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专题报道  原著  综述  会议亮点 
专题报道
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收藏
杨盛旭,魏晶娇,何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11-11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1
摘要( 758 )   HTML( 45 )     PDF(988KB)( 183 )

目的: 构建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方法: 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公共卫生影响、人群脆弱性和应对能力四个方面,利用文献复习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系统梳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将权重与TOPSIS法相结合,计算相对风险指数(风险综合指数);制订统一的赋值标准,根据指标实际值重新赋值后,计算绝对风险分值。结果: 共确定了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的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中权重值较大的是赤潮毒素相关信息人群知晓率(0.0876)、就医可及性(0.0840)、可能波及人数(0.0716)、当地实验室检测能力(0.0703)、海产品食用习惯(0.0644),这5个指标约占总权重的38%。专家评分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统计量CR值均小于0.1。以温州市苍南县开展应用性研究,麻痹性、腹泻性、神经性和记忆缺失性四种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相对风险指数分别为0.4526、0.7116、0.1657、0.2884,绝对风险分值分别为0.2542、0.2668、0.1907、0.2184,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风险顺位一致。结论: 建立了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为防范和降低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科学手段。

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收藏
吴家兵,龚磊,陈芳,宋丹丹,马婉婉,侯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18-1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2
摘要( 629 )   HTML( 17 )     PDF(979KB)( 78 )

目的: 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灾害期间公共卫生风险等级评估提供定量化判断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商法构建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指标及其评分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应用于安徽省2016年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结果: 构建并确定了五大类17个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评分标准及其权重。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2016年安徽省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总分为0.26分,风险判断结果为"灾害期间卫生应急措施有效,公共卫生风险有效控制"。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灾害现场开展定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其他类型灾害现场评估提供参考。

大型活动期间举办地外围地区突发传染病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收藏
戚小华,王心怡,何凡,刘碧瑶,章涛,李傅冬,翟羽佳,林君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24-1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3
摘要( 631 )   HTML( 16 )     PDF(980KB)( 105 )

目的: 识别和评估第十一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杭州市外围地区潜在的突发传染病类公共卫生风险及其可能给G20峰会带来的公共卫生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省传染病相关事件公共卫生本底信息,采用文献检索、头脑风暴法和专家会商法制订突发传染病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准则和杭州市外围地区(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公共卫生风险对G20峰会影响的风险准则,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 制订了杭州市外围地区突发传染病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准则和各市风险对杭州G20峰会影响的风险准则,依据制订的风险准则共梳理出外围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四类27项突发传染病类公共卫生风险,这些风险对举办地杭州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高风险1项,中等风险12项,低风险14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输入性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分别制订了风险管控建议。未发现在G20峰会期间报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高风险传染病,各种中、低风险传染病的疫情与往年疫情水平接近。结论: G20峰会期间,杭州市外围地区突发传染病类事件对杭州市的影响主要以中、低风险为主。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的管控措施为减少突发传染病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的不良后果提供了行动依据,避免了外围地区的各种风险因素对G20峰会的影响。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半定量风险评估   收藏
杨涛,李傅冬,何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31-1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4
摘要( 612 )   HTML( 12 )     PDF(978KB)( 60 )

目的: 评估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生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半定量评估方法。方法: 系统梳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再结合TOPSIS法计算风险综合指数。结果: 共识别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风险评估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3项,权重值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发病率(0.0972)、休市关停措施(0.0718)、交易市场消毒措施(0.0673)、病死率(0.0651)和疫情波及范围(0.0616)。浙江省各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综合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0.5910)、绍兴(0.5711)、嘉兴(0.5199)、台州(0.5198)、湖州(0.4662)、宁波(0.3828)、温州(0.3719)、金华(0.3392)、丽水(0.2727)、衢州(0.2001)和舟山(0.0508)。结论: 建立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可为浙江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收藏
陈蓉,何永超,张放,陆殷昊,何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37-1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5
摘要( 821 )   HTML( 19 )     PDF(979KB)( 94 )

目的: 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框架。全国甄选18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采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疾控中心和下辖16个区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并计算卫生应急能力总分。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420和0.495,所有专家的权威系数均超过0.7。构建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由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84个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分别为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科研与合作交流能力,权重分别为0.2123、0.1754、0.1334、0.1916、0.1281、0.0962、0.0630。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疾控中心在17个疾控中心中卫生应急能力总分排名第一。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评估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

原著
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   收藏
蒋滟蕲,杨雅兰,杨婷,李玥伶,陈莉玲,燕锦,杨艳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43-1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6
摘要( 702 )   HTML( 9 )     PDF(1003KB)( 84 )

目的: 探讨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501例,随访术后生存结局。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检测UCP2 rs6593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对生存结局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生存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4.23(0.13~78.53)个月,50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01例失访,失访率为20.2%。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部位、TNM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术前癌胚抗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P < 0.05或P < 0.01)。UCP2 rs659366位点AA、GA和GG基因型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62.7%、69.9%和75.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共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AA基因型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危险基因型,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23倍;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G+GA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有关,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498倍;在加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而A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A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结论: 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

轨迹分析模型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黄冰雪,桑国耀,妥小青,田恬,阿比旦·艾尼瓦尔,戴江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50-1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7
摘要( 644 )   HTML( 13 )     PDF(1044KB)( 102 )

目的: 探索应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HIV阴性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肛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变化趋势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于乌鲁木齐市采用滚雪球法招募HIV阴性MSM者,以调查对象入组时间为基准,每6个月随访一次,采集肛管内脱落细胞并进行HPV DNA分型鉴定。纳入完成基线、6个月、12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以感染不同型别HPV的累加数量为因变量,随访次数为自变量构建轨迹分析模型,分别探索将受试者分为一个、二个、三个及四个亚组时的HPV感染状态变化轨迹,并运用贝叶斯信息标准值(BIC)、贝叶斯因子对数值和平均验后分组概率(AvePP)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结果: 共招募400名HIV阴性MSM者,其中187名MSM者纳入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将HPV感染状态变化趋势按两组轨迹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该模型中,第一亚组占54.5%(102/187),HPV感染状态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第二亚组占45.5%(85/187),HPV感染状态变化曲线呈上升趋势。结论: 应用轨迹分析模型能有效区分HIV阴性MSM人群HPV感染状态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探寻HPV感染的高危人群。

宁波市儿童家长抗菌药物知识、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彭丹丹,周旭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56-1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8
摘要( 608 )   HTML( 6 )     PDF(993KB)( 57 )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城乡儿童家长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和北仑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采用自制问卷对样本学校2~14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家中储备抗菌药物行为以及自行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行为。结果: 在调查的2806名家长中,36.6%(1028/2806)的家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得分较低;调查前一个月内,56.6%(556/983)的家长自行对孩子进行过治疗,其中20.3%(113/556)的家长在治疗中给孩子使用了抗菌药物;调查前一年内,48.5%(1361/2806)的家长在家中储备有孩子使用的抗菌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居住在城市、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有医学背景、孩子是男孩以及孩子年龄较小的家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得分较高(P < 0.05或P < 0.01);居住在城市、教育程度高、有医学背景的家长更倾向于在家中储备抗菌药物(均P < 0.01);居住在城市和家中储备抗菌药物是家长自行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危险因素(P < 0.05或P < 0.01)。结论: 宁波市部分儿童家长儿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欠缺,给儿童治疗时自行使用抗菌药物、家中储备儿童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家庭抗菌药物储备,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宁波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调查   收藏
李小勇,沈鹏,林鸿波,虞哲彬,陈坤,王建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63-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09
摘要( 554 )   HTML( 10 )     PDF(980KB)( 83 )

目的: 调查宁波市鄞州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所有在册管理且开展过糖尿病肾病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临床检测信息、糖尿病合并症和行为危险因素等信息,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糖尿病患者10 604例,其中发生糖尿病肾病3744例(35.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脑卒中、是否吸烟和腰围等因素相关(P < 0.05或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或P < 0.01)。结论: 宁波市鄞州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较高。男性、高龄、吸烟、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浙江省6~15岁儿童高浓度抗麻疹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严睿,何寒青,周洋,邓璇,唐学雯,谢淑云,冯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69-17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0
摘要( 507 )   HTML( 2 )     PDF(973KB)( 75 )

目的: 了解浙江省6~15岁儿童抗麻疹病毒高浓度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丽水市莲都区2069名6~15岁儿童的血清,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抗体浓度800 mIU/mL以上为达到高浓度抗体。利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麻疹高浓度抗体的阳性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麻疹疫苗接种儿童麻疹高浓度抗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69名调查对象中,麻疹高浓度抗体阳性率为36.06%(746/2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起始接种月龄是麻疹疫苗接种儿童麻疹高浓度抗体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浓度抗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OR:0.866,95%CI:0.830~0.904,P < 0.01);12月龄及以上接种者的高浓度抗体阳性率高于8月龄接种者(OR:0.633,95%CI:0.498~0.805,P < 0.01)。结论: 为维持高水平人群免疫屏障,建议疫情低发地区可以适当延迟麻疹疫苗首剂次接种时间,并对于大龄儿童适时进行补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收藏
曾婷婷,张力三,杨怡,谢非,张丹,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74-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1
摘要( 645 )   HTML( 6 )     PDF(1007KB)( 100 )

目的: 探讨常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筛查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由同一名医生完成OSA筛查量表评估,包括Epworth量表、柏林问卷、STOP-Bang问卷、SOS量表、四变量评分和改良四变量评分。同时由睡眠中心完成多导睡眠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成中重度OSA组(AHI ≥ 15,58例)和正常或轻度OSA组(AHI < 15,44例)。比较各筛查量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中重度OSA的筛查能力。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量表中,四变量评分和改良四变量评分预测中重度OSA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0.806和0.807(均P < 0.01)。根据ROC曲线,Epworth量表、柏林问卷、STOP-Bang问卷、SOS量表、四变量评分和改良四变量评分预测中重度OSA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2、4、15、11和10。其中,四变量评分和改良四变量评分预测中重度OS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总体来看优于其他量表。结论: Epworth量表、柏林问卷、STOP-Bang问卷和SOS量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筛查效率较低,而四变量评分和改良四变量评分的筛查效率较高。

异甘草素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收藏
党莹,林瑜亮,孙红军,孙建军,李长栋,荔志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81-1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2
摘要( 747 )   HTML( 8 )     PDF(1099KB)( 121 )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SHG44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20 μmol/L和80 μmol/L的异甘草素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48 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6±5和42±4,与阴性对照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且80 μmol/L异甘草素组迁移细胞数少于20 μmol/L异甘草素组(P < 0.01);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分别为190±13和130±9,与阴性对照组(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且80 μmol/L异甘草素组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少于20 μmol/L异甘草素组(P < 0.01);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 < 0.05或P < 0.01),且80 μmol/L异甘草素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20 μmol/L异甘草素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异甘草素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未分化甲状腺癌关键发病机制及其潜在干预靶点研究   收藏
潘宗富,方琦璐,张轶雯,李莉,黄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87-19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3
摘要( 1181 )   HTML( 15 )     PDF(1277KB)( 190 )

目的: 阐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的分子病理状态,并挖掘其潜在的干预策略。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联合R语言分析ATC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数据库和基因本体(GO)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其关键网络节点和基因簇;最后采用L1000CDS2数据库预测ATC的潜在治疗药物。结果: 共获得208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ATC组织细胞内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均发生显著改变,包括PI3K-Akt信号的持续激活、p53通路的激活、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示存在3个重要的基因簇和9个关键节点。将差异表达基因与L1000CDS2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发现22个能够逆转ATC病理状态的潜在化合物。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ATC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节点,为ATC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综述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及评价   收藏
蒋曦依,李璐,唐慧娟,陈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194-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4
摘要( 1002 )   HTML( 36 )     PDF(961KB)( 290 )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建立多种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用于识别危险因素、筛选高危人群及评估发病风险,从而为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筛查方案,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有的典型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多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除中国外)模型仅纳入常见风险因素;中国的模型在常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还纳入了遗传因素。然而,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多基于本地区人群,是否适用于外部人群尚待验证。本文就各种模型的建立、验证和评价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建立精确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脊髓电刺激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何玉贤,郑良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201-20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5
摘要( 612 )   HTML( 7 )     PDF(957KB)( 114 )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脊髓电刺激可平衡自主神经活性,抑制损伤心肌结构重构,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量,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脊髓电刺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是抑制神经重构,也可能是改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本文就脊髓电刺激在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收藏
吕丹丹,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207-2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6
摘要( 909 )   HTML( 17 )     PDF(958KB)( 193 )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凋亡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分泌等病理变化影响肺血管稳态。一些能调节自噬活性的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会议亮点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热点   收藏
郑琪,卢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213-21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8.04.17
摘要( 827 )   HTML( 11 )     PDF(951KB)(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