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原著  综述  短篇报道 
原著
产乳糖酶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株培养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收藏
丁倩,蒋燕灵,邵靖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49-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1
摘要( 268 )     PDF(117KB)( 184 )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乳糖酶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K.fragilis)株的酶产量,对该菌株的培养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方法:采用增殖和诱导二步培养法培养酵母K.fragilis株,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碳源、氮源对酵母诱导产酶的影响。结果:确定了K.fragilis酵母株诱导培养的较佳配方,当乳糖浓度为120g/L,醋酸铵浓度为5g/L,pH为6.7时,单位酶产量达122.4IU/ml培养液。结论:该菌株生长产酶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人胸腺素α1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收藏
徐峰,陈智,徐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52-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2
摘要( 291 )     PDF(163KB)( 154 )

目的:以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人胸腺素α1(Tα1) 多肽产品。方法:通过PCR扩增人工合成模板的方法获得人Tα1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GEMEX1,用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并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重组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人Tα1克隆重组体pUC18 -Tα1,经序列分析证实对码、序列无误;成功构建了人Tα1原核细胞表达重组体pGEMEX1 -Tα1;从mRNA水平证实pGEMEX1-Tα1在大肠杆菌JM109(DE3)中能够转录;转化大肠杆菌J M109(DE3),经IPTG诱导,能产生一36 kD左右的融合蛋白。结论:构建成功重组体pGEMEX1-Tα1,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一种新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   收藏
严盛,郑树森,蒋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55-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3
摘要( 248 )     PDF(124KB)( 189 )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胰腺移植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胰腺移植的基础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采用大鼠颈部作为移植部位,不阻断体循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供胰附带的主动脉段与受体颈总动脉以袖套法吻合,供胰的门静脉与受体的颈外静脉行端端吻合,术后注意补液与保温。结果:共进行70次大鼠胰腺移植手术,其中正式实验20次,供受体手术时间均约1h,手术成功率为85%。移植胰的组织学变化与临床胰腺移植相似。结论:本胰腺移植模型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并能较好地模拟临床胰腺移植过程,适用于该领域的基础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周围血P-选择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镁离子影响的研究   收藏
应淑琴,单江,徐耕,秦光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59-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4
摘要( 207 )     PDF(132KB)( 121 )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浆P-选择素(P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血清镁离子(Mg 2+)的变化。方法:以 1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者为阴性对照,以10例CAG阳性但不宜行PTCA者为阳性对照,观察24例行PTCA冠心病患者(PTCA组)术前、术后血Ps、PAI-1、Mg2+的动态变化。结果:PTCA组Ps在术后 5 min较术前及同时点CAG阴性组有显著增加(P<0.05),Mg2+在术后5 min、30 min、2 h、6 h较术前及同时点CAG阴性组显著减少(P<0.05);在术前PTCA组和CAG阳性组PAI-1均高于CAG阴性组(P<0.05);结论: PTCA后Ps升高提示血小板激活及内皮细胞损伤;PTCA后血清Mg2+减少,可能与PTCA后Ps升高有关。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收藏
张卫中,韩天权,汤耀卿,张圣道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63-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5
摘要( 334 )     PDF(128KB)( 136 )

目的:探讨针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 PCR检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胰周渗液和坏死组织,并与常规培养结果作比较。结果:43份胰周渗液PCR检测阳性40份,阴性3份,而培养阳性39份,阴性4份;5 份坏死组织PCR阳性4份,阴性1份,而培养阳性4份,阴性1份。PCR检测需时间仅4 h。结论:该PCR方法可快速、敏感地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

安氏Ⅱ1类高角和低角错*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收藏
黄吉娜,景荣荣,徐学军,张君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66-6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6
摘要( 392 )     PDF(139KB)( 299 )

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高角和低角患者的牙面骨骼形态特征。方法:选择安氏Ⅱ1类38名高角和32名低角患者,对22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高角和低角患者1- NB角及1-NB距均过小(P<0.01),高角患者Go-Po,S-Go及ODI过小(P<0 .01);低角患者N-Me及ANS-Me过小(P<0.01),APDI过大(P<0.05)。结论:①高角和低角患者的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②高角患者的下颌体及下颌支均短,后面部高过小,使面前后比例失调,下颌后缩、后旋,有开倾向。③低角患者前面高过小,使面前后比例失调,下颌向前聚合,有Ⅲ类深复倾向。

鼻咽癌患者血清新蝶呤、sCD4与sCD8检测的意义   收藏
王连聪,郑树,魏启春,束美宝,项建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70-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7
摘要( 271 )     PDF(141KB)( 107 )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sCD4及sCD8分子水平和鼻咽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4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治疗前、后及32例健康成人的血清新蝶呤、sCD4与sCD8分子浓度。结果:鼻咽癌血清新蝶呤、sCD4及sCD8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不同TNM分期血清新蝶呤、sCD4及sCD8水平无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新蝶呤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治疗后新蝶呤、sCD4与sCD8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仍比对照组高(P<0.01);治疗后6月肿瘤全消者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肿瘤残留者则回升到治疗前水平(P<0.01和0.05)。结论:血清新蝶呤、sCD4与sCD8分子水平检测可作为鼻咽癌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随访的客观指标。

喉癌微血管密度与细胞DNA含量参数的定量研究   收藏
鲁裕玉,沈朋,陈丽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73-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8
摘要( 272 )     PDF(110KB)( 141 )

目的:探讨喉癌微血管密度(MVD)及细胞DNA含量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F8特异性抗体和SABC法测量31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的MVD,用图像细胞分析术测量癌细胞的核面积峰值及S期细胞数。结果:MVD及DNA含量在喉癌的组织学分级及分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MV D在2年后的淋巴结转移组(10.23±0.78)与无淋巴结转移组(6.38±0.33)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面积峰值和S期细胞百分率在2年后的淋巴结转移组(61.03±0.28)μ m2及(38.11±0.37)%与无淋巴结转移组(40.97±0.41)μm2及(22.97±0.29)%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喉癌间质内的MVD及喉癌细胞核的DNA含量参数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旁路射频消融术中价值的探讨   收藏
王建安,杨倩,张湘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76-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09
摘要( 279 )     PDF(126KB)( 169 )

目的:研究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左侧和右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中(RFCA)监测的意义。方法:对31例房室旁路患者进行RFCA术的TEE检查。结果:RFCA术全部成功。TEE食道留置时间为35±11 min。TEE导引了全部患者的消融电极的放置和位置调整,诊断器质性病变3例,导引穿房间隔术和穿隔后的电极放置3例,发现2例消融过程中出现中度二尖瓣返流,及时调整消融电极位置后消失。结论:在RFCA术中行TEE监测有助于电极的定位和防止电极脱位,及时发现并发症,以及导引冠状窦电极放置和穿房间隔消融。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收藏
鲍建芳,王建有,鲁德强,邵传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79-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0
摘要( 279 )     PDF(111KB)( 178 )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小鼠脾细胞体外经不同强度微波直接辐射不同时间后,用LDH 法测定小鼠NK细胞的活性,并用MTT法测定脾细胞的生长代谢。结果:①4 种不同强度的微波(0.05 mW/cm2,0.1 mW/cm2,0.2 mW/cm2,0.4 mW/cm2)辐射20 min,其NK 细胞活性与假辐射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②两种强度0.1 mW/cm2和0.4 mW/cm 2微波辐射40 min以上,NK细胞活性较假辐射组明显降低(P<0.05)。③脾细胞经两种强度(0.1 mW/cm2,0.4 mW/cm2),不同时间(10 min、20 min、40 min、60 min)微波辐射,其生长代谢曲线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体外长时间低强度微波辐射能降低小鼠NK细胞活性。

电视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收藏
李恭会,李新德,余大敏,芮雪芳,王跃东,袁晓明,张大宏,丁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82-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1
摘要( 227 )     PDF(76KB)( 167 )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为54例泌尿外科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其中精索静脉曲张16例、肾囊肿30例、腹腔内隐睾2例、肾上腺肿瘤6例。手术同时作胆囊切除术2例,肝囊肿切除术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98.2%(53/54),1例术中因出血转开放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8%(1/54);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3 d;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同时可检查、处理腹腔内合并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腹腔内隐睾、肾上腺肿瘤、肾囊肿是其较好适应症。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收藏
许晓华,黄连生,朱康儿,徐炀,吴东,童杰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84-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2
摘要( 250 )     PDF(111KB)( 161 )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 CT)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对我院13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供者均系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12例H LA完全相合,1例HLA半相合。以G-CSF为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剂,分离单个核细胞(MNC);采用环孢菌素A和短程氨甲喋呤或甲基强的松龙预防GVHD;BU-CY2方案预处理。结果: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 d和12 d。HLA完全相合的12例中4例发生急性GVHD,其中Ⅰ-Ⅱ度3例,Ⅳ度1例,另1例HLA 半相合发生Ⅳ度急性GVHD,2例因Ⅳ度急性GVHD死亡。随访450~810 d,3 例复发,6例发生慢性GVHD。结论:Allo-PBSCT与allo-BMT相比,造血重建迅速,急性GVHD发生率与allo-BMT相似,慢性GVHD发生率则较高。

神经胶质瘤中9p21-22区微卫星DNA的杂合性缺失研究   收藏
竺可青,章锁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87-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3
摘要( 262 )     PDF(118KB)( 157 )

目的:用微卫星确定神经胶质瘤在9p21-22区是否发生基因丢失。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对29例神经胶质瘤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结果:29例神经胶质瘤在所选9p21-22区的三个位点中未发现LOH及MSI改变。结论:①9p21-22区除p15、p16可能不存在神经胶质瘤的其它肿瘤抑制基因;②本研究结果提示MSI在散发性神经胶质瘤中少见。

小儿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0例治疗与预后   收藏
石淑文,杨德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90-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4
摘要( 263 )     PDF(89KB)( 231 )

目的:了解小儿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小儿温抗体型AIHA 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44例,阴性6例;婴幼儿发病占58% ;就诊时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急性起病)的占84%;有病因可查的占44%,其中病前有病毒或细菌感染者达40%。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AIHA的有效率达90%,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抢救严重病例有较好疗效。20例随访患儿中有17例最终达完全缓解。结论:小儿温抗体型AIHA多见于婴幼儿,大多起病急,预后好。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AIHA的首选药物,严重病例可选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综述
磷脂酶C及其活化机制研究近况   收藏
刘忠;黄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92-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6
摘要( 258 )     PDF(28KB)( 89 )
短篇报道
十二指肠胆囊瘘二例   收藏
项尊;张冰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2): 96-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2.015
摘要( 182 )     PDF(135KB)(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