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凋亡与坏死及相关问题
收藏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45-2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1
摘要(
194 )
PDF(87KB)(
471
)
细胞凋亡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近20余年来,通过对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是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而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够精确,
|
|
白细胞介素18重组腺病毒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收藏
姚航平;张立煌;冷建杭;曹雪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48-2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2
摘要(
217 )
PDF(148KB)(
230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重组腺病毒(AdmsIL-18)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作一探讨.方法:重组腺病毒腹腔注射BALB/C小鼠,每周注射1次,共 2次.2周后制备腹腔巨噬细胞,经LPS刺激,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mIL-18、mIL-1β、mTNFα的水平;酶还原法检测NO的含量;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 结果:AdmsIL-18注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高效表达mIL-18,同时巨噬细胞分泌 mIL-1β、mTNFα、NO水平明显增加,并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其它对照组比较均 P<0.01.结论:小鼠腹腔注射AdmsIL-18,能显著增加巨噬细胞表达mIL -18、mIL-1β、mTNFα、NO,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
|
|
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一例
收藏
丁国庆;芮雪芳;王进;许敬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51-2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8
摘要(
212 )
PDF(65KB)(
171
)
患者女性,66岁,教师,因右腰酸痛1年余入院.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 .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次均未找到肿瘤细胞.B超示右肾重度积水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KUB+IVP:右肾至120 min仍未显影,左肾显影良好.输尿管插管逆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充盈缺损约2~3 cm,右肾积水明显.CT检查:输尿管上段占位,右肾盂扩张积水,左肾小囊肿.ECT提示右肾基本无功能.
|
|
大肠癌相关基因ST13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收藏
邵吉民;郑树;耿礼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52-2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3
摘要(
205 )
PDF(156KB)(
179
)
目的: 原核表达大肠癌相关基因ST13,并予以鉴定.方法:将ST13 cDNA经PCR扩增和亚克隆,与GST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重组,转化E.coli INVαF′菌表达,经Gluta th 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GST-ST13融合蛋白,再以凝血酶切得到ST13蛋白.结果: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表明,ST13cDNA ORF正确克隆于pGEX-4T-2多克隆位点 .经IPTG诱导表达的GST-ST13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可溶性上清,表达量占大肠杆菌总蛋白2 0;.经亲和层析,每升诱导菌回收融合蛋白2.5 mg,纯度为91.3;.Western-blot证实, 原核表达的ST13蛋白、细胞中天然ST13蛋白的10;SDS-PAGE表观分子量,约50 kD.结论:成功构建了ST13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大量表达和纯化了ST13蛋白.
|
|
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GABAB受体中介的心血管效应
收藏
周苏娅;陈应城;黄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56-2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4
摘要(
250 )
PDF(174KB)(
229
)
目的: 证实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γ-氨基丁酸(GABA)B受体中介的紧张性抑制作用.方法:于大鼠双侧RVLM微量注射2-羟基-saclofen,观察其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在SD、WKY、SHR大鼠均引起MAP 升高和HR加快,但SHR大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SD、WKY大鼠(P<0.05).结论 :GABAB受体参与中介RVLM的紧张性抑制作用,SHR大鼠RVLM的此紧张性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大鼠.
|
|
糖萜素对小鼠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收藏
鲍建芳;邵传森;沈建根;詹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61-2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5
摘要(
260 )
PDF(136KB)(
249
)
目的: 探讨糖萜素对机体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①体外试验,不同浓度糖萜素体外直接作用小鼠脾细胞和YAC-1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代谢和NK细胞活性;②体内试验,以糖萜素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喂养正常和免疫抑制(环磷酰胺抑制)小鼠,在不同时间段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①体外<5 μg/ml的糖萜素浓度,对小鼠脾细胞生长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②以糖萜素饲料喂养的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各时间段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喂养普通饲料的对照小鼠(P<0.05).结论:口服糖萜素能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且使其稳定维持在高水平.
|
|
慢性肝病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收藏
卢安卫;黄东胜;郑树森;陈庆廉;金旭东;徐林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64-2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6
摘要(
223 )
PDF(137KB)(
262
)
目的: 研究原位肝移植(OLT)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麻醉前放置肺动脉导管和右桡动脉导管,监测各个时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先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变化的差异性,再以术前、术毕时作对照,按配对资料t检验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术中心率增快;血压在无肝期开始转流时,显著下降后短期内回升,术后12 h开始进行性增高;肺动脉压从无肝期前开始增高,术后60 h又进一步增高 ;肺动脉楔压变化与肺动脉压变化一致;心输出量在术前到术后60 h均处于高输出状态; 术前肺循环阻力低于正常,术毕时显著增高;体循环阻力在无肝期显著下降;术后两者均进行性增高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OLT患者术前术中有高排低阻型血流动力学障碍,术后逐渐恢复正常.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
|
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收藏
施邵华;陈规划;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68-2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7
摘要(
225 )
PDF(195KB)(
216
)
目的:观察同种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氨基胍(AG)与环孢素A(CsA)对其影响.方法: 同种大鼠心脏移植动物模型,于术后4 d处死对照组、AG与高、低剂量CsA处理组的移植鼠, 测血清NO含量、心肌iNOS活性及进行移植物病理分析.结果:对照组iNOS 活性及其移植物排斥反应等级均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AG与CsA对iNOS活性、NO 产生有抑制作用,并相应地缓解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移植物即有iNOS表达与NO产生,NO参与排斥反应;CsA抑制NO产生可能为其抗急性排斥作用的机制之一.
|
|
多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多聚酶基因
收藏
周琳;钱景;Harder T C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72-2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8
摘要(
248 )
PDF(143KB)(
200
)
目的: 探讨多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msnPCR)在研究巨细胞病毒(CMV)DNA多聚酶基因(UL-54)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8例心肺移植患者血标本中提取DNA,以CMV-UL54为模板,自行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建立msnPCR扩增系统.扩增产物在DNA测序仪上自动测序.结果:msnPCR能扩增出427 bp和1 052 bp两条目的片段,扩增产物测序表明存在导致氨基酸改变的碱基有义突变.结论:msnPCR扩增结合测序,可检测CMV-UL54的7个功能区目片段中的碱基突变,msnPCR比普通PCR更加省时和经济.
|
|
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及应用
收藏
陈忠;唐法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76-2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09
摘要(
541 )
PDF(110KB)(
379
)
目的: 建立一种能简单而又客观反映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评价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全身致敏和局部攻击的方式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通过PCA反应测定IgE抗体效价,证实是否被致敏.结果: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数、搔鼻次数在抗原致敏第14 d开始明显增加,同时血中IgE抗体效价明显上升.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可分别浓度依赖,并显著地减少由抗原攻击引起的打喷嚏数和搔鼻次数.证明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均可明显抑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结论:该模型适合于评价和筛选治疗Ⅰ型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
|
左氧氟沙星与黄芪和黄芩配伍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
收藏
徐庆;姚彤炜;梁天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79-2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0
摘要(
454 )
PDF(117KB)(
346
)
目的: 测定黄芩、黄芪与左氧氟沙星(LVFX)配伍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黄芩和黄芪与LVFX配伍给予志愿者后在尿中的排泄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与LVFX配伍使LVFX的累积尿中排出量,由(177.62±11.31) mg下降至(149.4±18.65)mg,P<0.01;排泄分数由(88. 81±5.66);下降至(74.7±9.33);,P<0.01.结论:黄芪和黄芩与LVFX可同时服用,黄芩与LVFX合用时使尿中LVFX排泄量减少.
|
|
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外周血和脐带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收藏
龙梅笑;金洁;瞿国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81-2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1
摘要(
205 )
PDF(143KB)(
201
)
目的: 探讨用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外周血(APB)和脐带血(ACB)及骨髓(ABM)单个核细胞的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在体外同时检测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用集落培养法,检测这3种上清对骨髓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入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正常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应用IL-2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物进行体外净化时,培养上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无显著影响.
|
|
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在失血犬的变化
收藏
朱志军;黄元伟;张翔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85-2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2
摘要(
309 )
PDF(109KB)(
248
)
目的:评估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反映体内血容量状态的价值.方法:采用犬主动性放血模型,借助快速热敏电极的肺动脉导管, Baxter监护仪,对犬进行了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及部分压力参数测定.结果: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在首次放血后测得值就已明显小于基础值,分别为(48.58±9.76)ml/m2和(65.88±8.84)ml/m2(P<0.01),且随着放血量增加,两者差别更加明显.压力参数则明显滞后于体内血容量的变化,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肺小动脉楔嵌压均至放血量达30;时,才与基础值相比出现明显差异.结论: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能准确及时地反映体内血容量状态,由压力参数来反映体内血容量状态则欠灵敏.
|
|
线性消融阻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收藏
陶谦民;陈君柱;郑良荣;陈瑶;张芙荣;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87-2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3
摘要(
229 )
PDF(74KB)(
180
)
目的: 探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并与常规下位法消融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在左前斜位展开后间隔区,消融导管在冠状窦上方、His束记录导管的右下区域作线性消融.结果:采用线性消融完成病例60例,并与同期进行的常规下位法消融的病例进行疗效比较,其成功根治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期随访的复发率基本相同,而对复杂病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对房室结区进行线性消融改良慢径路,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常规下位法房室结改良方法的变通术式.
|
|
纤维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息肉并发症的分析
收藏
孟庆勇;林建江;顾秀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89-29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4
摘要(
213 )
PDF(56KB)(
331
)
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结直肠息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1 1月行纤维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术334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者共6例(1.8;),其中大出血3例,2例经保守疗法治愈,1例经剖腹作结肠区段切除后治愈;另3例为肠壁灼伤,经保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及死亡.结论:纤维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
3 162 例尸体解剖资料分析
收藏
竺可青;李秀珍;章锁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91-2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5
摘要(
265 )
PDF(73KB)(
226
)
目的:探讨尸检率变迁及其原因,分析尸检在不同时期疾病分布及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50年来尸体解剖3 162例,比较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等.结果:①3 162例总误诊率为36.24;,最高在1970-1979年为43.19;.1990-1999年为41.8;;②肿瘤误诊率最高,为62. 4 2;,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61.81;,寄生虫病49.18;;③疾病分布以呼吸系统占首位,为32.2 9;,其次为传染病11.61;,消化系统疾病11.07;.结论:50年来尸检率逐年下降,而误诊率居高不下,积极开展尸检是十分必要的.
|
|
肿瘤坏死因子高温隔离灌注化疗骨肉瘤
收藏
陶惠民;王祥华;范顺武;叶招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93-2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6
摘要(
228 )
PDF(87KB)(
222
)
目的:探讨高温隔离灌注化疗加入肿瘤坏死因子对肢体肿瘤局部控制作用.方法:将45例ⅡB骨肉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3例,采用顺铂或卡铂高温隔离灌注化疗,B组22例 ,采用肿瘤坏死因子加顺铂或卡铂高温隔离灌注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化疗后局部肿瘤临床反应率:A组有效14例,无效9例;B组有效20例,无效2例.两组组织反应率:A组有效15例, 无效8例; B组有效20例,无效2例.统计分析显示,B组的临床反应有效率、组织反应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高温隔离灌注化疗中,使用肿瘤坏死因子能够提高保肢骨肉瘤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
|
|
前列腺素E1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收藏
叶萍仙;朱建华;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6): 296-2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7
摘要(
249 )
PDF(125KB)(
163
)
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二十烷类的化合物,具有舒张血管,抑制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活化等作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是PGE1的一种相对稳定有效的剂型.通过阐述PGE1在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氧自由基的产生,钙离子超载等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环节的作用,以及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作用和对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等,揭示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