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原著  研究快报  原著  短篇报道  原著  短篇报道  原著  经验交流  综述 
原著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及IL-18水平与意义   收藏
姚航平,夏大静,张立煌,刘克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2
摘要( 250 )     PDF(158KB)( 199 )

目的:观察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它们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sFas、sICAM-1、IL-18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血清HCV-RNA滴度.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sFas、sICAM-1、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血清HCV-RNA滴度密切相关(分别为r=0.915, r=0.795, r=0.757, P均<0.01); sICAM-1、IL-18水平与ALT活性显著相关(分别为r=0.952, r=0.969, P<0.01), 但sFas水平与ALT无关(P>0.05).实验结果还显示,抗病毒治疗有效者,血清sFas、sICAM-1、IL-1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无反应者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sFas、sICAM-1、IL-18均参与慢性丙型肝炎免疫致病过程,且与肝脏炎症活动性、肝损害程度及血清滴度密切相关.

研究快报
药物介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   收藏
楼宜嘉;朱丹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22
摘要( 230 )     PDF(33KB)( 232 )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具有体外不分化的无限增殖能力,当处于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可定向分化形成多种单一的细胞.本研究利用ES细胞的这种特性,以小鼠ES细胞作为生物测试载体,采用特定的药物改变其培养微环境,经过约13 d培养,先后分两批定向分化出30多个具有自律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团.其搏动频率有差异,范围在80~130次/min之间,各细胞团搏动的节律非常有规则,以搏动频率与节律作为评价指标,定向分化成功率达80;以上.

原著
卵巢上皮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异构体表达   收藏
傅云峰,谢幸,叶大风,陈怀增,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6-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3
摘要( 318 )     PDF(185KB)( 215 )

目的:研究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异构体表达特征,探讨何种异构体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优势作用.方法:采用RT-PCR、套式PCR和测序分析对30例卵巢癌组织VEGF mRNA异构体表达进行相对定量检测.结果:卵巢癌组织和卵巢正常组织表达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 mRNA,VEGF1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3种异构体(P均<0.001).4种异构体在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结论:卵巢癌组织高表达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mRNA,以VEGF121为主,提示4种异构体均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VEGF121可能在其中发挥优势作用.

辛伐他汀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收藏
程刚,单江,马骥,施育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11-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4
摘要( 241 )     PDF(188KB)( 201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及可能参与其中的凋亡相关基因.方法:贴块法体外培养VSMC,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流式细仪PI/Annexin Ⅴ双重染色等鉴定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及caspase-3的激活情况.结果:加入30 μmol/L辛伐他汀24 h后电镜显示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PI/Annexin Ⅴ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占(35.5±5.8)%显著多于对照组(15.1±5.0)%(P<0.05);辛伐他汀不改变Bcl-2蛋白的表达,而使Bax蛋白表达增高并激活caspase-3.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VSMC产生凋亡,并与Bax表达增高及caspase-3的激活有关.

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内外的表达   收藏
陈玮,邵传森,沈建根,鲍建芳,潘建平,韩伟,寿林,项哨,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15-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5
摘要( 237 )     PDF(186KB)( 161 )

目的: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将mIL-12 p35和p40全长编码cDNA构建在pcDNA 3.1载体上,然后把p35表达单元(CMV-p35-BGHPA)插入pcDNA 3.1/p40载体,使两个目的基因均受各自的启动子CMV控制,构建成mIL-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pCmIL-12,并进行体内外表达.结果:pCmIL-12在体外转染COS-7细胞后,经ELISA证实有mIL-12表达,其表达上清能在体外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小鼠皮内注射pCmIL-12亦能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所构建的质粒在体内外均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mIL-12.

一氧化氮介导白细胞介素-2对离体大鼠心室乳头肌和培养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   收藏
王琳琳,林国华,陈莹莹,沈岳良,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19-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6
摘要( 221 )     PDF(189KB)( 224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的离体心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灌流右心室乳头肌和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hrIL-2)对乳头肌平均最大收缩力、收缩间期、舒张间期和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hrIL-2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离体大鼠心室乳头肌的收缩力,高浓度hrIL-2缩短收缩间期,延长舒张间期;②hrIL-2减少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③L-NAME预处理完全取消hrIL-2对离体大鼠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和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作用;④热失活的hrIL-2失去对离体乳头肌和培养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IL-2对离体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由一氧化氮介导.

腹膜透析液对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细胞活力的影响   收藏
杨泽然,李继承,张凯,宓旭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23-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7
摘要( 271 )     PDF(154KB)( 194 )

目的:探讨商业性腹膜透析液(CD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为两大实验组及各自的对照组:①将Mφ置于含50%CDS(含糖0.139 mol/L)的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 h;②Mφ分别暴露于含0.139 mol/L糖浓度CDS中10、30和60 min,然后在无CDS培养液中培养24 h.观察Mφ的一氧化氮(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对照组以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φ的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均受明显抑制;CDS暴露60 min组比暴露10、30 min组所受抑制作用强.结论:腹膜透析液可损害巨噬细胞活力和降低其NO产量,并与腹膜透析液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异体下颌骨复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收藏
朱慧勇,吴求亮,章明,胡济安,曹之强,李松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26-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8
摘要( 217 )     PDF(166KB)( 225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异体下颌骨移植后再血管化及骨改建的影响,评价b-FGF和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例双侧下颌骨缺损的兔模型中,左侧植入b-FGF和异体骨修复作为实验组,右侧单纯异体骨修复作为对照组.植入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墨汁明胶血管灌注透明法及组织学观察再血管化及骨改建的情况.结果:b-FGF+异体骨组血管化较异体骨组完全,骨形成也较异体骨组早且充分.结论:b-FGF可促进异体下颌骨移植后再血管化,在骨改建过程中有骨诱导作用,b-FGF和异体骨复合移植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方法.

短篇报道
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全主动脉夹层和狭窄一例   收藏
汪忠镐;李鸣;张鸿坤;潘松龄;金炜;越海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29-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20
摘要( 251 )     PDF(84KB)( 263 )
原著
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收藏
林军,王慧明,曹之强,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30-3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09
摘要( 244 )     PDF(180KB)( 134 )

目的:探讨载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价值.方法:建立SD大鼠下颌骨缺损模型.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Slot Blot杂交法,检测羟基磷灰石复合TGF-β1实验组,单纯羟基磷灰石对照组,无材料修复的空白对照组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新骨形成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提示载有TGF-β1的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局部使用能促进骨愈合.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收藏
叶萍仙,朱建华,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33-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0
摘要( 276 )     PDF(144KB)( 236 )

目的: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家兔左冠脉前降支(LAD)结扎60 min,再灌注120 min为再灌注动物模型.于再灌注前10 min分别静注Lipo-PGE1、PGE1及等容量的脂肪乳剂.于基础状态、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期分别抽血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家兔处死后,通过Evans蓝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重染色确定缺血心肌及梗塞心肌范围.结果:Lipo-PGE1治疗组梗塞心肌占危险区心肌重量百分比(32.20±4.70)%较对照组(44.57±5.46)%及PGE1组(42.09±6.93)%显著降低(P<0.01).Lipo-PGE1治疗组再灌注期血清CPK及MDA含量较对照组及PGE1组明显下降,SOD含量则显著增高.结论:Lipo-PGE1能有效降低血清CPK、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阿霉素对实验兔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黄先玫,康曼丽,杜立中,余钟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37-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1
摘要( 259 )     PDF(143KB)( 186 )

目的:探讨治疗剂量阿霉素(ADR)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兔每周静脉注射ADR(2 mg/kg)1次,共8周.以健康同龄兔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停药3周后多普勒测定降主动脉血流量,以代表心输出量(CO).左颈总动脉和左心室插管测定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MyoCa2+)浓度,无机磷酸根法测定心肌肌浆网(SR)Ca2+-ATP酶活性.结果:阿霉素组CO、BP、MAP、LVSP均较对照组低,而LVEDP则明显增高.阿霉素组使MyoCa2+浓度显著增高,同时SR 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剂量阿霉素可使心脏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及SR Ca2+-ATP酶活性降低.

红细胞聚集体形成时间与聚集体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阮晓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41-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2
摘要( 207 )     PDF(156KB)( 142 )

目的:通过改变流动渠道平面层的厚度和红细胞压积来研究红细胞聚集体的形成时间与聚集体结构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平面流动渠道系统用光学测量方法获取红细胞聚集曲线,并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同步显微摄影.结果:红细胞聚集体形成时间分别与聚集体的薄层厚度和红细胞压积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989、0.990.结论:采用各类方法研究红细胞的聚集过程时,由于所用研究设备的腔体尺寸和选用的血液压积不同,用聚集时间所表达的聚集指数没有类比性.

短篇报道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三例   收藏
童凡;华刚;孙眉月;颜艳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44-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21
摘要( 198 )     PDF(80KB)( 161 )
原著
阿苯达唑体内活性代谢物—亚砜的制备   收藏
谢剑华,胡永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45-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3
摘要( 323 )     PDF(288KB)( 173 )

目的:探索阿苯达唑体内活性代谢物亚砜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对温度、溶剂、氧化剂、反应时间、杂质等方面的考察,确定较适当的反应条件.结果:用过碘酸钠作氧化剂,冰醋酸为溶剂,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有较好的选择性,无杂质阿苯达唑砜的存在,收率在90%以上,含量在98%以上.结论:阿苯达唑亚砜的制备可采用选择性氧化.

聚合酶链反应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陈志敏,汪天林,尚世强,李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47-5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4
摘要( 227 )     PDF(163KB)( 183 )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i种特异性PCR和b型Hi(Hib)特异性PCR及选择性Hi培养基,对83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鼻咽深部分泌物(NPA)和51份血标本,及37份健康婴幼儿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83份NPA标本培养阳性20份(24.1%),Hi-PCR阳性36份(43.4%),其中Hib-PCR阳性19份(22.9%),Hi-PCR阳性而Hib-PCR阴性17份(20.5%);51份血标本培养均阴性,Hi-PCR和Hib-PCR均阳性6份;37份对照咽拭子培养阳性3份(8.1%),Hi-PCR阳性6份(16.2%),Hib-PCR均阴性.结论:健康婴幼儿咽部不定型Hi携带率较高,肺炎NPA标本以Hib-PCR检测为宜.

小儿阑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观察   收藏
章希圣,冯志刚,吴德华,陈黎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5
摘要( 214 )     PDF(129KB)( 159 )

目的:探讨各型小儿阑尾炎及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33例不同类型阑尾炎术前、23例阑尾切除术后及9例疑似阑尾炎的血清IL-6水平.结果:血清IL-6水平单纯性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阑尾炎患者在手术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类型阑尾炎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鉴别单纯性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的早期参考标志物之一.

经验交流
前尿道游离和尿道口前移术治疗尿道下裂   收藏
吴德华,颜水衡,王慧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3-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6
摘要( 268 )     PDF(148KB)( 198 )

目的:提高冠状沟及冠状沟下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对5例冠状沟及冠状沟下型尿道下裂患儿行改良的前尿道游离和尿道口前移术治疗.结果:5例全部成功,随访1~3年,阴茎外观满意,尿道功能正常,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的前尿道游离和尿道口前移治疗冠状沟及冠状沟下型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收藏
张芙荣,陈君柱,陶谦民,朱建华,郑良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5-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7
摘要( 232 )     PDF(155KB)( 235 )

目的:评价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以Rashkind闭合器关闭PDA16例,Amplatzer封堵器关闭PDA 4例.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3~8 mm(平均5.6 mm).Rashkind关闭术16例,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PDA处未见分流4例,微量分流8例,少量分流4例;半年后彩色多普勒示PDA处均无分流.Amplatzer术关闭PDA 4例,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PDA处均无分流,彩色多普勒示PDA处无残余分流.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 mm直径的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Amplatzer封堵器关闭PDA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低.

Crohn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收藏
于吉人,王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7-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8
摘要( 283 )     PDF(73KB)( 194 )

目的:探讨Crohn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rohn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腹痛最为常见(20例),其次为腹泻(10例).纤维肠镜检查14例,7例诊断为本病.病灶多位于回盲部、小肠及结肠.24例病人中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因并发症而急诊手术,1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5例.3例死亡.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对Crohn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应以消除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切除范围应以切缘距病灶5~10 cm为宜.

综述
自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心脏作用的调制   收藏
徐万红,吴东波,张雄,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1): 59-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1.019
摘要( 273 )     PDF(65KB)( 256 )

人们在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心脏作用的同时相继发现了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乙酰胆碱、腺苷、血管紧张素、阿片类、缓激肽、组胺等),这些物质不仅本身对心脏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而且也影响NE的心脏作用.文中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在心脏局部调制NE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