王秦川,Sten H.VERMUND,许正平,吴息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1): 68-73.
DOI: 10.3724/zdxbyxb-2021-0043
目的:基于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信息构建数学模型,预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 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8日浙江省乐清市151例确诊病例的患病过程以及乐清和武汉之间的人口流动等信息,采用两阶段的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将人口流动数据与确诊病例症状开始时间以及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传播动力学特征整合起来,模拟并预测乐清的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 结果:在疫情初期,每日从武汉来的输入性病例数(症状出现日)与当日、 6?d前和 9?d前从武汉到乐清的旅客数量成正相关。利用根据武汉到乐清的旅客数量估计的输入性病例数以及易感-暴露-感染-恢复模型预测乐清最终的病例数为170例。如果根据每日报告的输入性病例数来预测,预计最终病例数为165例。截至2020年4月27日,乐清实际监测到的病例数为170例,这两个预测值与实际值均接近。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两阶段预测模型能够对COVID-19的流行趋势做出准确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