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经验交流  综述 
论著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及心血管组织内皮素的测定及意义   收藏
项美香, 吕俊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45-1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1
摘要( 64 )     PDF(381KB)( 20 )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同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观察SHR高血压发生前后,不同周龄大鼠血浆、左心室和主动脉组织局部内皮素(ET)水平及左心室和主动脉组织ET mRNA基因表达情况。ET水平的测定用放射免疫法;组织局部ET mRN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用RNA dot blot杂交检测。结果:血浆ET水平在各周龄SHR均无显著增高,左心室和主动脉组织局部ET水平及ET mRNA基因表达均仅在26周龄时有显著增高。结论:ET在SHR高血压和心肌肥厚的发生中不起始动作用,至于在高血压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中是否起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酸处理对光敏玻璃离子边缘封闭性的影响   收藏
傅柏平, Hannig M, Albers H K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48-15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2
摘要( 54 )     PDF(307KB)( 31 )
目的:研究酸蚀对光敏玻璃离子的微渗漏影响。方法:采用侵害性窝沟封闭技术处理36颗人离休磨牙,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12颗,第Ⅰ组为对照组,用37%磷酸酸蚀后,用低粘稠度复合树脂Liquicoat封闭窝沟裂隙。第Ⅱ组处理同第Ⅰ组,用低粘稠度光敏玻璃离子PrimaFlow封闭窝沟裂隙。第Ⅲ组与第Ⅱ组不同之处,对牙釉质不进行酸蚀。每组半数牙齿进行热循环处理(5~55℃,2 500周)。所有标本用0.5%亚甲基蓝着色,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等级。结果:微渗漏第Ⅰ组与第Ⅱ组相似(P>0.05)。第Ⅰ、Ⅱ组较第Ⅲ组小(P<0.001)。复合树脂经热循环处理后微渗漏有增加(P<0.01),而光敏玻璃离子粘固粉经热循环处理后微渗漏没有增加(P>0.05)。结论:光敏玻璃离子结合酸蚀技术能减少微渗漏。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C分型与临床预后分析   收藏
叶琇锦, 林茂芳, 周国华, 谢万灼, 梁毅, 陈志妹, 金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51-1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3
摘要( 71 )     PDF(295KB)( 26 )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分型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ALL患者按常规骨髓涂片及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13例的细胞遗传学。结果:FAB分型ALL-LI型3例,L2型35例,L3型2例。细胞免疫表型符合T细胞系ALL 13例(伴髓系表达2例),B细胞系ALL 21例(伴髓系表达4例),T/B细胞系共同表达ALL 5例(伴髓系表达1例),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1例。13例中有8例核型异常。结论:ALL患者形态学检查结合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白血病细胞克隆的来源,有利于估计预后,并指导治疗。
白血病患者血清酶活性初探   收藏
赵小英, 吴东, 王世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55-1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4
摘要( 57 )     PDF(167KB)( 36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白血病和不同病期白血病的血清酶活性变化,以及酶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血病细胞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法测定75例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与正常人组38例比较。结果:白血病组LDH、AKP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的LDH活性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白血病完全缓解期(CR)患者LDH活性明显低于初发患者(P<0.01),血清GPT活性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LDH活性有助于白血病疗效的判断。
小剂量氟哌啶预防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   收藏
周大春, 陈洁, 伍伟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57-15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5
摘要( 173 )     PDF(235KB)( 66 )
目的:研究麻醉时用小剂量(1.0mg)氟哌啶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观察78例LC病人,用药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比术中平均动脉压(MAP)、HR、麻醉恢复室(PACU)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用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3.2%)明显低于对照组(32.5%)(P<0.05),MAP、HR、PACU评分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氟哌啶能有效预防LC术后恶心呕吐,对麻醉无明显影响。
巨块型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与处理   收藏
吕卫国, 石一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60-16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6
摘要( 37 )     PDF(244KB)( 18 )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处理。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1997年6月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27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0例非巨块型作对照。结果:巨块型宫颈癌组织学类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59.3%,IB期巨块型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临床期别估计易不足,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术前化疗的9例巨块型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未接受化疗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有不良的生物学特性,手术并发症较高,术前全身化疗对降低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的作用不明显。
肾脏急性病变的CT诊断   收藏
许顺良, 吴建国, 严森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62-1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7
摘要( 26 )     PDF(434KB)( 17 )
目的:探讨CT对肾脏急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以单侧性肾区疼痛的肾脏急性病变患者行CT扫描检查。结果:肾脏急性感染7例,肾外伤2例,肾血管性病变11例,肾梗阻性病变16例。CT对肾脏感染性病变可明确病变范围、性质、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对肾外伤病例可明确肾脏损伤程度;对肾血管性病变可通过增强扫描作出定性诊断;对肾梗阻性病变亦可通过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分界时间延长而作出定性诊断。结论:CT是肾脏急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收藏
钱秉坤, 许顺良, 林冰影, 张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66-1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8
摘要( 47 )     PDF(300KB)( 37 )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性。方法:对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作乳腺铝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并与病检结果对照。结果:16例X线诊断与病理相符。乳腺铝靶摄片:14例无异常发现,7例呈乳头后缘细条状均匀密度影或乳晕下及周围乳晕内小结节或片状块影。乳腺导管造影:9例导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远端导管仍显影;7例导管内杯口状充盈缺损,管壁光整,远端导管未显影;3例导管不规则变细、扭曲变形;1例导管扩张,局部呈囊状;l例导管分支变细、聚拢,远端有一轮廓较清类圆形块影,无造影剂进入。上述各例均伴近端导管不同程度扩张。另外,l例漏诊,4例误诊。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与导管内癌、导管扩张等鉴别。
胸腔镜手术中血气及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   收藏
楼小侃, 严美娟, 楼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68-16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09
摘要( 33 )     PDF(177KB)( 30 )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对血气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对2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在术前、插管后10min、肺萎陷后15、30、60min及张肺在30min、技管后30min连续监测血气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tCO2)。结果:SPO2、PaO2、SaO2在插管后明显升高(P<0.001),在肺萎陷30、60min时较术前低(P<0.01)。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有引起低氧血症的倾向。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临床研究   收藏
李惠春, 刘微波, 林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70-1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0
摘要( 48 )     PDF(253KB)( 73 )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精神科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待征差异。方法:就1997年度197例连续精神科会诊,分析其申请会诊科室、原发病、申请理由及精神障碍诊断处理。结果:非精神科医师对精神科疾病的诊断率为33.1%,其中与会诊医师诊断一致的为48.2%。急会诊中主要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63%),普通会诊以神经症(27.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26.6%)、抑郁症(20.2%)为主。结论: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诊断差异有助于在精神科会诊中作临床鉴别诊断;会诊一联络精神病学工作亟待加强。
浙江省1992年和1995年烧伤住院病人流行病学调查   收藏
王帆, 鲁新, 吴跃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73-1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1
摘要( 46 )     PDF(211KB)( 26 )
目的:调查浙江省烧伤外科治疗现状。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全省16家医院1992年和1995年住院烧伤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年共收治4 679例,男3 388例,女1 291例,男女比为2.62:1。烧伤多发年龄为0~10岁组。77.9%病人的烧伤面积在20%以内。热液烫伤居原因之首(56.22%)。死亡64例,病死率1.37%。1992年半数致死烧伤面积(LA50)为88.9%,1995年LA50为98.5%。结论:1995年与1992年比较我省烧伤住院病人增加了12.80%,病人住院天数缩短,病死率下降。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51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张晨美, 曹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76-1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2
摘要( 53 )     PDF(262KB)( 48 )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以降低误诊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本院1988年~1996年收治的5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初诊时,误诊23例,误诊率达45.l%,随访病人中,7岁前确诊并治疗的7例,全部存活;10岁后确诊并治疗的5例,3例存活。结论:对该病认识不足是误诊主要原因、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与心率变异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收藏
赵冉, 宋延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79-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3
摘要( 54 )     PDF(257KB)( 32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组)的HRV分析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复杂性心律失常(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68.75%)显著高于B组(15.78%),P<0.005。其中尤以成对的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两组比较P<0.01及P<0.005。结论: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存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性。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误诊原因分析   收藏
游向东, 刘学明, 傅国胜, 单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81-1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4
摘要( 43 )     PDF(172KB)( 50 )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误诊原因。方法:对69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诊断对照,超声误诊23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多变性,经胸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完善的超声检查制度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异体喙突移植在颞颌关节成形术中的应用   收藏
平飞云, 陆梅, 陈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83-1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5
摘要( 35 )     PDF(186KB)( 27 )
目的:为预防真性颞颌关节强直术后复发及恢复颞颌关节功能。方法:采用异体喙突移植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7例,重建关节结构,形成关节点面状接触。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开口度在2.5~3.0cm之间,咀嚼功能恢复,关节侧向运动及前伸运运好,无一例复发。结论:重建关节骨结构是预防真性颞颌关节强直术后复发的关键。
螺纹钉固位对磨牙(牙合)面碟状洞充填的疗效观察   收藏
朱仲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84-1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6
摘要( 35 )     PDF(186KB)( 27 )
目的:修复磨牙(牙合)面蝶状洞,使充填物不脱落并保持完整。方法:采用螺纹钉固位,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银汞合金或富士玻璃离子充填。结果:充填36例,经2~6年随访观察,成功34例,成功率为94.4%。结论:应用螺纹钉固位,银汞合金或富士玻璃离子充填碟状洞,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经验交流
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的处理   收藏
谢琦, 应嘉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86-1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7
摘要( 30 )     PDF(178KB)( 28 )
膈下脓肿是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院地处血吸虫病流行区,据不完全统计,从1955~1996年,本院行脾切除1 451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60例,占4.1%,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1年~1996年4 746份血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收藏
王文娟, 华永川, 魏泽庆, 朱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87-1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8
摘要( 48 )     PDF(232KB)( 58 )
临床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依据。我们收集了1991年至1996年本院患者送检的4 746份血液标本的培养结果,分析菌种的构成及对临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现介绍如下。
综述
血管内皮功能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收藏
曾玲晖, 郑秀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 190-1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4.019
摘要( 27 )     PDF(270KB)( 36 )
近年来,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壁重塑已成为许多心血管疾病的两个核心问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心衰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均以内皮功能失调为特征[1]。已有人提出病态血管综合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