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羟基化合物及其乙酰化结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行为预测方法的探索
收藏
蒋小杭, 凌蓉, 黄震, 刘志强, 苏卓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1
摘要(
319 )
PDF(307KB)(
77
)
作者在RP-HPLC柱上测定了5种含羟基化合物及其O-乙酰化结合物的容量因子,通过对实验数据及磺胺类系列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化合物容量因子与校正摩尔析射率的相关经验方程。利用这种经验方程,可以预测含羟基化合物及其O-乙酰化结合物、磺胺类药物及其N4-乙酰化结合物的容量因子,进而分离、鉴定这几类化合物。
|
|
12种取代苯胺形成P450-MI组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
收藏
傅旭春, 刘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2
摘要(
301 )
PDF(300KB)(
64
)
本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12种取代苯胺的Hansch理化参数与取代苯胺形成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代谢中间体(简称MI)络合物能力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K)的相关方程式。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性参数之和Σσ、脂溶性参数之和Σπ与形成P450-MI络合物的活性大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位存在含孤对电子的取代基使活性增大。本文还用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参数,没有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电子结构参数与活性之间的定量相关方程式。
|
|
双上腔静脉二例
收藏
姚友生, 姚作宾, 任国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3
摘要(
314 )
PDF(151KB)(
93
)
1尸检资料例1成年男尸。心脏位置、形状和结构正常。由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汇合成部分永存左上腔静脉(LSVC),沿左颈总动脉和主动脉弓左前方下降,达左肺动脉前穿人心包,经左心房上外侧向下,在左肺上静脉与左心耳之间达冠状沟,注入冠状窦起始部.
|
|
双部位吸收药物的矩分析研究
收藏
景荣荣, 周怀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9-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4
摘要(
309 )
PDF(154KB)(
62
)
矩分析与经典的室分析一样,已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关于双部位吸收的药物,我们已提出其室分析方法,本文报道的是对其作矩分析的结果。我们导出了口服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MRTpo和平均吸收时间MAT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文献报道的血药浓度数据,验证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
|
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收藏
严杰, 吴清明, 袁深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11-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5
摘要(
295 )
PDF(319KB)(
59
)
经戊二醛脱毒前或后的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免疫的NIH小鼠,其PD50分别为98.10~109.00和69.35~77.06μg/kg,但其LD50分别为37.90~42.11和107.20~119.11mg/kg。脱毒后的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1次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为75.0%,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上升,免疫后第60d血清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抗体类型以IgM为主。经脱毒外膜蛋白2次免疫的小鼠保护率高达95.8%.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T和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显著增强,免疫后第180d仍能测出较高效价的血清抗体,抗体类型转为以IgG为主。实验结果证实,脱毒后的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能安全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且2次免疫的效果优于1次免疫。
|
|
海洛因滥用者血清吗啡浓度放免测定
收藏
周君富, 丁德云, 刘前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14-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6
摘要(
252 )
PDF(235KB)(
145
)
作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8例海洛因滥用者和60例健康成人血清吗啡浓度,结果表明,海洛因滥用者组的血清吗啡平均浓度显著较健康成人组高(P<0.0001),且海洛因滥用者的血清吗啡浓度随海洛因日吸食量及吸食史的增加而升高,呈一定程度的直线正相关(r=0.8207,P<0.0001;r=0.7736,P<0.0001)。提示血清吗啡浓度的放射免疫测定可作为判断海洛因滥用者的可靠指标。
|
|
脾尔康的药理研究
收藏
谢强敏, 唐法娣, 王砚, 辛小华, 王选锭, 黄丽月, 卞如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17-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7
摘要(
404 )
PDF(387KB)(
82
)
脾尔康是由白术、茯苓、山楂、陈皮等中药加氨基酸、硫酸锌、硫酸亚铁等组成的复方冲剂。本研究证明:脾尔康lg/kg或4g/kg×4d给小鼠灌胃,能显著促进小鼠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对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萎缩;脾尔康也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表明它具有增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脾尔康还能延长小鼠游泳、耐缺氧和耐高温时间,表明它具有抗应激作用。此外,它对慢性放血所致的大鼠缺铁性贫血有防治效果。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LD50=84.19±1.40g/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证明,它对主要器官的功能和形态无明显影响。
|
|
麦滋林-S对幽门螺旋菌的抑菌作用
收藏
王杭勇, 黄怀德,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22-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8
摘要(
684 )
PDF(162KB)(
337
)
本文以三钾二枸椽络合铋(De-Nol)为对照药物,研究了麦滋林-S (Marzulene-S)对幽门螺旋菌(HP)的抑菌效应。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麦滋林-S对HP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MIC80为750μg/ml。其抑菌机制尚待研究。
|
|
保留翼突钩的腭成形术
收藏
顾耕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23-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09
摘要(
345 )
PDF(166KB)(
125
)
作者应用改良腭成形术整复21例先天性腭裂。结果表明术中采用消除提肌凹,创缘外翻加间断缝合等方法,以减小张力;保留翼突钩及腭帆张肌的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创口愈合和发音的改善。患者术后创口均为I期愈合。
|
|
隐斜法和梯度法测定AC/A率的比较
收藏
邸保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24-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0
摘要(
369 )
PDF(164KB)(
62
)
我们用隐斜法和梯度法同时测定了28名受试者的AC/A率,结果隐斜法测得的AC/A率明显高于梯度法。本文讨论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且提出,梯度法测AC/A率比较合理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
|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收藏
陈正形, 潘志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26-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0
摘要(
202 )
PDF(256KB)(
57
)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分析12例诊断经验。该病机理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和椎管狭窄所致,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多见于腰5骶1椎间盘,椎间隙高度缩小和椎间盘上下椎体缘普遍性骨质硬化,及CT片上呈现纤维环向后膨出和Knuttson真空征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治疗以作全椎板切除双侧神经根管减压为宜。
|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原理探讨
收藏
俞学中, 袁中兴, 李永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28-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1
摘要(
328 )
PDF(258KB)(
114
)
作者近20年来治疗股骨颈骨折312例,其中三翼钉固定124例,18例不愈合;加压钉固定129例,12例不愈合;三根针固定40例,均愈合;置换人工头19例。作者从力学角度出发,对股骨颈的受力状态作了分析,指出股骨颈的主应力方向即为超低位固定方向。股骨颈承受的压应力为体重力的1~6倍,而不能承受垂直于重力线的横向分力的作用,又从应力分析的角度,对三翼钉,加压钉,三根针固定骨折时的受力情况,以及它们在固定失效时的载荷与对骨的损伤程度作了分析。以供在手术时不同内固定器材的选择。
|
|
80例肺内孤立病灶的CT表现
收藏
许顺良, 胡红杰, 章熙道, 吴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31-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2
摘要(
281 )
PDF(228KB)(
60
)
作者对8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病灶的CT未现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窗位对病灶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肺窗位并再作选择调节对显示病灶有独特的作用;良恶性病灶的CT表现既各有特点,又互有交叉。病灶>3cm。具有分叶、毛刺、密度不均者以恶性多见;若<3cm,无分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多见于良性。
|
|
纵隔肿块39例X线诊断分析
收藏
杨树森, 胡红杰, 吴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34-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3
摘要(
225 )
PDF(246KB)(
84
)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纵隔肿块X线平片,其中22例作过CT检查。结果表明,X线平片对纵隔肿块定位正确率较高,但定性正确率较低;CT不仅能准确定位,而且能显示肿块的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以及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关系,能区分囊性或实性,分辨钙化及脂肪密度,定性正确率明显高于平片。肿块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与周围组织结构境界不清是CT鉴别良恶性胸腺瘤较为可靠的征象,但CT对某些纵隔肿块定性尚有一定困难。
|
|
四例血友病患者感染艾滋病毒后的社会和心理及防治问题
收藏
瞿国伟, 梁毅, 汤德骥, 庞兴光, 郎亚民, 俞运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37-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4
摘要(
270 )
PDF(280KB)(
62
)
作者在对浙江省1985年9月发现的4例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HIV)血友病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后认为,对无症状HIV感染患者进行适当的社会隔离,积极诊治,并应用中医中药,或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密切随访病情并予保密,加强卫生宣教,对患者进行教育并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和医务人员定期作血清HIV抗体检测,是防止艾滋病传播及促使患者心身健康的有效防治措施。
|
|
二尖瓣替换术后心腔破裂
收藏
叶丁生, 陈军, 查育新, 楼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39-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5
摘要(
297 )
PDF(181KB)(
79
)
作者对二尖瓣替换术后,4例心腔破裂的患者作了紧急处理,结果2例存活,2例死亡。作者强调手术应操作轻柔,保留小瓣及附壁腱索,小心剔除钙化斑块,以防心腔破裂的发生。
|
|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中的茶碱浓度
收藏
赵奕, 袁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41-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7
摘要(
224 )
PDF(149KB)(
53
)
本文介绍了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中的茶碱浓度。样品用氯仿/异丙醇提取,用硫酸铈铵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在Ex=313mm;Em=402nm的光谱条件下测定。相对回收率为97.24%,平均变异系数为5.43%,最小检测浓度为5mg/L。
|
|
外科疾患与内毒素血症研究近况
收藏
张志根,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1): 45-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4.01.018
摘要(
223 )
PDF(369KB)(
225
)
外科疾患与内毒素血症研究近况(综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张志根综述魏克湘审校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以肠杆菌属的细菌胞壁尤为多见[1],也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支原体及某些动植物细胞中,内毒素的分子量为10×107,可降解为分子量10 000、6 000及<2 000的光滑型、粗糙型亚单位及碎片、胞壁肽物质[2,3]。
|
|