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数学在医学应用上的我见(续)
收藏
朱恒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271-2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1
摘要(
559 )
PDF(1577KB)(
99
)
热力学定律,反映出体系在整体上的行为,而不是反映个别粒子的行为、每一个粒子运动,依照热力学定律进行,但是由于极大数目的粒子、原子和分子不规则运动获得新的性质。当体系中粒子数目的增大引导到性质上新型运动出现时,就发生量到质的转变。
|
|
标准导联心电图R波与T波的关系在临床上的意义
收藏
楼福庆, 黄见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295-2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2
摘要(
1395 )
PDF(318KB)(
152
)
正常的T波为一上行肢徐缓上升与下行肢急速下降的正向不对称波形。至于不正常T波则有多种形态,一般有T波的顶端粗钝、圆顶、上行肢、下行肢或顶端切凹、双向、倒置、对称性与异常高耸等。但对无上述异常形态的正向T波尚无精确的正常标准。Gross,D.氏曾论述关于标准导联R波与T波的相互关系在临床上的意义,而国内尚缺乏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导。因之,作者等为了更进一步明确标准导联心电图R波与T波的相互关系在临床上的意义,特收集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正常100例及患有心脏病40例的心电图作一比较,探究其差异与临床意义。兹报导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
姜片虫病皮内试验价值的研究
收藏
黄天威, 陈菱珍, 胡承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299-30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3
摘要(
321 )
PDF(698KB)(
62
)
皮内试验对蠕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确为简便、节省人力物力而又能迅速获得结果的良好方法。解放后几年来国内科学工作者对血吸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及蛔虫病等的皮内试验研究方面获得很多成绩,皮内试验尤其在吸虫类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优点在血吸虫病大规模防治工作中已得到证实。姜片虫病为我国地方性流行性寄生虫病之一,据以往文献报导,有12省发现此病,流行区域呈散发状,近年来各省又陆续发现新的流行地区,所以今后尚须开展全面调查。因此,姜片虫病皮内试验诊断价值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
河浜养鲤鱼吃钉螺(一年来现场效果观察报告)
收藏
生物学教研组, 加兴卫生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05-3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4
摘要(
383 )
PDF(603KB)(
32
)
1954年教研组会同前加兴血防所南堰实验区进行钉螺生态的调查研究(1)。这次曾从事寻找钉螺天敌,希望获得某些易于繁殖,能控制钉螺而又无害于人类的动物,借以帮助扑灭钉螺。
|
|
血吸虫所引起的外科疾病
收藏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12-3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5
摘要(
207 )
PDF(682KB)(
72
)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甚广,主要蔓延于长江流域和其以南的12个省市(1),浙江为广泛流行地区之一,所以因血吸虫病引起外科疾病亦较常见。
|
|
HVDRONSAN异烟肼葡萄糖醛酸钠
收藏
朱学文, 卞如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15-3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6
摘要(
350 )
PDF(105KB)(
83
)
HYDRONSAN是异烟肼葡萄糖醛酸钠,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
实验性铅中毒的病理改变
收藏
徐英含, 俞秋棠, 楼定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16-3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7
摘要(
263 )
PDF(2560KB)(
56
)
研究铅中毒的问题,关于铅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固属十分重要,但对铅中毒的机转和病变亦不能忽视。因为只有阐明了这个问题后,才能对铅中毒进行正确的治疗和防止病变的发展。
|
|
犬肺吸虫病的实验治疗Ⅱ.苏拉明钠、大冷必灵和苯妥英钠的疗效
收藏
陈志康, 任熙云, 方瑞英, 朱金昌, 楼定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23-3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8
摘要(
481 )
PDF(564KB)(
78
)
盐酸依米丁是目前治疗肺吸虫病的最有效药物,但缺点仍很多。最近钟惠澜氏等报导氯奎的疗效(1),对该病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但可惜此药聚的毒性很大,且国内外的疗效报导亦有出入(2)(3),不是理想的药物。
|
|
上颌窦内注入美蓝溶液的初步观察
收藏
孙惠娟, 王凤玲, 张纯海, 郭小玉, 董幼亭, 刘爱华, 林俊鹤, 蔡钺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29-3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09
摘要(
266 )
PDF(198KB)(
62
)
我们在1959年3月24日至4月12日期间,以1%美蓝溶液(Methylene blue)0.5毫升注入上颌窦内,观察它自上颌窦内排出的时间及对上颌窦内化脓性炎症的影响。共进行了20例24只上颌窦,结果是:炎症较重的,美蓝排出较慢,轻的则快,美蓝对炎症无治疗作用,但有止血作用。
|
|
电子显微镜对肺癌细胞的病理形态学的研究
收藏
泽田勤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30-3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0
摘要(
272 )
PDF(108KB)(
48
)
以24例因肺癌切除的肺,研究肺癌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其癌细胞的大小在15μ以上,核直径在10μ以上,细胞浆与核之比小于1.5,细胞膜、核膜不规则,粒线体减少,大小不一,核质集团状分布。
|
|
心跳突然停止的急救问题(文献复习与病例报告)
收藏
齐伊耕, 甘海鹏, 余文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31-3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1
摘要(
312 )
PDF(541KB)(
76
)
心跳突然停止(Cardiac arrest)多发生在手术中或麻醉期间。若不及时抢救,最后皆死亡。自Lane氏于1903年第一次应用心脏按摩救活一例因阑尾切除术而发生心跳停止的患者以来(5),世界文献对这方面的报导时可见到。1953年Stephenson氏收集了世界各地所报告的1200例,在施行心脏按摩后有56%心脏再度跳动(11)。
|
|
用碘——石腊治疗圆形秃发症
收藏
狄允凡, 姚继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35-3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2
摘要(
289 )
PDF(103KB)(
70
)
早在上世纪的末叶,俄罗斯皮肤病学家发表关于圆形秃发症时,在神经末稍装置中发生变化的见解;稍晚H.A.Topcyeb氏就指出了在圆形脱发症中发现皮脂毛囊的神经感受器装置的变化可作为本病神经原学说的证据。
|
|
美克耳憩室所致外科急腹症(文献概叙及十六例报告)
收藏
吴寿龄, 彭崇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36-3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3
摘要(
258 )
PDF(420KB)(
65
)
美克耳(Meckel's)憩室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管的退化残迹。卵黄管连接中肠与卵黄囊之间,由于发育异常,可形成脐肠瘘、脐囊肿、脐外瘘、脐粘液瘘、美克耳憩室、肠脐之间纤维带等各种先天性畸形。1815年(2)Meckel氏曾做了较系统的说明,继而在临床中渐受重视。
|
|
上肠系膜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慢性梗阻二例报告
收藏
朱济平, 丁岳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0-3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4
摘要(
300 )
PDF(1008KB)(
64
)
十二指肠慢性梗阻原因甚多,但由于上肠系膜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慢性梗阻殊为少见,其症状往往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相似,有时非经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本病在国外文献报告较多:Robitansky氏(1-3)1849年首先认为上肠系膜血管压迫十二指肠可引起十二指肠扩张与阻滞,其后Hesehi氏(2)1851年,Kundrat氏(1)1891年,Albrecht氏(1)1899年,Kellog氏(1、2)1913年等先后报告数例,其中Albrecht氏并作动物实验,牵拉肠系膜造成十二指肠阻滞而得到进一步证明。
|
|
肺不张误诊一例报告
收藏
叶鼎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3-3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5
摘要(
260 )
PDF(390KB)(
62
)
肺不张有较明确之X线表现,一般不致误诊。但胸膜增厚,其阴影极似肺不张者并不多见,最易误诊。
|
|
枝气管残端的处理
收藏
叶鼎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4-3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6
摘要(
253 )
PDF(301KB)(
54
)
作者搜集1951-1958年间加、美、英、法等国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7750例肺结核患者施用肺切除术,术后发生枝气管胸膜瘘的有52例,占6.7%。
|
|
右位心及内脏反位症并有锁肛症一例
收藏
章森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5-3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7
摘要(
418 )
PDF(379KB)(
80
)
右位心及内脏反位症是一种先天的内脏器官位置异常。在临床上较少见。查考国内文献至1957年止,共计21例(1、2),但同时并有锁肛者,则未有记载。我院于1956年9月曾遇一例,特报导于下。
|
|
垂体性粘液水肿
收藏
曹肃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6-3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8
摘要(
407 )
PDF(597KB)(
79
)
垂体性粘液水肿,即席汉氏综合病征中的继发性粘液水肿型,或称继发性粘液水肿。
|
|
种痘部位伴发湿性坏疽及种痘后并发全身牛痘症(病理报告)
收藏
朱金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49-3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19
摘要(
236 )
PDF(478KB)(
57
)
全身牛痘症(普遍性牛痘症),极为罕见(1),国内文献未见有报告;国外文献以日本学者报告较多,如Chaubeau氏(2)在60万人种牛痘中发现6-8例,Jochmann氏(2)在30年中曾发现一例。而种痘后局部发生湿性坏疽,同时有全身牛痘症者更属罕见。本人在1952年曾遇尸检病例一例,特报告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
|
油剂青霉素注射引起脂性囊肿二例报告
收藏
程焜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52-3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20
摘要(
609 )
PDF(646KB)(
82
)
文献上有关于注射油剂引起肿瘤样变化者,如:1920年Mook及Wander引自(3)二氏曾报告六例因注射樟脑油剂而引起局部疼痛及肿块。
|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系统表现
收藏
唐宗裕, 李志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54-3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21
摘要(
370 )
PDF(281KB)(
109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之血管病和血液病,它的神经系统症候是很显着的。
|
|
美索因(治癫痫片)的毒性反应附一例报告
收藏
鲁铁民, 吴曼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55-3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22
摘要(
225 )
PDF(224KB)(
41
)
美索因(Methoin)(1)或称"治癫痫片",又名美山妥印(Mesantoin,Methantoin),化学结构名为3甲-5苯5乙内酰脲(3methyl5,5phenyl ethyl hydantoin),是一种白色无嗅粉末,略有苦味,不易溶解于水,临床上用作治疗癫痫,对大发作多有良效,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偶尔亦有效,但小发作则无疗效。
|
|
肝性昏迷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收藏
屠中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59 (4): 357-3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59.04.023
摘要(
190 )
PDF(642KB)(
64
)
肝性昏迷系指一切肝胆系统疾患,尤以肝硬化、重笃的传染性肝炎末期所引起的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昏迷、精神神经征状等的综合病征。我国寄生虫性肝硬化者较多,晚期因出血或放腹水、感染等诱发肝性昏迷者日渐增多。近年来医学上对肝性昏迷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等的研究有进展,获救者不乏其人。兹综合晚近有关文献,简要介绍肝性昏迷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要点,以供参考。并希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