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98-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综述  短篇报道 
论著
孕大鼠在胚泡着床前给予醋氨酚对器官形成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收藏
金戈,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49-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1
摘要( 83 )     PDF(323KB)( 44 )
目的:研究孕大鼠胚泡着床前药物损伤对胚胎器官形成期发育的影响,探索药源性胚泡异常与胎仔发育的关系。方法:母鼠孕第3天给予醋氨酚0.25~1.00g/kg。孕第4天处死母鼠。计数胚泡细胞数,胚泡微核数及微核率;孕第12.5天处死母鼠,评价胚胎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程度及胚胎生长发育状况。结果:醋氨酚(0.25~1.00g/kg)抑制着床前胚泡发育,对胚泡细胞产生遗传毒作用,并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孕第12.5天(器官形成期)胚胎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胚胎组织器官形态分化无显著改变。醋氨酚0.5g,1.0g/kg对胚胎发育具毒性,导致胚胎发育迟缓、胚胎畸形、胚胎死亡数显著增加。结论:胚胎发育毒性与着床前胚泡遗传物质损伤相关。
抗人精子外套抗原单抗的纯化及相应抗原的提纯和鉴定   收藏
黄铭燕, 刘子贻, 朱寿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52-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2
摘要( 87 )     PDF(490KB)( 31 )
目的:研究人类精浆中一类特异性的抗原成份(精子外套抗原sperm-coating antigens,SCA)。方法:本实验用已制备得的一株抗人精浆来源的精子外套抗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D1,在小鼠腹腔增殖生产大量腹水单克隆抗体,通过快速蛋白液相层析仪(FPLC)系统的羟基磷灰石柱,一次性从小鼠腹水中纯化此抗体,并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从精浆中分离到相应的抗原成份。结果:经鉴定该抗原成份分子量为20kD,来源于精囊腺,具有器官特异性。结论:该SCA的提纯,为抗精子避孕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实验材料,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生殖活动和免疫不孕病因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   收藏
张小英, 顾维正, 童云洪, 丁建仁, 叶飞, 王兴木, 马静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56-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3
摘要( 92 )     PDF(310KB)( 53 )
目的:了解临床甲减病人血中甲状腺素自身抗体(T4Ab)及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自身抗体(T3Ab)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的T3Ab、T4Ab。结果:甲减患者T3Ab、T4Ab的测定值分别为9.42±4.43%及10.73±4.67%。较正常组升高非常显著(n=120,P<0.01);其T3Ab、T4Ab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及40.83%。对甲减分组,伴TGAb和(或)TMAb升高组的T3Ab、T3Ab测定值及阳性率均较不升高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T3Ab、T4Ab在原发性甲减患者血中阳性率较高。其测定有助于甲减的诊断。
开搏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   收藏
方璐, 吕俊升, 傅国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59-6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4
摘要( 130 )     PDF(252KB)( 51 )
目的:观察开搏通(C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和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的影响。方法:22只SHR随机分为Cap治疗组和SHR对照组,并以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结果:①Cap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P<0.001);②SHR Cap治疗组左心室重/体重比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1),但显著高于WKY组(P<0.05);③SHR对照组血浆和心肌Ang Ⅱ水平均显著高于WKY组,SHR Cap治疗组两者水平均显著低于SHR对照组;④左心室重/体重比与心肌Aug Ⅱ呈高度正相关,与血压及血浆Aug Ⅱ无相关性。结论:Cap不仅能有效降压,还能减轻心肌肥厚,且与心肌Ang Ⅱ水平有关,心肌Ang Ⅱ可能参与SHR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收藏
项哨, 朱圣禾, 陶明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62-6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5
摘要( 82 )     PDF(382KB)( 49 )
目的:建立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粘膜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的方法。方法:以生物素标记兔抗RSV抗体,鼻咽部粘膜细胞涂片与该抗体作用后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反应,二氨基联苯胺显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RSV抗原总阳性率为41.6%,临床典型和可疑病例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7.9%和44.9%,临床不典型者阳性率12.5%(χ27.9,P<0.05)。阳性标本中细胞着成棕色,易与阴性标本相区别。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路逐步定位法   收藏
郑良荣, 胡于健, 陈君柱, 陶谦民, 张笑荣,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65-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6
摘要( 254 )     PDF(300KB)( 86 )
目的:评价12导心电图在旁路定位中的价值,建立逐步定位法。方法:分析84例预激综合征经射频消融治愈病例的心电图,寻找对旁路定位最有判别意义的心电图特征。结果:第Ⅰ组43例,均为左侧旁路。根据Ⅱ导联δ波为正向(+)可将LAL/LL与LPL/LPS区别,然后根据Ⅰ和aVF导联QRS波形态分别将LAL与LL及LPL与LPS进一步区分。第Ⅱ组11例,均为间隔旁路。根据Ⅱ,Ⅲ,和aVF导联δ波极性之和是否≤-2,将RPS和RMS区别开。第Ⅲ组30例,均为右侧旁路。RAS者Ⅲ导联δ波均为+,然后根据V1和aVF导联δ波极性将右侧其余部位旁路进一步区分。该定位方法旁路定位准确率为87.8%。结论:该定位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旁路定位预测准确率。
产乳糖酶酵母K fragilis株增殖培养发酵条件的优化   收藏
丁倩, 叶祝嵩, 邵靖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69-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7
摘要( 88 )     PDF(307KB)( 37 )
目的:提高发酵液单位体积的酵母细胞总量,以提高酶得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酵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培养液中可利用的糖含量进行了试验。用细胞浊度法来表示酵母细胞的增殖情况,Nelson-Somogyi法测定培养液中可利用的糖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培养液中的氮含量,PH计测定PH值。结果:确定了K fragilis酵母株增殖培养的较佳配方,当选择原色砂糖浓度为10%、pH为6时,细胞量比原配方提高了3.65倍。单位酶产量达122.4IU/ml。结论:优化后的该菌株增殖培养条件下,该菌株生长产酶情况良好,可用于生产。
用脑电图的功率谱和混浊分析区分麻醉状态   收藏
廖福琪, 吴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72-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8
摘要( 158 )     PDF(229KB)( 102 )
目的:分析麻醉前后脑电图的特征。方法:对患者在麻醉前后脑电图的功率谱和相关维数的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T检验和随机区组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尽管患者有不同的病因及用药情况,但是在注射麻醉药物后,相关维数值均有较明显的下降;功率谱的变化也有相似之处。结论:相关维数值的明显下降可以作为区别麻醉状态的特征之一。
国产阿齐霉素治疗细菌感染207例临床研究   收藏
盛吉芳, 郑经川, 干梦九, 俞云松,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75-7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09
摘要( 220 )     PDF(248KB)( 92 )
目的:了解国产阿齐霉素与进口阿齐霉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7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其中107例用国产阿齐霉素片治疗者与100例用进口阿齐霉素胶囊治疗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痊愈率分别为52.34%和63.00%,有效率各为93.46%和92.00%,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相似。两组细菌消除率分别为96.43%和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而轻微,分别为1.87%和1.00%。结论:国产阿齐霉素片治疗细菌性感染与进口阿齐霉素胶囊同样安全有效。
0.1%利凡诺溶液稳定性考察   收藏
夏晓萍, 朱明, 吴亚娟, 杨佩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78-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0
摘要( 146 )     PDF(239KB)( 61 )
目的:考察0.1%利凡诺溶液和加入0.01%硫代硫酸钠的0.1%利凡诺溶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通过初均速法测定室温贮存期。结果:0.1%利凡诺溶液和加入0.01%硫代硫酸钠的0.1%利凡诺溶液,室温下(20℃)贮存期分别为154天和611天。20℃,1000 LX光照下,反应速度常数K分别为3.7467×10-4 mg/ml/h和2.4897×10-4 mg/ml/h。结论:后者稳定性高于前者。
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359例分析   收藏
杨汉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81-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1
摘要( 162 )     PDF(228KB)( 173 )
目的:评价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对本院近14年手术治疗的359例PLG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B超检出PLG的敏感性为93.3%,其特异性达95.8%。B超诊断的病变的大小和病变的单发与多发,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合。肿瘤性与非肿瘤性PLG的回声所见,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回声表现各有特点。结论:B超具有相当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有效地检出PLG,而且能准确地测定病变的大及单发与多发,同时还能大体判别病变的性质。
杭州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分析   收藏
周丽苹, 王瑞梓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84-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2
摘要( 82 )     PDF(322KB)( 39 )
目的:分析杭州城市老年人对医疗眼务的需求和利用状况。方法:将健康与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保障、慢性病、两周发病情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列成调查表格,对杭州市城站街道48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病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经济困难和行动不便成为老年人就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结论: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就医的便捷程度、开展健康教育是改善老年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收藏
徐庆, 朱卡琳, 马明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88-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3
摘要( 90 )     PDF(161KB)( 41 )
目的:测定人尿中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VFX)的排泄量,了解左氧氟沙星在人体R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尿样用0.01mol/LHCl稀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5nm,波长处直接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结果: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2±4.88(n=9),线性范围5.06~25.28μg/ml,精密度RSD<2.4%,健康受试者左氧氟沙星的尿药12h总排泄量为给药量的61.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
乳牙急性根尖周炎厌氧菌检测分析   收藏
方秋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90-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4
摘要( 59 )     PDF(174KB)( 26 )
目的:为临床治疗乳牙急性根尖周炎选择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30例近1个月未服用过抗菌素,临床表现有急性根尖周炎症状的乳牙,在无菌条件下取其根尖穿刺液,接种于厌氧菌增殖渡进行分离和培养。结果:乳牙急性根尖周炎多系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本组分离出的厌氧菌主要有类杆菌、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丙酸杆菌及韦荣氏球菌等5属,其中类杆菌占55.17%,消化链球菌占24.14%。结论:乳牙急性根尖周炎多系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临床治疗应重视控制厌氧菌的感染。
综述
小儿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进展   收藏
夏呈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92-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5
摘要( 55 )     PDF(337KB)( 34 )
经导管介入治疗各种心脏病,是近20年来心脏病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并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介入性心脏病学。随着非侵入性诊断技术的提高和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许多欧美的心导管室中,心导管技术用于介入治疗已达到50%以上[1]。本综述旨在介绍和评价当今儿科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最新进展。
短篇报道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下咽癌手术缺损   收藏
詹文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 96-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2.016
摘要( 54 )     PDF(97KB)( 30 )
下咽癌手术创面的修复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材料、方法进行的。笔者成功地采用以颞浅动脉为供养血管的额部岛状皮瓣,对1例下咽癌(T3N0M0)手术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经1年8个月的随访,情况良好,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